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周升平主任從氣論治冠心病學術經(jīng)驗總結

      2017-07-17 02:00劉寧周文林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7年18期
      關鍵詞:經(jīng)驗總結冠心病

      劉寧 周文林

      【摘要】 冠心病嚴重威脅國民健康, 增加社會負擔, 其防治有著深遠及重要的意義。周升平主任著眼從氣論治冠心病, 病機多為氣虛血瘀、氣滯血瘀, 重視補脾與疏肝, 通過健脾補益宗氣, 疏肝調(diào)暢氣機, 同時結合腹式呼吸, 以氣血運行暢達而治療胸痹。

      【關鍵詞】 冠心?。粡臍庹撝?; 經(jīng)驗總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8.114

      周升平主任為全國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jīng)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遼寧省名老中醫(yī), 主任醫(yī)師, 出身中醫(yī)世家, 從事臨床醫(yī)療、教學四十余載, 有深厚的學術造詣和豐富的臨床經(jīng)驗。在繼承家父周名岐老中醫(yī)和研究前人中醫(yī)理論的基礎上, 結合個人實踐經(jīng)驗和理論認識, 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診療特色及診治冠心病的理、法、方、藥。

      1 從氣論治冠心病的理論依據(jù)

      中醫(yī)學認為冠心病屬“胸痹”、“心痛”、“厥心痛”、“卒心痛”等范疇, 病機特點為本虛標實[1]。周升平主任精于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 尤其對于復雜病變的冠心病, 通過分析冠心病的舌、脈、癥, 認為其基本病機是氣虛血瘀, 氣虛為本, 血瘀為標。從氣血相關的理論出發(fā), 氣病可有氣滯和氣虛之分, 二者皆可致瘀, 故常從氣立論, 以達氣機調(diào)暢。虛者因宗氣虛衰, 實者則多因氣機郁滯所致。治療分為補氣、調(diào)氣兩大法則。作者在從師學習過程中, 受益匪淺, 簡介如下。

      1. 1 宗氣虧虛, 重在補脾 脾與心以經(jīng)脈相連, 如《靈樞·經(jīng)脈》認為脾為太陰之脈, 屬脾絡胃, 曰:“其支者, 復從胃, 別上膈, 注心中?!蔽迮K之中, 心屬火, 脾屬土, 心脾乃母子關系, 宗氣為水谷精微與肺之清氣結合, 其積于胸中者, 具有“走息道而行呼吸, 貫心脈而行氣血”的功能, 與心脈關系極為密切。周師認為心脈之病虛者, 多與宗氣虧虛有關。《靈樞·邪客篇》中說:“宗氣積于胸中, 出于喉嚨, 以貫心脈, 而行呼吸焉?!笨梢娮跉馐呛筇熘T氣的綱領, 又為全身血絡的綱領, 使血液運行于脈管之中。氣與血是相互依賴, 相互為用的。《靈樞·刺節(jié)真邪篇》謂:“宗氣不下, 則脈中之血凝而留止”[2]。故周師認為宗氣不能貫通心脈, 而形成脈絡不通之病癥, 形成胸痹心痛的病理基礎, 脾胃功能旺盛水谷得化, 氣血旺盛, 則血脈沖和, 心脈灌注正常。年老體衰, 脾胃虛弱, 則生化不足, 氣血虧虛, 宗氣不足, 引起心脈灌注不足, 從而心脈蜷縮而發(fā)生心痛, 出現(xiàn)心前區(qū)壓迫樣疼痛, 心律不齊, 胸悶、憋氣、太息3大主癥[3, 4]。宗氣不足其治則常從脾調(diào)治。

      1. 2 氣機郁滯, 重在疏肝 周師認為心脈之病實者與肝的關系更為密切。心主血、肝藏血, 心主神志, 肝主疏泄。情志活動主要是心臟的生理功能, 但亦與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關。這是因為正常的情志活動, 主要依賴于氣血的正常運行。若肝氣條達, 血氣和順, 則心情舒暢, 長期七情內(nèi)傷, 七情過傷, 憂思惱怒, 心肝之血瘀滯, 心氣郁結, 氣結則血凝, 血脈運行不暢, 瘀血阻塞心臟, 以致心失所養(yǎng), 日久則致心痛, 甚則發(fā)生心肌梗死;或是郁怒傷肝, 郁久化火, 濁津成痰, 氣滯痰濁痹阻心脈, 而成胸痹心痛。故周師在治療冠心病實證者重在疏肝行氣, 通達血脈[5]。

      2 從氣論治冠心病的臨床應用

      2. 1 補脾益氣法 適用于氣虛血瘀證之胸痹, 癥見:胸痛、胸悶, 動則尤甚, 休息時減輕, 乏力氣短, 心悸汗出, 舌體胖有齒痕, 舌質(zhì)暗有瘀斑或瘀點、苔薄白, 脈細弱或結代。方用四君子湯合桃紅四物湯加減, 周師重用人參、茯苓, 意在增強健脾意氣之功。寐而易驚者加龍骨、牡蠣、龍齒、磁石;納呆腹脹者酌加焦三仙、炒雞內(nèi)金、厚樸;腹瀉便溏者炒薏米、訶子等。

      2. 2 疏肝調(diào)氣法 適合氣滯血瘀證之胸痹, 癥見:胸悶胸痛, 時痛時止, 竄行左右, 疼痛多與情緒因素有關, 伴有脅脹, 喜嘆息, 舌暗或紫暗、苔白, 脈弦。方用周師自擬疏肝通脈飲(柴胡、白芍、麩炒枳殼、香附、川芎、當歸、丹參、元胡、烏梢蛇)。伴心悸、夜寐差者加炒酸棗仁;若苔黃膩或苔白膩者加用黃連; 苔厚而膩者加茵陳、澤瀉;心煩熱甚者加用丹皮、焦山梔;大便不通者加瓜蔞、苦杏仁、火麻仁[6]。

      2. 3 腹式呼吸法 適合所有冠心病心絞痛患者, 伴心力衰竭不能耐受者除外。方法囑其靜坐位閉目調(diào)息, 進行腹式呼吸訓練。用鼻吸氣, 吸氣時小腹盡量鼓起, 吸滿氣后稍作停頓, 緩緩呼氣, 呼氣時小腹盡量收回, 節(jié)律緩慢而深, 頻率6~

      10 次/min, 以不感覺憋氣為標準。15 min/次, 2 次/d , 選取午時(11:00~13:00)及戌時(19:00~21:00), 即心經(jīng)、心包經(jīng)循行時操作。

      3 附病例報告

      患者, 女, 67歲。2016年9月12日初診。胸部憋悶疼痛1年, 加重3 d。患者1年來自覺胸部憋悶, 氣短乏力, 動后尤甚, 偶伴心悸。近3 d癥狀加重, 面色萎黃, 頭暈眼花, 自汗, 舌淡苔白, 脈沉細。心電圖示:V3~V5 的ST段下移0.1 mV, T波倒置, 房性期前收縮。心律不齊, 偶可聞及早搏, 心率74次/min, 心音低鈍, 各瓣膜聽診區(qū)未聞及雜音。血壓125/70 mm Hg(1 mm Hg=0.133 kPa)。西醫(yī)診斷:冠心病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心律失常、偶發(fā)房性期前收縮。中醫(yī)診斷:胸痹。辨證為氣虛血瘀, 心脈痹阻。治宜補脾益氣, 活血化瘀。給予四君子湯合桃紅四物湯加減:人參20g、黃芪30g、茯苓25g、白術15g、當歸15g、川芎15g、赤芍15g、紅花 15g、桃仁15g、丹參15g、炒酸棗仁30g、甘草10g, 水煎服, 1劑/d, 早晚分服。同時配合腹式呼吸法。6 d后癥狀明顯好轉。二診, 時有心悸, 加遠志15 g, 石菖蒲15 g。心電圖示: 竇性心律, 心率72次/min。囑上方服1個月, 臨床癥狀消失。隨訪半年未復發(fā)。

      按:中醫(yī)學認為“氣為血之帥, 血為氣之母”, “氣行則血行, 氣滯則血瘀”。本例患者氣血皆病, 氣虛氣失宣通, 經(jīng)絡瘀滯, 以致血脈不暢, 發(fā)為胸痹?!秲?nèi)經(jīng)》曰:“陽氣者, 精則養(yǎng)神”。故用人參、黃芪、茯苓、白術以健脾益氣;又曰:“靜則養(yǎng)臟, 燥則消亡”。故用當歸、川芎、紅花、桃仁、丹參以活血化瘀。養(yǎng)氣所以養(yǎng)神, 潤燥所以潤血。諸藥合用, 理氣化瘀, 同時應用腹式呼吸法以調(diào)暢氣機, 降低交感神經(jīng)興奮[7-10]。

      綜上所述, 吾師認為冠心病的發(fā)病著眼點為氣的失調(diào)。氣病常見于氣虛和氣滯之分, 二者皆可致瘀, 故常從氣立論, 以達氣機調(diào)暢。本病病位在心, 與肝、脾、腎均有關, 其中與肝脾的關系尤為密切。虛者因宗氣虛衰, 治療以健脾益氣補益宗氣, 實者則多因氣機郁滯所致, 治以疏肝行氣, 解郁止痛。同時配合腹式呼吸法, 調(diào)暢氣機, 通達血脈, 緩解和改善冠心病的癥狀, 減少藥物的應用,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陸再英, 鐘南山.西醫(yī)內(nèi)科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7:274-275.

      [2] 韓學杰, 沈紹功. 中醫(yī)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研究進展. 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 2003, 9(2):78-80.

      [3] 郭梅英, 閻克樂, 尚志恩. 放松訓練和腹式呼吸對應激的影響. 心理學報, 2002, 34(4):426-430.

      [4] 楊銳, 張恒. 從“氣機升降”論治冠心病. 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3, 11(2):223-224.

      [5] 王允若. 淺談調(diào)理氣血法辨證論治冠心病. 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 2013, 19(8):919-920.

      [6] 楊茗茜, 張哲, 袁東超, 等. 冠心病心絞痛中醫(yī)證候的相關研究.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5, 21(7):174-178.

      [7] 車方遠, 陳卓, 徐浩. 近現(xiàn)代13位名老中醫(yī)冠心病診療特色探析. 中華中醫(yī)藥雜志, 2016(6):2068-2071.

      [8] 畢穎斐, 毛靜遠, 王賢良, 等. 中醫(yī)藥防治冠心病臨床優(yōu)勢及有關療效評價的思考. 中醫(yī)雜志, 2015, 56(5):437-440.

      [9] 呂長鍵. 中醫(yī)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體會.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5(18):3624.

      [10] 王永剛, 齊婧, 鐘偉, 等. 冠心病中醫(yī)病因病機的認識與探索. 中醫(yī)雜志, 2015, 56(17):1449-1452.

      [收稿日期:2017-05-05]

      猜你喜歡
      經(jīng)驗總結冠心病
      保元湯加減治療冠心病的臨床觀察
      認知行為干預應用于冠心病臨床護理中對不良情緒的影響
      冠心病一直沒有癥狀,是不是治愈了
      中外監(jiān)理制度對比分析
      高職院校行動導向教學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經(jīng)驗研究
      臨時展覽對高校博物館工作的促進作用
      《紀錄片創(chuàng)作》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彈簧圈栓塞技術治療顱內(nèi)動脈瘤30例臨床療效分析
      中醫(yī)導痰祛瘀藥治療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8例臨床療效觀察
      有冠心病家庭史的青年更應戒煙
      奉贤区| 团风县| 榆林市| 襄城县| 汶上县| 乌海市| 石门县| 阜平县| 教育| 浮山县| 蒲城县| 息烽县| 常德市| 巴彦县| 铜鼓县| 定南县| 聂拉木县| 台江县| 乳源| 木兰县| 开封市| 思南县| 临汾市| 唐河县| 泸水县| 通城县| 沙湾县| 和静县| 图木舒克市| 寻甸| 淮北市| 万年县| 汪清县| 贵定县| 太谷县| 兴义市| 巴彦县| 祁阳县| 玉门市| 从江县| 金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