陳國君
摘 要:小學是學生受教育的啟蒙階段,在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中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F(xiàn)階段經濟快速發(fā)展,人才成為經濟競爭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義務教育階段人才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新型人才。小學作為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階段,為學生的自我發(fā)展奠定了基礎,而德育乃是學生培養(yǎng)過程中接受的最重要的教育,也是衡量學生人格的重要指標?,F(xiàn)階段新課改給小學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創(chuàng)新德育教學模式,從細節(jié)教育開始,不斷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德育;實效性;研究
《小學德育教育工作指南》指出:在小學德育管理工作中,要堅持貫徹“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德育教學組織模式,不斷規(guī)范學生的言行舉止、道德思想和整體素質,從而不斷提升教師的工作效率,完善小學生的人格。教師在課堂上不僅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做人的道理,對培養(yǎng)學生的健全人格、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F(xiàn)階段小學新課程改革給教師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在德育工作中,不斷提高工作效率,真正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給孩子們更好的關愛與呵護,真正體現(xiàn)作為教師的人生價值。本文通過分析三種實效性的德育教學模式,希望為新課改下的小學有效教學提供借鑒。
一、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小學階段,由于學生剛經歷了幼兒園的學習,各個方面都還不能很好適應。所以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要走進學生的生活,關心學生的實際情況,經常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從而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呵護中健康成長。
首先,教師在每學期開學的時候,與班級里面的學生進行溝通,并對每個學生做一次思想教育工作,使學生可以在開學第一天樹立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教師把班里愛玩的那些學生叫到一起,給他們做思想工作,認真詢問他們喜歡的課是什么,不喜歡的課是什么,再分析他們喜歡和不喜歡的原因。另外,詢問他們希望任課教師以什么樣的方式來教學,來吸引他們的興趣。對于班里面的學困生,老師需要用心關愛他們,用真誠去感化他們,走進這些學生的心靈深處,并及時解決他們遇到的難題,幫助他們走出學習的困境。其次,教師要及時與學生家長溝通,使家長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各方面情況,從而積極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工作,使學生可以端正學習態(tài)度,促進教師的高效工作和學生的有效學習。
二、立足小事,進行德育
學生的一言一行體現(xiàn)著學生的整體素質,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時候,指導學生從最基本的小事做起。常言道“不以善小而不為”,也就是說最細小的事情可以完全體現(xiàn)出一個學生的思想品德素養(yǎng)。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時候,首先要加強校紀校規(guī)的教育,即班主任每周給學生進行一次班會活動,在班會中首先給學生強調校紀校規(guī)的重要性,要求學生從自身做起,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做一個講文明、講衛(wèi)生、講道德、遵守紀律、勤奮學習的新時代小學生。其次,教師要充分利用學校里面的各種宣傳欄和講文明活動對學生進行德育,使學生積極參加這種教育性的活動,一方面可以拓寬學生們的知識視野,另一方面可以強調學生榜樣的作用,從而影響小學生的實際行為,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另外,教師在德育中要發(fā)揮自身的示范作用,教師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處處以高標準來要求自己,從而形成群體效應去影響學生行為,為德育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便利。
三、課內課外德育相結合
課堂教育是學生受教育的主要途徑,是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獲取技能與方法、提升自身道德素養(yǎng)的重要場所。而適當?shù)恼n外德育也是學生接受教育、提升自身道德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所以在現(xiàn)階段德育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課內課外的學習中接受德育,從而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
首先,教師在課堂德育教學活動中,把德育的重要理念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fā),突出“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組織各種形式的課堂活動,如“小組合作法,情境教學法,微課學習法,翻轉課堂教學法”等,引導學生挖掘德育教育更深層次的內涵,從而使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探究德育的重要性和實用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德育水平的提高;其次,教師要經常組織學生們從課堂之外的實踐活動中進行德育,如“學校的各種晚會,詩詞朗誦教育競賽,書法繪畫展示活動,少先隊員班隊活動”等,激發(fā)學生的德育教育參與意識,使學生把自己在課堂中所學的知識用于實踐活動中,提升學生對德育的理解,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在小學德育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質,創(chuàng)新德育教學模式,注重德育教學的實效性,通過組織一些新型的教育活動,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意識,不斷完善小學生的人格,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金丹.小學德育實效性提升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20).
[2]郭艷.試議如何提高小學德育的實效性[J].家教世界,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