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博
星期天上午,我聽媽媽說今天要包餃子,簡直高興得要跳起來了。一想到那一個個元寶餃子溢出誘人的香味,我的口水就快流出來了。想想自己平時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我決定今天也要學(xué)包餃子。
時間過得好慢??!我等啊等,終于等到媽媽準備好了肉餡和餃子皮。我洗好手就迫不及待地照著媽媽的樣子小心翼翼地包了起來。微微顫抖的右手拿著不聽使喚的筷子狠狠地夾起一團肉餡放在左手托著的餃子皮上,我胡亂地放下手中的筷子,用右手把餃子皮對折起來,再從對折的起點順著餃子皮的邊緣輕一下、重一下地捏了起來,剛捏幾下,就有肉餡像故意為難我似的露了出來,怎么也不肯進入屬于它的“小房間”,原來是肉餡放得太多了。情急之下,我用手抹去了多余的肉餡,繼續(xù)捏了起來。可我那黏糊糊的手指所捏之處都粘出一個小小的洞來,露出鮮紅的肉餡。我手忙腳亂,拿那些肉餡沒辦法,手心熱乎乎的,額頭上也冒出了汗。我只好把這個“殘疾”的餃子交給媽媽“照顧”,自己又拿起一張餃子皮重新包起來。這次雖然較順利,但餡放得太少了,包的餃子癟癟的,誰愿意吃這樣的餃子呢?“包餃子真不容易,還是不包了。”我自言自語道。在一旁的媽媽看透了我的心思,不停地鼓勵我,讓我打消了放棄的念頭,又一個接著一個地包了起來……工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學(xué)會了包餃子。我望著那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餃子甜甜地笑了,媽媽也笑了。
煮熟的餃子像一個個小河蚌,又像一個個小精靈。我吃在嘴里,樂在心里,因為這是我用自己的勞動換來的香甜。
點評
小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為素材,真實地寫出了包餃子的感受,并從中明白了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堅持不懈、知難而進的道理,只有自己辛苦的勞動,才是真正的快樂。文中合理的聯(lián)想給習作增添了許多情趣,能讓人們分享快樂的同時也懂得一定的事理。
(張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