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菊青
教育是塑造心靈的過程,良好的教育要從心與心的對話開始。學會傾聽,才能走進心靈。班主任應做一名真誠的傾聽者,尊重學生,關注學生,了解學生的心聲,贏得學生的信賴和尊重。班主任是學校、學生、家長之間的聯(lián)系紐帶,暢通有效的溝通非常重要。學會傾聽學生的意見,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對于做好各項工作、促進師生關系融洽、幫助學生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合理選擇傾聽的途徑
傾聽不一定要局限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現(xiàn)代通訊工具給我們提供了多樣的選擇。通過QQ、微信、電子郵件等聊天工具,班主任完全可以實時或通過留言了解學生的動態(tài)、心理,輕松與之進行交流和互動。個別學生缺乏勇氣不敢與教師面對面交流,不敢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也可以用寫信、便條、日記、作業(yè)等方式。班主任應給這樣的學生留有“空間”,在達到相互信任、彼此放開的前提下,展開深入探討,走進孩子心靈。
二、靈活選擇傾聽的地點
傾聽地點,要根據(jù)事情和學生特點靈活選擇。如果涉及的是班級事務,比如怎樣安排座位,怎樣選拔班干部,怎樣處理不按時完成作業(yè)等問題,可以選擇在教室里傾聽同學們的意見。如果傾聽的內(nèi)容涉及到學生隱私,應該盡量不要讓別人聽到,必須認真選擇談話的地點,花池邊、操場上、放學路上都是很好的傾聽場所。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能讓學生更自在,更易吐露真心。
三、充分利用傾聽的身體語言
身體語言是非語言性的語言,它在交際中的作用有時候甚至超過了語言的功能。因此,班主任應首先學會使用自己的身體語言與學生進行交流。面對前來傾訴的學生可以直接與其面對面交談,及時給予鼓勵和贊許,表示對他的重視。遇到情緒較激動的學生則應先安撫他,讓他平靜一下心情再述說。傾聽的過程中,教師的身體可略略前傾,保持親切自然的目光,肢體動作隨著話題的展開適時有所變化。恰到好處的身體語言能為師生間的交流創(chuàng)造出和諧的氣氛,從而使教師掌握傾聽的主動權。
四、努力端正傾聽的態(tài)度
1. 保持坦蕩開闊的胸懷
班主任應保持平等謙虛的態(tài)度,傾聽學生的意見。當學生與自己意見相左,甚至不了解、不接受自己的意見時,班主任一定要克制,包容學生對自己的“不尊重”。有一次,班里的一位優(yōu)秀生成績突然下降,在單元考試時竟然不及格。我叫他放學后留下來,他卻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我不留,我的成績關你什么事?”我被氣得直翻白眼,但還是努力用平靜的語氣說:“不留也行,你回去后把你成績下降的原因?qū)懴聛恚坏轿肄k公室。”他沒想到我居然沒發(fā)火,第二天就把一張紙條交了過來。原來,最近他的父母在鬧離婚,他每天都很痛苦,完全沒有心思讀書。最后還寫了一句:“老師,昨天是我不對,請原諒?!蔽液軕c幸自己沒發(fā)火,通過電話向他的父母反映情況,也更加關心這個學生。一段時間以后,他漸漸走出困境,成績也趕了上來。
2. 秉承客觀公正的態(tài)度
針對學生反映的情況,班主任要始終保持公平公正的原則,要針對問題就事論事,及時反思及時解決。有一次,班里一個班干部與學生打架。班干部說,他在值日時發(fā)現(xiàn)這個學生隨手扔垃圾,就扣了他的分。我沒有馬上批評這個學生,而是又向他詢問打架的原因。他說,扔紙屑的有兩個人,另一個跟班干部關系好,班干部就沒扣那個人的分。他不服氣,班干部說:“我就是不扣他的扣你的?!彼运艅恿耸执蚣?。了解了事情的經(jīng)過,我指出他不應該打人,也批評了班干部,既教育了學生解決問題不能靠拳頭,又教育了班干部管理班級時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
3. 堅持專注、耐心的方式
現(xiàn)在很多的學生都比較敏感,自我保護意識極強,班主任需要保持一定的耐心和對學生的愛心,時刻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才能夠消除學生的戒備和抵御心理,傾聽到學生的心聲。一天,一個女生來找我,說不舒服,想請假回家。我注意到她眼神躲閃,摸了摸她的額頭也并不發(fā)熱,我就將她帶到小會議室問她原因。原來她月經(jīng)初潮,心里緊張害怕。我給她講了有關這方面的知識,教她怎樣正確對待,幫她妥善處理。之后她便放下心來安心上課。
傾聽是進一步交流的前提,也是溝通對話的基礎。班主任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師生間建立平等友好的關系尤為重要。班主任應學會傾聽,關注與學生之間的心靈交流,才能合理地展開各種教育活動。只有尊重學生人格并富有極大耐心和熱情,才能真正做好傾聽這項“工作”,教育才可以有的放矢,收到預期的效果。
責任編輯羅峰
實習編輯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