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戴叔倫(732-789),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曾任新城令、撫州刺史等職,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以描寫隱逸生活和抒發(fā)閑適情調(diào)為主,詩風(fēng)委婉清麗。
[鑒賞]
這首詩抒寫了暮春景色和離情別恨。暮春黯然朦朧的景色,十分切合倚欄人沉重哀愁的心情,全詩情景交融,詩情濃郁。
[汪豐芊]
①蘇溪:水名,在今浙江省義烏市蘇溪鎮(zhèn)。②漫漫:漫無邊際的樣子。③十二闌:曲曲折折的欄桿。十二,言其曲折之多。闌,同“欄”,即欄桿。④?。褐杆行≈藁蛩吰降亍?/p>
[譯文]
蘇溪亭上遍地都是青草,是誰在東風(fēng)中倚著曲折的欄桿?春天就要過去了,燕子還沒有飛回來,迷蒙的煙雨籠罩著一片沙洲,春風(fēng)料峭中的杏花讓人倍覺凄涼。
[作者簡介]
李涉,生卒年不詳,自號清溪子,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官至太學(xué)博士,世稱“李博士”。他擅長七絕,詩風(fēng)平易自然。
[鑒賞]
詩文一開始就以樸素直白的語句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心中的抑郁與苦悶。在賞完春色,與僧人閑聊之后,一句“偷得浮生半日閑”又表現(xiàn)出詩人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
[注釋]
①鶴林寺:在今江蘇省鎮(zhèn)江市,始建于晉代,原名古竹院。②強:勉強。③因:由于,因為。④過:游覽,拜訪。⑤竹院:這里指寺院。⑥浮生:人生漂泊無定,如無根的浮萍一樣,不是自己的力量所能控制的,故謂之“浮生”,語出《莊子》中的“其生若浮”。
[譯文]
每天都在渾渾噩噩的醉夢中度過,忽然發(fā)現(xiàn)春天快要過去,于是強打起精神登上南山。在寺中漫步遇到一位高僧,與他閑聊許久,浮生之中難得如這半日般清閑自在。
[鑒賞]
這首詩描寫的是暮春景色,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百花為留春而爭相開放,將一幅美麗的晚春風(fēng)景圖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本詩“草木皆有情”的立意十分新穎獨特。
[注釋]
①不久歸:即將結(jié)束。②芳菲:花草芳香,這里指花芳香而艷麗。③榆莢亦稱榆錢,榆樹還沒生葉,就先在枝間生莢,莢小,形如錢,莢花呈白色,隨風(fēng)飄落。④才思:才華,才氣。⑤惟解:只知道。
[譯文]
花草樹木知道春天不久就要離開,于是姹紫嫣紅遍地盛開,爭妍斗艷。就連那沒有美麗顏色的楊花榆莢也不甘寂寞,像雪花一樣漫天飛舞。
[鑒賞]
這首為送別友人而作的詩融入了詩人強烈而真摯的感情。詩的前兩句描寫離別的環(huán)境,烘托氣氛,后兩句抒發(fā)惜別之情,以勸酒來表達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感。
[汪釋]
①元二:詩人的朋友。②安西:唐代為統(tǒng)轄西域地區(qū)而設(shè)的安西都護府的簡稱,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庫車縣附近。③渭城:秦時咸陽城,漢代改稱渭城,位于渭水北岸。④浥:濕潤,沾濕。⑤更:再。⑥陽關(guān):漢朝設(shè)置的邊關(guān)名,因在玉門關(guān)之南,故稱陽關(guān),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一帶。
[譯文]
一場小雨讓渭城早晨的空氣格外清新,旅舍周圍的新柳,經(jīng)過一場春雨的洗禮也顯得格外青翠。我舉起酒杯,勸朋友再干一杯,因為向西出了陽關(guān)之后,你就再也見不到老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