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勝
【摘要】本文論述了初中語文教師應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手法,采取問題驅動、學科滲透、品味矛盾、科學評價等方式,打造生動有趣、充滿智慧的課堂,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語文 課堂教學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6A-0095-01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使學生愛學、善學、樂學語文,教師就必須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假如學生對某一學科的興趣比較濃厚,他就會主動地去學習、探究,并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愉悅。筆者認為可從如下幾個方面做到以趣激學,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問題驅動,激活課堂
設疑、解惑是一種以問題為驅動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快速吸引學生注意力,點燃學生學習熱情。問題的創(chuàng)設是為課堂教學服務的,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前導入。例如,在進行《狼》(人教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的課前導入時,筆者先播放了一個關于狼的短片,在一片寂寥的寶藍夜空下,狼孤獨立于荒野,聲聲嗥叫響徹草原。學生的注意力一下都被吸引了過來??赐甓唐?,筆者提出問題:“狼是什么樣的動物?你想到狼,會有什么樣的感受?”學生紛紛積極發(fā)言,并且一分為二地對狼的優(yōu)點和缺點進行了剖析。在熱烈的討論中,筆者順勢導入正題,而學生也興致盎然地開始了《狼》的探究性學習。
二、學科滲透,巧用類比
初中各學科之間都有一定的聯(lián)系?!八街?,可以攻玉”,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shù)剡\用其他學科的相關知識來進行類比教學,突破教學難點,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和解決問題。例如,古代漢語介賓短語一般作為謂語的補充,位于謂語之后,然而,在現(xiàn)代漢語中,介賓短語一般放在謂語前面做狀語。以《出師表》(人教版語文教材九年級上冊)為例,其中的“于草廬之中”“于敗軍之際”“于危難之間”都是介賓短語,譯成白話文的時候,就需要將“于……中”用作狀語,這與英語的語法類似。例如,將“We study English in the classroom”翻譯成漢語時,就需要將“in the classroom”提到“study”前面做狀語。通過類比,學生透徹理解此知識點。
三、品味矛盾,辯證思維
初中語文教材選入的文章文質(zhì)兼美,形神俱佳,其內(nèi)涵情致都值得用心品味,尤其是一些作品中看似矛盾實則意蘊頗豐的內(nèi)容,在文中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文本,品讀文本中的矛盾處,讀懂文字背后的無聲語言,讀出文本的多重意蘊。
在課堂教學中,筆者有意引導學生通過個性化的閱讀,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去發(fā)現(xiàn)文本中看似矛盾的內(nèi)容,細細品讀,讀出疑問。在教學張岱的《湖心亭看雪》(人教版語文教材八年級上冊)時,文中一個似是而非的矛盾讓多數(shù)學生不得其解。課文前部分的“獨往湖心亭看雪”一句強調(diào)了“獨”字,而后文又寫到“舟中人兩三?!?,且文章末句還出現(xiàn)“舟子”,事實上還有舟子相隨,為什么說是“獨往”呢?這是不是自相矛盾?這“獨”字究竟如何理解?筆者以這個矛盾為切入口,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深層次解讀?!蔼殹弊謴淖置嫔峡梢岳斫鉃椤蔼氉砸蝗恕?,如此看來前后文是自相矛盾的。而在文中,“獨”字是一種心境,在作者看來,蕓蕓眾生不可為伍,舟子即便是與作者一同前往湖心亭,但舟子不是看雪人,兩人志不同道不合,他的存在卻猶如虛無??梢姡粋€“獨”字道出了張岱孤傲清高的個性,表達了作者知音難覓的孤獨和孤芳自賞的情懷。
四、科學評價,激勵為上
在課堂教學中,科學、合理的評價不僅能起到畫龍點睛、總結激勵的作用,也能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自身的長處與不足,保持學習信心和積極性。
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評價時,首先要做到客觀公正,不能敷衍了事,必須要通過具體化、細節(jié)化的評價進行思路指引。例如膽小的同學終于發(fā)言了,教師要及時說:“感動你的精彩發(fā)言!你進步真大,大家真為你感到高興!下次聲音能再大些會更好哦!”其次,評價的語言和形式要有時代性,避免“你答對了”“太棒了”等干癟的評價。教師應該與時代接軌,課堂教學中的評價語言要投其所好,并根據(jù)學生的層次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和鼓勵。例如,在進行小組朗誦比賽時,過去教師可能用上“比一比”“賽一賽”“競爭”等詞,如今,用上“PK”這一新詞,既不改變意思,又令學生興趣盎然。在“PK”結束后對勝出的一方給予中肯的評價時,“點贊”“給力”等詞也是正能量滿滿。
綜上所述,教無定法,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立足學生實際,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出生動有趣、充滿智慧的課堂學習情境,做到寓教于學,循循善導,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