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彩娣+張燕子
(中國計量大學 外國語學院 浙江杭州 310018)
摘要:英語中存在著豐富的“魚”的隱喻,但其分布頻率及認知機制未引起研究者的關(guān)注?;谟鴩艺Z料庫(BNC)中有關(guān)魚類隱喻表達的語料,英文中以“魚”為始源域的隱喻表達可以分為四類:魚的大小映射人類社會地位的重要性,魚類特征映射人類的性格特征,魚的環(huán)境映射人類的社會處境和一些不易歸類的其他隱喻。從認知角度分析魚類隱喻產(chǎn)生的原因,進一步驗證了具身體驗是隱喻及人類認知抽象概念的認知基礎。
關(guān)鍵詞:魚;概念隱喻;認知機制;
1 引言
近年來,隱喻的多角度、跨學科研究方興未艾,其中動物隱喻成為一個小分支發(fā)展起來。相關(guān)文獻主要集中在陸生動物,如狗、牛和狼等的隱喻表達上,對水生動物如魚類研究甚少。在英語中,存在著豐富的于“魚”相關(guān)的隱喻,但其產(chǎn)生原因和其背后的認知機制卻未得到關(guān)注。由于文化的差異,中國學生對英語中動物隱喻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障礙。本研究將在概念隱喻(Lakeoff,1980)的理論框架下,以魚的隱喻語言使用為研究對象,研究魚類隱喻的認知表征,以期幫助中國的英語學習者更好理解和掌握英語中“魚”的隱喻表達及其背后的認知機制。
2.研究問題
語言是人們?nèi)粘I钪凶畛S玫慕涣鞴ぞ?,相較于語言現(xiàn)象,隱藏在其背后的人類認知更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探討。根據(jù)提出的經(jīng)驗主義,隱喻不是任意的,而是由我們具身體驗的本質(zhì)所約束。也就是說,“隱喻是由我們的身體經(jīng)驗所激發(fā)和立足的--我們的身體是如何與世界互動的”(Ning Yu,1998:23)。本文通過考察魚類隱喻在實際語料庫中的出現(xiàn)頻率及分布,來理解這一語言現(xiàn)象背后的認知規(guī)律,來回答兩個問題:
(1)魚的隱喻如何分類?不同類型的魚的隱喻映射的目標域是什么?
(2)這些分類的結(jié)果反映了人類對世界怎樣的理解和看法?
本文所有的數(shù)據(jù)都是來自英國國家語料庫(BNC)。關(guān)于魚的單詞很多,我們選取牛津初級英漢雙解詞典中高頻單詞十個fish, minnow, tiddler, trout, spawn, eel, carp, flounder, fin 和fish bone,作為語料搜索的關(guān)鍵詞。然后對語料庫中檢索出的語料進行分析,摘取符合條件的句子,如包含“trout”的句子共有708個,但是“trout”的隱喻用法只有5句。這些符合要求的句子被收集整理,形成一個小型自建語料庫文本。
3.英語中的隱喻——以“魚”為例
收集到符合要求的語料共148例,經(jīng)過分析整理,根據(jù)不同的目標域分成四類隱喻機制:魚的大小映射人類社會地位的重要性,魚類特征映射人類的性格特征,魚的環(huán)境映射人類的社會處境和一些不易歸類的其他隱喻。
3.1魚的類別特征映射人類的性格特征
概念隱喻“魚的類別特征映射人類的性格特征”在魚類隱喻中占比最多-53%,表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首先注意到的是魚的類別特征,并用其映射人的不同性格或特征。如:
(1)What about Sam? No! She's too Oh oh! much of a trout! She's too much of a what? Trout. Trout? Yeah. She's an old fish!
(2)“You're a cold fish, aren't you?” she said surprisingly.
(3)He was a queer fish, but the town gave him a rough ride when they got the chance.
例(1)中的trout,是一種常見的鱒魚,它往往用于指代老家伙,尤其是老婦女。魚的另一個明顯的特點是,無論何時你接觸它,它都是冷的。英國人經(jīng)常把這個魚的特點用來指無情的人或缺乏同情心的人,如例(2)。例(3)也是用魚的外貌來刻畫一個古怪而不合群的人的特征。
3. 2魚的大小映射人類社會地位的重要性
概念隱喻“魚的大小映射人類社會地位的重要性”占了13%,表明除類別外,人們相對較為關(guān)注魚的大小,并引申到人的社會地位高低上。如:
(4)You can be one of the best players in Britain but over here you are just a small fish.
(5)Technically, if you hand someone a joint you're supplying, but it means a lot of work for them and doesn't catch the people who are the big fish.
例(1)中,“small fish”用來指人身份地位低。相反地,在例(2)中,“big fish”用來指代那些重要且身份地位高的人。這反映了人類生活中積累出的“大就是重”的具身經(jīng)驗。
3.3 魚的環(huán)境映射人類的社會處境
概念隱喻“魚的環(huán)境映射人類的社會處境”占了8%,表明人類會將自己等同于魚,將魚的生存環(huán)境引申到自己的生活處境中。如:
(6)Now I was on my own. A fish out of water.
(7)Was he just a big fish in a very small pool?
魚離開水會感到不舒服,人離開熟悉的地方,來到陌生的環(huán)境也會不自在。魚與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其實就是人與社會處境的關(guān)系。
3.4 其他
在分析中,有些語料不屬于以上任何一種,相對難以歸類但也被廣泛使用,反映了人們對世界的理解。如:
(8)The hovercraft has always suffered from the fact that it is neither fish nor fowl.
在中世紀,魚是僧侶的食物,肉和家禽是平民的食物,紅鯡魚是窮人的食物。短語 neither fish nor fowl 或neither fish nor fowl nor good red herring用來形容人或事物是不容易歸類的或者不倫不類的。
4.結(jié)論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魚的隱喻語言現(xiàn)象可以分為四類:魚的大小映射人類社會地位的重要性,魚的類別特征映射人類的性格特征,魚的環(huán)境映射人類的社會處境和一些不易歸類的其他隱喻。在這四類中,魚的類別特征映射人類的性格特征隱喻最多,這一方面說明人類注意魚的類別特征,另一方面也映射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比較注重對方是否與自己同類,還是有種屬類別的他者。通過分析這些隱喻產(chǎn)生的原因,我們進一步證明了具身體驗是隱喻及人類認知抽象概念的認知基礎。
參考文獻:
[1]Lakoff,G.&Johnson.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0:4.
[2]Ning Yu.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A perspective from Chinese[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