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波
我們學校在2014年開辦之初就確立了“兒童第一,以美育美”的學校核心文化。兒童第一,不是兒童唯一,也不完全等同兒童中心,而是基于兒童立場的生本論。兒童第一,就是先懂兒童,再懂教育。兒童第一,即兒童就是兒童,不是成人附屬,不是小大人,所以說話做事寫作不必成人腔,童言無忌。兒童有獨立的不同于成人的生活,童年有獨立的存在價值,兒童要完成他所處年齡階段的發(fā)展任務。教育試圖讓兒童停留于某一階段或試圖跨越某一階段都是錯誤的。
正是基于這樣的兒童觀,學校教育要尊重兒童天性,尊重兒童的興趣,科學施教,合理引導,培養(yǎng)“健康樂學,靈動多彩”的兒童。因此,我們提出以兒童立場來導引作文教學,也就是立足于“四個關注”:“關注兒童的真實需要”“關注兒童的情感體驗”“關注兒童的現(xiàn)實生活”和“關注兒童的思維特點”,以此來突圍作文的假大空,突破模式化、套路化,使作文教學及作文變得童趣化、生活化、個性化,讓作文教學美起來,回歸童真的美,從而實現(xiàn)我們“為純美的童年而教育”的教育理想。
一、善待特殊的客人,關注兒童的真實需要和思維特點
今天晨誦,我正教讀《我認識一只黑甲蟲》?!坝兄缓诩紫x,水管下面是它的家……”一抬頭,發(fā)現(xiàn)兩個同學沒專心,走近一看,原來是其中一位同學帶來了一只小白兔。它大約兩個月了,毛白白的像雪花,一雙圓溜溜的紅眼睛像兩顆瑪瑙。耳朵長長的,尖尖的,還會轉動呢。尾巴短短的,毛茸茸的,微微向上翹著,要不仔細看,還看不見哩!
全班同學的注意力再也離不開這只小白兔了,顯然他們對眼前實實在在的小白兔的興趣,遠遠勝過了書上那只黑甲蟲。那么,就順應童意,一起來關注眼前這個特殊的客人吧。
(一)觀察:借勢而導
我向那個同學借了兔子,問:“小兔子的頭有多大?”
“拳頭般大?!?/p>
“誰的拳頭?”
“小孩子的拳頭般大?!?/p>
“兔子多少歲了?你憑什么這樣認為?”
“它的毛很短,像剛長出來的。腿短又細,尾巴約兩厘米,比大兔子的尾巴短了許多,腦袋只有桃子般大,總之從它身體的發(fā)育基本可以判斷它大約二三個月?!?/p>
(二)猜想:打開思維
“很好,你很會觀察思考。”我表揚了文術宇,又問:“你們猜猜它此時在想什么?”
“想自由?!薄跋雼寢尅!薄跋牒人!薄跋肟炜扉L大?!薄跋虢淌依锏娜嗽谡f我什么呢?”“想自殺。”“想安靜?!薄跋脲砟颉!薄跋爰??!薄跋霑裉??!薄跋胫魅??!薄跋胨X?!薄跋肱笥?。”“想兒子。”“想吃草和葉子。”“想哭?!薄跋氤琛!薄跋胂丛?。”……
黃誠寒站起來說,我覺得“想媽媽”“想家”這二個答案最有道理。它那么小,怎么離開媽媽和爸爸呢。媽媽給了它生命,它的身體里也融入了父母的血液,它們怎能骨肉分離呢?它多么需要媽媽和爸爸的照顧呀。
李薇反問,“想自由”沒有道理嗎?它這么小就被關在籠子里,沒有自由,該多難受啊!如果能讓它自由自在該多好?。∥乙拆B(yǎng)過兔子,它自由地跑的樣子可愛極了!它的前腿短,后腿長,跑起來一跳一蹦的,遠遠望去,就像小絨球一樣一起一伏地動,可逗人啦!唉,眼前這只失去自由的兔子,多可憐?。】蓱z的兔子,我喜歡你,但愿你現(xiàn)在的小主人能好好對待你。
(三)聯(lián)想:調動內存
“小薇同學真有同情心!”我又提出了新問題:“由眼前這只兔子你們想到了什么?”
“虹貓藍兔七俠傳?!薄昂缲埶{兔光明劍?!薄褒斖觅惻堋!薄霸轮杏裢谩!薄敖仆萌摺!薄巴米硬怀愿C邊草。”“守株待兔?!薄巴盟篮?。”“兔子舞?!薄巴盟够??!薄巴米游舶烷L不了?!薄巴米蛹绷诉€要咬人呢。”“千羊在望,不如一兔在手?!薄按蠡依呛托“淄玫墓适?,小兔子乖乖,把門開開。不開不開就不開,媽媽沒回來……”
(四)采訪:引發(fā)問題
學生一起唱了起來,唱了一遍還想唱第二遍,我連忙做了一個暫停的手勢,問:“假如讓你采訪兔子,你會問什么?”
“小兔子,你從哪兒來?”“小兔子,你的媽媽不要你了嗎?”“小兔子,你是偷跑出來的嗎?”“小兔子,我送你回森林好嗎?”“小兔子,你認識虹貓藍兔嗎?”“你的眼睛紅紅的,你是火星兔嗎?”“小兔子,跟我講講月宮的故事好嗎?”“小兔子,你是作業(yè)沒完成逃學嗎?”“你為什么要跟烏龜賽跑?難道你不知道即使贏了也不光彩嗎?”“你能跳個兔子舞嗎?”“小白兔,你是被施了魔法的白雪公主嗎?”……
同學們爭先恐后地提問,千奇百怪。我聽得直樂,學生也跟著樂。只是可憐了那只失去媽媽失去自由的兔子,它不知道我們在快樂什么!
(五)類推:舉一反三
我說:“同學們都問得很精彩,咱們再來聊聊下面幾個問題:你養(yǎng)過兔子嗎?或者養(yǎng)過別的小動物嗎?所養(yǎng)小動物的來歷?怎么養(yǎng)的?養(yǎng)起來麻不麻煩快不快樂?結果怎樣?”
就這樣隨便地聊,聊著聊著,作文就出來了:《兔子來到教室》、《特殊的客人》、《我也想有只兔子》、《兔子兔子,我愛你》、《籠中兔》、《可憐的小白兔》、《小白兔的自述》、《小兔子,我問你》、《被施魔法的兔子》、《龜兔賽跑新編》、《會飛的兔子》、《兔子逃學記》、《兔子巧斗大灰狼》、《兔子舞》、《小兔子乖乖》、《外婆家的兔子》、《屬“兔”的媽媽》、《兔子迷案》、《神迷的外星來客》、《火星兔子》、《我家的小金魚》、《寵物總動員》……
二、隨文說寫“游子吟”,關注兒童的情感體驗和現(xiàn)實生活
小學兒童思維的基本特點是從一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但這種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與感性經驗相聯(lián)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因此,創(chuàng)設具體可感的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感之于境,受之于心,心動才能情動。因此,我們以兒童的立場創(chuàng)設兒童喜聞樂見的文本情境、聲音情境、圖畫情境、影像情境、活動(游戲)情境、多媒體情境……讓兒童身臨其境,觸景生情,情動辭發(fā)。
(一)創(chuàng)情境,詩圖樂體驗三春暉
教學《游子吟》一詩,課前播放MTV《母親》,“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將孩子們置身于情境中,產生“未入詩句先入境”的效果。然后教師充滿激情地以詩一樣的語言導入,營造了一個“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初讀古詩,整體感知,交流資料,初知大意,出示課文插圖,感受圖中母親在兒子外出前夜,借著油燈的微光,用一雙昏花老眼穿針引線,密密縫制兒的衣服的情景。有的學生觸景生情,想到了自己的母親。
生:從圖上可以看出已是“夜深人靜”,兒子正在燈下“專心致志”地讀書,母親的線怎么也穿不進針孔里,但她沒叫兒子幫忙,生怕打擾兒子……
生:你怎么知道母親不會打擾?
生:因為我平時學習時,我媽媽從不來打擾我。
生:就是,就是。我晚上做作業(yè),媽媽給我端牛奶或削好的蘋果進來,都是輕腳輕手地放在我旁邊就悄悄出去了。
生:我學習時也是這樣,媽媽總在一旁陪著我,她要么看書,要么織毛衣,卻一言不發(fā),除非我有問題請教她。
師:這是為什么呢?
生:因為媽媽們都非常疼愛自己的孩子,文中的母親就是一個偉大的母親。給兒子釘紐扣,為了不影響兒子看書,甚至不敢弄出一點聲響。
師:說得太精彩了!(帶頭鼓掌)此刻,誰再來說說這幅畫?
生:寒冷的冬天,夜深人靜,四周一片漆黑??纱藭r一戶人家的窗戶還透出朦朧的光。盡管屋外寒氣逼人,可屋子里卻如春天般溫暖!孟郊,這位即將出遠門的詩人,正在昏暗的油燈下專心致志地看書。頭發(fā)花白的母親從兒子的神態(tài)上看出,他正在思考一個難題。她想兒子明日就要離開我了,我得趕緊為兒子縫制衣服。可她在針線簍里找針線時,卻不敢弄出一點聲響,惟恐打擾兒子。還好,她發(fā)現(xiàn)了一個線管,針就插在上面??蛇@位當年有名的心靈手巧的繡花女又遇到了麻煩,線一次次和針孔擦肩而過。但她絲毫不泄氣,最后終于成功了!她一針針一線線地縫著。光線雖然很暗,但母親卻還是那樣細心又耐心地縫著,縫得那樣密。她是擔心兒子久久不歸,在外衣服破了挨凍啊。多么偉大的母親!她哪里是在縫衣服,她是在用針針線線縫制母愛的網(wǎng)啊?。◣熒R鼓掌)
(二)激情趣,悟春暉直抒寸草情
師:說得多好?。〉拇_,她哪里是在縫衣服,她是在用針針線線縫制母愛的網(wǎng)??!難怪有人說,母愛是一根穿針的線。那么,孩子們,你們的媽媽的愛又是什么呢?(生答:媽媽的愛是“一縷陽光”“一泓清泉”“一把擋風雨的傘”“一塊香甜的巧克力”“一首古箏曲”“一片汪洋”“一株樹”等。)
師:你們的媽媽這么愛你們,你們有什么話要對媽媽說嗎?(生答:我想說“媽媽,我愛您”!我想說“媽媽,您辛苦了”!我想說“媽媽,對不起,我不該經常惹你生氣”。我想說“媽媽,我以后要愛凈,要自己洗衣服”。我想說“媽媽,我長大要掙好多好多錢,給您買好多好多好吃的東西”……)
(三)促辭發(fā),頌春暉情動任翕張
師:同學們,老師被你們感動了!要是你們的媽媽聽見了一定也會感動。請拿起筆來做一回“孟郊”吧,來歌頌“母愛”,來感謝“母親”,把你們剛才所說的寫出來吧,寫在你制作的卡片上送給你們的媽媽吧。
學生全都埋頭專心致志地寫起來。最不愛寫作的張又升寫了這樣一首詩《我愛“商人”媽媽》——
媽媽,
大人眼中的銀行職員,
我眼中地地道道的商人。
媽媽是玩具商,
積木、拼圖、變形金剛……
千奇百怪的玩具堆滿了我的小屋,
伴我度過童年的歡樂時光。
媽媽是食品商,
酸奶、蛋糕、巧克力……
各種好吃的食品堆滿了廚房,
伴我度過童年的無憂時光。
媽媽是服裝商,
紅帽、黃衣、藍牛仔……
五顏六色的漂亮服裝掛滿了衣櫥,
伴我度過童年的五彩時光。
媽媽是水果商,
媽媽是文具商,
媽媽是書籍商,
媽媽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商人。
大教育家贊可夫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fā)揮高度有效的作用?!倍鲜龅慕虒W案例正是基于兒童立場創(chuàng)設出激活兒童情感與興趣的情境,使得兒童以最短的時間,經過相類的經驗,發(fā)生相類的聯(lián)想,情境、相類的經驗和兒童的情感之間從而組成一種相似的和諧的振動,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激起傾吐的欲望。正如《相似論》所說:“客觀對象只有和大腦中已有的概念和存貯的信息(即相似塊)相互和諧共鳴,才能產生美的感受。否則人們就會無動于衷。”
(作者單位:四川成都電子科大實驗中學附屬小學)
責任編輯 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