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燕山+張少霞+夏韻妍+鄭玉玲+劉倩青+謝益潮
[摘要] 目的 探討綜合康復訓練對于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 隨機選擇在該院接收治療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80例作為研究資料,80例均為2015年8月—2016年5月期間收治,通過數字編號和隨機分組的方式將其分為兩組,每組40例,對照組單純進行藥物治療,觀察組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實施綜合康復訓練,對兩組患者治療和訓練后認知功能改善情況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治療后12周和24周后,對照組與觀察組陰性癥狀量表、WMS、WCST均明顯改善,分析其中數據發(fā)現(xiàn),觀察組治療12周后WMS(112.3±10.7),治療24周后為WMS(116.5±8.33),而對照組分別為WMS(106.4±10.5)、(110.9±10.2),數據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在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實施綜合康復訓練具有明顯的認知功能改善作用,利于提高患者的社會功能,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 綜合康復訓練;慢性精神分裂癥;認知功能
[中圖分類號] R749.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7)05(c)-011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the improvement of cognitive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 Methods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August, 2015 to May, 2016,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simple drug treatment,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mprovement situation of cognitive function after treatment and training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12-week and 24-week treatment, the negative symptoms scale, WMS and WCST were obviously improved, and the data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s in the WMS and WCST after 12-week and 24-week treatment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112.3±10.7), (116.5±8.33) vs (106.4±10.5), (110.9±10.2)],(P<0.05). Conclusion The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drug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 have an obvious improvement effect on the cognitive function, which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social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higher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hronic schizophrenia; Cognitive function
精神分裂癥屬于較為常見的精神科疾病,其作為慢性精神疾病具有較大的治療難度,一般采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1]。為了確保精神分裂癥患者能夠逐漸恢復且提高認知功能,對其實施綜合康復訓練具有較高的效果。該研究就綜合康復訓練對于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改善的效果進行了探討,并隨機選擇2015年8月—2016年5月該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研究隨機選擇該院接收的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探討對象,共80例,符合ICD-10精神分裂癥相關診斷標準[2],且所有患者病情穩(wěn)定至少1個月,排除藥物依賴患者、酒精依賴患者、顱腦手術或外傷史患者及曾行ECT治療、MECT治療患者。所有患者或監(jiān)護人均知曉該研究內容,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采用隨機數字抽取表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各40例,對照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最低年齡18歲,最高年齡45歲,平均年齡為(30.19±8.71)歲,觀察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最低年齡18歲,最高年齡45歲,平均年齡為(30.83±8.11)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性別構成、年齡分布、疾病分型及教育程度)利用統(tǒng)計學軟件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單純進行藥物(利培酮、喹硫平等)治療。觀察組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進行綜合康復訓練:①康復培訓,醫(yī)護人員首先為患者制定詳細的綜合訓康復訓練計劃,并嚴格實施,首先為患者進行精神康復醫(yī)學知識的講解,并針對患者心理問題進行治療,確保提高患者依從性;②生活能力訓練,醫(yī)護人員需要注重指導患者進行個人衛(wèi)生訓練,如自主進行床鋪整理,財管管理等,并督促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此外醫(yī)護人員好需要引導患者參與到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中,如進行浴室打掃、花木管理等,讓患者能夠提高基本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③社會功能訓練,為了讓患者能夠更好恢復,通過進行社交功能訓練,指導患者接觸社會或扮演社會角色,如讓患者上街購物,讓患者能夠進行基本社會交流。此外醫(yī)護人員還應當鼓勵患者積極參與文體活動,如下棋、繪畫等。
1.3 統(tǒng)計方法
將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作為對該文記錄數據的分析軟件,對于計量資料采用平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后12周和24周后,對照組與觀察組陰性癥狀量表、WMS、WAIS-RC、WCST均明顯改善,其中以觀察組患者改善程度更加顯著(P<0.05)。見表1。
3 討論
精神分裂癥作為比較常見的精神障礙疾病,具有致殘率高的特征,主要表現(xiàn)為陰性癥狀、陽性癥狀和認知障礙[3-4]。而認知障礙作為嚴重危害患者的核心癥狀,其可以作為判斷患者精神疾病發(fā)展的進度,并判斷藥物治療作用和恢復訓練效果等。精神分裂癥由于病程較長,需要長時間的藥物治療,會導致患者逐漸無法適應社會生活,且嚴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質量。根據相關研究可知,加強對精神分裂癥認知功能障礙的研究利于深入了解到精神分裂癥的生物學基礎,但當前相關心理測試和治療方法仍然受限,因此必須加強進一步對其的研究[5]。目前對患者采用藥物治療,雖然能夠起到一定的認知功能改善作用,但效果有限,對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和社會功能效果有限,因此探索提高治療效果的有效方法[6]。綜合康復訓練方法對改善患者認知功能有較高的效果,即結合患者興趣和相關信息,為患者制定針對性訓練措施。綜合訓練內容包含心理干預、生活能力訓練及社會功能訓練等,確?;颊吣軌蛟谟柧毢髲纳眢w、心理、生理等多方面得到改善[7]。
該研究對綜合康復訓練對于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改善的效果進行了探討,結果顯示治療后12周和24周后,對照組與觀察組陰性癥狀量表、WMS、WAIS-RC、WCST均明顯改善,分析其中數據發(fā)現(xiàn),觀察組治療12周后WMS(112.3±10.7),治療24周后為WMS(116.5±8.33),對照組分別為WMS(106.4±10.5)、(110.9±10.2),組間差異對比有意義;而裴建琴等[8]在類似研究得出結論為:進行綜合康復訓練后12周兩組WMS-RC因子中計算評分[(15.09±1.57)分vs(13.36±1.55)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并明確提出綜合康復訓練能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進一步說明綜合康復訓練能夠明顯促進患者社會功能的恢復,提高患者的智力水平、記憶能力,改善患者認知功能。綜合康復訓練主要重視對患者自主生活能力的訓練,確保提高患者的社會技能和勞動技能,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促進患者于社會的有效接觸,實現(xiàn)改善患者認知功能的目的。
綜上所述,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加強綜合康復訓練對改善其認知功能有明顯的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美娟, 石洲寶, 高娜,等.安神膠囊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和社會功能的影響[J]. 西部中醫(yī)藥,2015,28(9):1-3.
[2] 劉健,段海鴻,章小彩,等.計算機輔助認知訓練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的康復效果[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 2015,37(6):440-445.
[3] 王素紅,李拴榮.舒爾特訓練法對康復期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J].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2015,32(8):738-740.
[4] 徐良雄,高卉,曾德志,等.藥物聯(lián)合康復訓練治療首發(fā)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及其對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 2016, 27(3):407-409.
[5] 杜向東,殷銘,李哲,等.高頻重復經顱磁刺激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2016, 16(4):414-417.
[6] 楊彩霞.認知促進治療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的療效評價[J]. 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 30(5):106-107.
[7] 李衛(wèi)東.綜合康復訓練對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療效的影響[J].精神醫(yī)學雜志,2014,27(5):362-365.
[8] 裴建琴,蔣菊芳,梁仕蘭,等.院內綜合康復訓練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1,17(8):881-883.
(收稿日期:2017-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