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華
前段時間,接到學生小王的信,他在信中興奮地對我說:“老師,我以高分考取了研究生,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一所重點大學錄取了!”
他當年就讀高中時,每天下晚自習后,還繼續(xù)堅持學習到深夜,但他記憶力不好,每記住一個英語單詞,不僅花的時間長,而且過一會兒又忘了,接受能力也不怎么好,對他而言,一道數(shù)學題要講兩三遍,他才能聽懂,而且學習如此努力用功,成績卻不理想,一次次考試失敗,讓他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chǎn)生了懷疑,有一次考試成績揭曉后,他垂頭喪氣地來到辦公室對我說:“老師,我太笨了,不是讀書的料,既然如此,何必繼續(xù)在學校浪費時間,不如輟學,早點出去打工掙錢。”
我沒有正面回答他的話,而和他講起了奧拓·瓦拉赫的故事: 奧拓·瓦拉赫是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他的成才歷程極富傳奇色彩。瓦拉赫讀中學時,父母為他選擇的是一條文學之路,不料一個學期下來,老師為她寫下了這樣的評語:“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這樣的人即使有完美的品德,也不可能在文學上發(fā)揮出來?!?/p>
此時,父母只好尊重兒子的意見,讓他改學油畫。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構(gòu)圖,又不會潤色,對藝術(shù)的理解力也不強,成績在班上是倒數(shù)第一。
學校的評語更是令人難以接受:“你是繪畫藝術(shù)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p>
面對如此“笨拙”的學生,大部分老師都認為他已成才無望,只有化學老師認為他做事一絲不茍,具備做好化學實驗應(yīng)有的品格,建議他專攻化學。父母接受了化學老師的建議。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點燃了。在短短的幾年時間,他研究了多項成果,遠遠超出了他人的預料,并最終走向了諾貝爾化學獎領(lǐng)獎臺。
講完這個故事后,我讓小王回教室去了,過了一段時間,有一天,我在放學的路上遇到小王,我問小王:“現(xiàn)在在學習上感覺如何?”
“老師,我發(fā)現(xiàn)自己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堅持,就拿背誦英語單詞來說,我記住一個單詞比其他同學慢得多,而且記住不久就忘了,但我能夠反反復復地記憶而不心焦!”他高興地對我說。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短處,只要知道了自己的長處往往就成功了一半?!?/p>
我還教育小王要充滿自信,并對他說:“我們既不比他人強,也不比他人差,我們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特殊的能力和才華?!?/p>
一次次交談,終于促使小王堅定了讀書的信念,但高三那年,他竭盡全力學習,最終也僅僅考取了一所普通大學,與重點大學無緣。雖然如此,他還是很知足。他跟我說:“老師,這次高考成績是我進入高中以來考得最好的一次,我的成績在短時間內(nèi)無法超越,我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能打持久戰(zhàn),雖然高考沒讓我圓名牌大學夢,但上了大學后,我還可以通過繼續(xù)攻讀研究生,再圓重點大學夢?!?/p>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上大學后,當其他同學開始放松學習要求時,他仍然和高中時一樣,嚴格要求自己,不斷進取,大學畢業(yè)時,其他人到處找工作,他卻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取了名牌大學研究生。
每名學生都有自己特殊的潛能,小王的潛能就是能持之以恒地堅持。
在教學中,我一次次教育學生:“不要用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比,找準自己的長處,充分發(fā)揮出來,你就是最棒的?!?/p>
一次次實踐證明:凡找準了自己長處的學生,最終都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
有一名女生學習成績較差,她發(fā)現(xiàn)自己的體育成績很好,于是將體育特長作為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最終在高考中考取了重點體育大學,大學畢業(yè)后執(zhí)教于一所重點高中,在一次教研活動中,我們師生突然不期而遇,她高興地對我說:“當年,我如果不選擇體育,這輩子都不可能和您成為同行?!?/p>
天生我材必有用,老師、家長和學生本人面對學習成績不理想時,不要讓指責、抱怨、不滿、消極的思想充斥大腦,應(yīng)該靜下心來,冷靜思考,細心觀察,回避自己的短板,尋找到他們的潛能和優(yōu)點,并讓他們充分發(fā)揮出來,你會發(fā)現(xiàn)在不經(jīng)意間,奇跡就發(fā)生了!
(作者單位:湖北秭歸二中)
責任編輯 黃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