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舒婷
摘 要:一個和諧的班級環(huán)境,對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而和諧的班級環(huán)境需要優(yōu)秀班主任的不懈努力。要注重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可是往往學校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略培養(yǎng)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是最終的目的。而作為一名英語教師的班主任不僅要將班級管理做到位,還要使學生的英語興趣與英語水平得到提高。主要介紹了班主任如何更好地開展德育工作及如何進行英語教學。
關鍵詞:德育工作;英語教學;班主任
一、改變傳統思想
反思當前的德育教學工作,大部分班級仍然以灌輸為主,傳統的思想品德班會基本上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說教,近幾年,德育教學過程中雖然增加了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但是效果仍然不理想。受傳統德育教學的影響,這種教學方式嚴重違背了德育的規(guī)律,無視學生的感受,同樣也失去了德育的有效性。因此,要提高班級德育水平,就要打破傳統,全面改革教育教學方式。小學班主任在進行德育的過程中,除了必要的班會,還可以讓其他元素融入班會中。當然,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在課堂上也要改變對學生的教學觀念,不能只是自己一味講解,而將學生拋之腦后,要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當然,這對于管理班級也是有一定作用的。而在班級管理中教師也可以實施一些小的“獎懲”措施,對于積極舉手發(fā)言,與老師和同學交流的學生給予一定獎勵,對沒有發(fā)表言論的學生進行小小的懲罰,既活躍了班會的氣氛,又鍛煉了學生的溝通能力,同時實現了德育的目的。
二、注重班集體活動的開展
實踐證明,開展集體活動是進行德育工作的一個很好的載體,對于英語課堂來說,集體學習英語就是進行小組學習,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也能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口語和語感,對于學生來說,英語學習不再只是紙上談兵而是與生活接軌,這樣更能讓學生深刻體會英語就在我們身邊。而不管是活動還是小組學習都要在一個特定的群體內進行,也就是班級。這就要求班主任和所有學生都要投入到德育教學工作中,精心設計班級活動,在不影響學生學習的前提下,充分滿足學生對知識、美麗、友誼、快樂的追求,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全面展示。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說歌詠比賽,拔河比賽,籃球比賽等一系列活動,這些活動既能增強班級凝聚力,還可以提高德育水平,總而言之好處多多。
三、制定班規(guī)班紀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一個好的班集體,良好的德育工作需要一套公平公正的班規(guī)班紀來約束大家,制定班級制度結合實際情況,學生的自制力不強,沒有班級制度的約束,就會變得懶散,影響學習和道德自律。當然,對于英語學習來說,自己不僅是一個班主任的身份,更是一個英語教育者,在英語教學時也要有一定的計劃性,也就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比如,組織英語角學習,就是要同學們發(fā)揮自己的才能,互相聆聽,互相切磋,從而互相進步成長。但是這也需要教師有組織有紀律地實行。其實這也是一種班規(guī)班紀。另外,班主任在制定班級制度的時候,一定要事前征詢廣大學生的意見,設立激勵機制,分階段對品德方面表現好的學生予以獎勵,對不遵守紀律的學生要給予批評教育,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班級制度的約束作用,更好地開展德育工作。
四、家庭、社會、學校三方面的密切配合
長期開展社會教育德育工作需要社會、家庭和學校三方面更好地配合,家庭、學校、社會應當本著提高學生德育水平的原則開展活動,讓學生通過參與社會綜合實踐活動了解社會、參與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多組織學生參與社會綜合實踐活動,在社會綜合實踐中更好地接受德育,同時,還能彌補很多課堂上無法完成的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感情交流,讓學生體會到自己和集體的密切關系,學會尊重和服從集體,培養(yǎng)健康的人格和心理。
五、因材施教
每個學生的素質、才能、知識、個性和興趣等都是有差異的。由于受不同的家庭、社會影響,對某一具體問題、具體事物也有著不同的看法。這就要求班主任教師深入學生中間,與學生交朋友,熟悉每一個學生的情況。而對于英語教學來說,也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與接受能力來進行教學。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區(qū)別不同的對象和選擇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時因地而異進行教育和教學,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當今德育工作的開展存在很多問題,需要家長、社會和學校來共同努力,而班主任作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靈活改變教學內容,適時調整教學手段,以人性化的管理消除師生之間的隔閡,利用學校、社會等教學資源總結經驗、勇于創(chuàng)新,從解決學生問題的過程中不斷積累教學經驗,最終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楊慧艷.重塑師德 拒絕“冷漠受教育”[J].成功(教育),2012(22).
[2]易和好.淺談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幾點要領[J].中國教師,201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