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枯燥的跑步,已經(jīng)成了當下最火熱的運動。馬拉松的熱潮席卷國內(nèi)大大小小的城市,各行各業(yè)的人們投身其中,樂此不疲。跑馬的魅力在于其不僅是身體的挑戰(zhàn),也是心靈的修煉。
跑步會上癮也會形成習慣,但作為一種長時間的重復運動,你需要克服很多的心理障礙。
正如熱愛跑步的村上春樹所說的,“你會處于一種內(nèi)在的斗爭之中:我比上一次更強了嗎?一次次地將自己推向極限,這就是跑步的精髓所在。”
跑步
跑步時有規(guī)律的步伐節(jié)奏就像是一個過濾器,慢慢將你的壞情緒、你的種種壓力都過濾掉,隨著汗水流淌出來。
跑著告別了昔日的低潮,跑著明白了堅持的可貴,跑著感悟了前進的方向,跑步讓你發(fā)現(xiàn)自我,挑戰(zhàn)自我,找回自我。跑步成了一種生活方式、一種人生態(tài)度。奔跑起來吧,你的生命會由此變得不同!
跑馬是一場身心的修煉
如今國內(nèi)的馬拉松賽事就像是樓市的熱潮一樣,從一線城市開始,一步步燃燒到二三四線城市。2011年,中國馬拉松僅有22場,到了2016年,數(shù)字飆升到了263場,意味著平均1.5天就有一場馬拉松,甚至是一票難求,馬拉松成為中國中產(chǎn)階級的一種新的消費方式,有人稱之為“中產(chǎn)階級的宗教”。
跑馬拉松是一種難以言說的經(jīng)歷。它的挑戰(zhàn)性會帶給人們愉悅感、成功感。在跑馬的過程中,跑者重新認識了自己。挑戰(zhàn)馬拉松的人們來自各行各業(yè),卻有著相同的愛好,他們將跑步、跑馬拉松當成一種生活樂趣、一種人生態(tài)度。
然而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去跑馬拉松,大多數(shù)跑馬愛好者和專業(yè)選手也沒有可比性,資深愛好者馬拉松能跑進3小時,已經(jīng)是一個極限了。馬拉松畢竟是挑戰(zhàn)人的體能極限,不時傳來參賽選手猝死消息,警示我們挑戰(zhàn)馬拉松不能只憑熱情,還要有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永遠不要忘記:歷史上第一個跑完馬拉松全程的古希臘士兵菲迪皮茨死在了終點線上。
跑馬愛好者要根據(jù)自己的天賦再加上科學的訓練,才可能去完成這個挑戰(zhàn)。有時候放棄也是馬拉松的一部分,要學會放棄,而且除了全馬還有半馬、迷你馬拉松等不同距離的賽事讓你挑戰(zhàn),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分階段實現(xiàn)夢想。
當你好久不運動后終于鼓足勇氣開始跑步時,你可能會很失望,沒跑多遠就累得氣喘如牛,你可能會覺得自己根本不適合跑步,至于跑馬拉松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很多后來跑完馬拉松的跑友第一次跑步時都是這樣的,天賦異稟的跑者只是少數(shù)。當然,初跑者完全可以跑得更輕松一些,你只需要慢一些,再慢一些,如果還是覺得累,可以跑走結(jié)合,盡可能讓每次的運動時間達到30分鐘以上。對于初跑者來說,時間比距離重要,距離比速度重要。就這樣慢跑1-2個月時間,大多數(shù)人都可以輕松跑5公里左右并開始愛上跑步。從5公里到10公里,當跑完半程馬拉松時有人會告訴你:能跑完半程馬拉松就有能力跑完全程馬拉松。
練習跑步的過程中,你能夠感悟到人生就如跑步,難免會有高峰低谷,也會面臨各種困難挑戰(zhàn),成功關鍵就在于過程中的堅持。很多時候,多堅持一分鐘,這一分鐘不放棄,下一分鐘就會有希望??覆蛔r就咬咬牙,只要堅持下去,屬于你的風景終會出現(xiàn)。工作、生活中都有苦有累,甚至也有想放棄的時候,但是獲勝的關鍵不在于瞬間的爆發(fā),而在于平日里的日積月累,在于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這是一個跑者應有的態(tài)度,也是一個人應有的人生態(tài)度。
有位跑馬愛好者從痛恨跑步到愛上跑步,他感嘆說,人生苦短,想不開的時候,跑步;還想不開,再多跑些;10公里不夠,半馬;半馬不夠,全馬。人生只有兩件事,修煉好心靈和身體,而跑步可以兩者兼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