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霞 (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 400015)
革命博物館講解工作探討
陳 霞 (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 400015)
革命博物館是以其特有的文字、圖片與雕塑以及革命的遺物為主要的文化傳播載體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從革命博物館所具備的功能來看,其乃是革命文化的重要載體,擔負著向現代社會公眾傳播革命文化的重要功用。在社會經濟和文化高度發(fā)展的今天,要充分發(fā)揮革命文化傳承文明、育人和服務社會等作用,就必須從搞好講解工作入手。本文將以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為例,從革命博物館講解工作的重要意義入手,具體分析革命博物館講解工作的開展,以供參考借鑒。
革命博物館;講解工作;文物展品;革命精神
在黨中央提出“中國夢”這一偉大戰(zhàn)略構想的當下,我國民眾的愛國熱情被充分地激發(fā)出來。如此一來,使得國內各地的革命博物館迎來參觀高峰,這不但是社會公眾愛國熱情的使然,同時也是我國民眾對于精神文化生活個性化訴求的體現。為了更好地滿足、吸引參觀者,并發(fā)揮革命紀念館應有的教育意義,作為擔負著講解任務的革命博物館講解人員,必須注重對自身講解水平與講解技巧的提升,從而不斷地實現自身綜合化職業(yè)素養(yǎng)的提高,以便能夠為入館參觀的社會公眾提供更為優(yōu)質的講解服務。
正如上文所指出的那樣,革命博物館乃是革命文化的重要載體,同時其興建目的乃是為了實現向現代社會公眾宣傳革命文化,實現革命精神的傳承與延續(xù)。因此,作為館內講解人員,如果所使用的講解語言與講解風格過于生硬、刻板,則無法使入館參觀的公眾感受到偉大的革命精神。因此,革命博物館講解人員應當注重使自身的講解風格能夠實現發(fā)掘文物展品內涵,使入館參觀的公眾感受到革命精神的波瀾壯闊,進而使每一名入館參觀者能夠深深地受到感染和觸動。
1.發(fā)掘文物展品內涵
革命博物館講解人員的講解內容乃是將館藏的革命文化資源作為準則,在此基礎上實現對講解內容的編排與提煉,從而使入館參觀的公眾能夠通過講解人員聲情并茂的講解,了解到每一件革命文化展品背后所蘊藏的厚重歷史。因此可以說,通過講解人員的語言藝術加工,對凸顯和發(fā)掘文物展品內涵具有十分關鍵的意義。
2.傳遞革命精神文化
革命博物館這一文化載體的存在,使得革命精神獲得了得以依附的現實載體和媒介。從社會教育功能角度來看,各地革命博物館以其收藏的革命文化展品,實現了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革命偉大歷史的系統(tǒng)性回顧,因而其具備了其它社會文化載體所無法替代的愛國主義教育功能。革命博物館不但能夠為專業(yè)研究者提供豐富的史料素材,更是對社會公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其堪稱是傳遞革命精神文化的主要陣地。
革命博物館承載著妙曼的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錦囊,并肩負著普及科學知識、傳播革命精神、提高公眾素養(yǎng)的重擔。革命博物館開展講解工作,需要提高講解人員自身素質,改變單一的講解模式,通過不斷地改進和創(chuàng)新促進講解工作的高效開展。
1.提高講解人員自身素質
當前,公眾文化水平的提升,使得革命博物館的講解人員必須注重對自身講解水平的提升,以便適應和滿足社會公眾的精神文化訴求??梢哉f,如若講解人員具備較高的講解水平,則能夠使每一名入館參觀的公眾獲得優(yōu)質的參觀體驗,進而使其流連忘返,同時亦能夠對每一件展品所承載的革命歷程形成全面的認知與理解。有鑒于此,各地革命博物館應當為講解人員提供在職培訓、進修學習的機會,以便使每一名講解人員通過專業(yè)的培訓與系統(tǒng)化的進修學習,促進自身的專業(yè)水平提升,進而為入館參觀的公眾提供更為優(yōu)質的講解服務。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講解人員,其不僅要擁有得體的儀表和著裝、深厚的知識、專業(yè)的講解藝術,還應當具備豐富的工作閱歷,如此方才能夠在講解過程之中,對各種突發(fā)事件以及公眾的提問做到應對自如,使參觀者大感嘆服。正所謂“一年拳,兩年腿,十年才練一張嘴”,這就需要我們平時廣泛地涉獵知識,注意知識的積累,欲想望遠,必須更上一層樓。革命博物館的講解人員要意識到“技不壓身”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學習與生活之中注重自身的知識積累和見識的豐富,通過廣泛的文史知識閱讀,實現對自身文史知識面的擴充,如此將確保自身能夠逐漸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的講解人員。
以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為例。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就比較注重講解人員素質的提升,經常性地開展一些講解員的培養(yǎng)工作,以及一些語言素質、案例講解、解說詞撰寫等項目的訓練比賽。在不斷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改變單一的講解模式
傳統(tǒng)的革命博物館講解工作主要是簡單的口頭講解,這樣的形式比較單一。為此,我們可以改變這種單一的講解模式,比如引入故事講解和演示講解等,能夠大大激起參觀者的興趣和積極性。
(1)故事講解模式
為使入館公眾能夠在參觀革命文化展品的同時,實現對展品背后所代表的革命歷史的理解,革命博物館講解人員應當采取故事講解模式,以便實現對參觀者聽講注意力的吸引,從而避免因參觀者過于關注革命文化展品本身,而忽略掉展品所承載的特定革命歷史。因此,講解員只有采用新的方法才能吸引更多參觀者的注意力,可以不按照館內陳列的展品順序和時間順序來講解。而是結合革命歷史事件的發(fā)展經過,對不同展品所代表的革命歷史進行講解,從而使參觀者對革命歷史事件的全貌實現完整的認識。
(2)演示講解模式
考慮到參觀者在長時間聆聽講解的過程中易出現注意力下降的情況,講解人員應當善于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視頻、圖像等方式的演示,從而使參觀者獲得全新的參觀體驗。如講解人員可以為參觀者播放真實的革命影像,使參觀者獲得直觀的視覺體驗。
講解工作是博物館提供的一項重要服務,是聯系博物館與觀眾的紐帶。出色的講解工作不僅能傳播普及科學知識,還能令枯燥的展品變得鮮活,令冰冷的展廳變得熱情,從而讓觀眾在快樂中學習,在交流中充實,流連忘返。革命博物館由于其特殊性,講解工作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革命博物館講解人員是否具備高超的講解藝術,決定著公眾能否在博物館中獲得愛國主義教育。因此,如何做好講解工作,在革命歷史博物館的發(fā)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同社會進步、經濟發(fā)展、國家興盛緊密相連。新的時期,社會呼喚優(yōu)質的講解服務,希望通過本文的論述,能夠真正優(yōu)化革命博物館的講解工作。
[1]付文清.對博物館講解工作的幾點認識[J].黑河學刊,2002(02).
[2]邢繼賢,陳曉勉.淺談博物館講解工作的一般規(guī)律及特點[J].北方文物,2000(02).
[3]白曉燕.淺談講解藝術──河北省博物館講解工作探析[J].文物春秋,2000(04).
[4]李萬萬.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革命博物館的籌建及展陳制度的成熟[J].文物天地,2016(10).
[5]張長龍.淺談如何提高革命博物館紀念館的愛國主義功能[J].改革與開放,2011(04).
[6]楊麗.論如何提升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及服務功能[J].數字化用戶.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