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蕾
摘 要:慕課,這一新興起的教學模式在我國迅速發(fā)展,推動了我國教育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慕課不同于傳統(tǒng)模式的教學,它具有參與范圍廣、全程免費以及開放性的特點,不僅如此,慕課還吸收了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然而,我國慕課的發(fā)展仍然處于初期階段,結合慕課的特征,探究慕課對高職公共基礎課教學形態(tài)的創(chuàng)新與推動作用很有必要。
關鍵詞:慕課理念;高職教學;發(fā)展與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3-000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3.003
慕課,是更注重學生學習的引導性和互動性的一種課程形式。在之前,遠程教育和公開課僅僅是把教師上課的內容錄下來上傳到網上供學生學習與分享,而慕課卻是把一堂課分解成幾個知識點,再用10-15分鐘的視頻去講解一個知識點的方法進行教學。與傳統(tǒng)的通過期中期末考試來評價學生學習效果不同,慕課利用互聯(lián)網的優(yōu)勢,將課堂測驗、學生之間的討論互評等多元化評價納入考核體系。
一、高等職業(yè)院校公共基礎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師資力量的缺乏與教學水平的差異化
與專業(yè)課教師相比,公共基礎課的教師數量呈逐年下降趨勢,甚至部分課程的教師幾年沒有更替。絕大部分高職院校公共基礎課教師的引進與培養(yǎng)十分薄弱。在學生數量越來越多的壓力下,教師疲于應付,沒有精力去鉆研教學。如今,公共基礎課一般是100人以上同時上課,不管是開展課程調查還是布置課外作業(yè),教師的工作量都會非常繁重。
(二)不健全的課程銜接體系與配合不足的專業(yè)課
現(xiàn)今各個高等職業(yè)院校都在擴大辦學規(guī)模,院系數量和招生人數不斷上漲。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對課程教學的要求就更為多樣化:不同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計劃要求不盡相同,這就導致了不同專業(yè)對公共基礎課的掌握程度呈現(xiàn)差異化。即使是同一個專業(yè)的學生也會由于興趣不同而對公共基礎課有不同的需求,這就對課程的多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慕課理念下高職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主要問題
(一)慕課對教學雙向的沖擊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互聯(lián)網科技在教學領域會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慕課的發(fā)展也對教學對象產生一定的沖擊。這里所說的教學對象不僅指高校師生,還包括一些社會學習對象。慕課會使很多高校教師產生一定的危機感。一旦慕課的教學方式占據主體地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教師的依賴程度勢必會大大降低。而在這種方式下受到影響最大的即是通識類課程的教師。慕課對學習者的沖擊則主要體現(xiàn)在操作方面,學生必須掌握現(xiàn)代網絡信息化操作技術,才能更加深入的學習。
(二)慕課對教師組織與設計教學內容產生的影響
慕課是在線教學,它可將現(xiàn)實中課堂教學、互動教學、討論教學等環(huán)節(jié)在線實現(xiàn)。慕課擁有更加適合學生自學、交流討論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平臺。相比傳統(tǒng)方式,其內容既豐富又精練。有專家認為微課是“點”,傳授的是知識點、技能點;微課程是“線”或“面”,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任務和一定的教學內容;慕課是“體”,課程內容多元化、教學資源豐富、實現(xiàn)在線教學的一種教學模式。那么,如何將這些所謂“碎片化”或“零散化”的知識點組合、聯(lián)系,最終建設成有規(guī)律、系統(tǒng)、可操作的慕課,就需要教師更加深入地了解慕課的特點,要求教師從教學設計頂端考慮教學內容的組織與設計。
(三)慕課實施的教學考核評價問題
在傳統(tǒng)教學考核評價中,想要評價學生學習成果,只能通過考試、答辯等方法,而評價教師只能通過聽課、測評這些手段來進行。教師應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考核標準,為慕課教學模式的推進提供保障。
三、積極利用慕課推動高校的教學改革
(一)學分同步及認證,完成對所有課程的系統(tǒng)學習
在慕課的選題與高等職業(yè)院校公共基礎課重合度較高的情況下,慕課作為面向公眾免費開放的“網絡課程資源”,可以被高職院校用來彌補自身師資力量的缺乏和課程建設的不足,以提高學校的整體教育水平和競爭力。而學生可根據課程要求標準和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要求,選擇應該學習的課程,在相應網站上注冊,就能進入課堂學習了,并按照課程要求提前預習學習資料并在指定的時間參加慕課的學習。
(二)引進慕課,教學模式多樣化
有制作條件的院校可打造自己的慕課,其他高校也可利用現(xiàn)有的公開慕課,預先把視頻和輔助材料發(fā)給學生并布置作業(yè),讓學生自己主動學習。而教師的任務就主要集中在檢查作業(yè)的完成情況、對學生的疑惑給予解答上,并不一定要將自己的看法強加給學生。
(三)共享共建,反轉課堂,轉變教師角色
慕課模式下的教師是團隊合作,這種團隊模式改變了原有的教師的權威地位,教師不再是“一言堂”,而是由知識的講解者、灌輸者、引導者,轉變?yōu)閷W生的解惑者、學習的合作者。在慕課的教學方式中,僅由一部分優(yōu)秀講師來完成授課工作,剩下的教師便成為課程的服務者。從這個角度看,許多教師就會面臨著由臺前轉到幕后的轉變。這些改變一定會引起很多教師的質疑,尤其是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時間較長、傳統(tǒng)教育觀念根深蒂固的教師。這就需要教師充分理解慕課教學的優(yōu)勢,以讓學生得到更好的資源和發(fā)展為重,及時轉變自身角色,轉變自身心態(tài),推進改革。
自慕課在中國盛行以來,一直都是褒貶不一,對于傳統(tǒng)課堂教學能否被慕課全面代替的問題,教師既不要過于緊張和擔憂,也不要毫無作為,束手無策。要積極面對慕課這種教學模式的沖擊和挑戰(zhàn),通過實際操作,總結和發(fā)現(xiàn)慕課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分析研究其在教學中的存在規(guī)律,并建立起完善的慕課教學質量考評新機制,不斷探索和積累新模式,為院校全面開展慕課教學模式打下堅實的基礎和有力的鋪墊。
參考文獻:
[1] 李青.MOOC:一種基于連通主義的巨型開放課程模式[J].中國遠程教育,2012(3).
[2] 樊文強.基于關聯(lián)主義的大規(guī)模網絡開放課程( MOOC) 及其學習支持[J].遠程教育雜志,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