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鳳
摘 要:詞語教學在漢語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高中漢語詞語教學中,學生能夠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guān)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是學生漢語能力的一種展現(xiàn),由此可見,詞語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下面,筆者將結(jié)合教學實踐經(jīng)驗,就高中漢語詞語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探究。
關(guān)鍵詞:高中漢語;詞語教學;有效策略
眾所周知,詞語教學一直是高中漢語教學的重中之重。可以說,如果將文學比喻成璀璨奪目的珍珠項鏈,那么詞語無疑就是那一顆顆閃耀的珍珠。因此,有效的詞語教學不僅能夯實學生的語言基礎(chǔ),還能幫助學生展開有效的閱讀,因此加強高中漢語詞語教學至關(guān)重要。
1漢語注重自身漢語修養(yǎng),重視課前詞語備課
俗話說:“給別人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漢語教師,特別是民族教師要不斷地加強漢語的學習,豐富自己的漢語知識,積累更多的漢語詞匯,漢語教學才會游刃有余。漢語詞語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有些詞語在不同的句子和語境中表達的意思也各不相同。比如“驕傲”就有貶義和褒義之分,如“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中的“驕傲”是貶義詞,是自以為了不起,看不起別人的意思;但在句子“我們都以是炎黃子孫而感到驕傲”中的“驕傲”就是褒義詞,是自豪的意思。所以漢語教師在備課這一環(huán)節(jié)尤其要重視把握詞語準確性。充分利用工具書、網(wǎng)絡(luò),查閱相關(guān)的資料等正確理解詞語的意義。只有具有嚴謹?shù)摹@研的、對學生負責的態(tài)度,才能準確的進行授課。
2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學生詞語學習興趣
在高中漢語教學中,很多教師使用母語翻譯法教學。當然,用母語教學,省略了完成思維過程的對譯轉(zhuǎn)換,直接接受信息,一步完成思維過程,教師易教,學生易學易懂。母語在雙語教學中有它的優(yōu)勢,但在現(xiàn)實中相當一部分教師過度使用民語,使?jié)h語課變成翻譯課。這樣會造成學生過度依賴民語,影響了學生的漢語聽力和漢語學習積極性,削弱了學生探究漢語詞語的欲望,為此教師必須要采用多形式教學手段,提高學生詞語學習興趣,如利用多媒體、圖片和實物演示,讓詞語學習更直觀。在詞語學習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遇到比較抽象的詞語。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實物操作和看圖片等形式直觀的讓學生理解詞語。同時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詞語的興趣。其次融入表演和游戲,讓詞語學習更生動?!皩W生是天生的表演家”他們想象力豐富,思想活躍。我們想讓詞語學習不枯燥,就要想方設(shè)法讓課堂“活”起來。在寬松的學習氛圍中學習詞語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詞語復習中,可以選一些詞語進行“你來比劃我來猜”的游戲方式。一個學生根據(jù)出示的詞語,用漢語表述或用肢體語言表演,讓另一個學生猜。這個游戲既活躍課堂氣氛,又鍛煉了學生的漢語表達能力。
3傳授漢語詞語學習方法,提升學習詞語掌握能力
在進行高中漢語詞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傳授學生以下兩種漢語詞語學習方法,首先是比較聯(lián)系,辨析詞語,教師如能指導學生運用比較、琢磨的方法來增強語感,意會詞義,就能有效理解、辨析詞語。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chǔ),我們通過比較來了解世界上的一切。”在高中漢語詞語訓練中,比較是一種有效的手段,是學生理解、掌握語言和培養(yǎng)語感的重要途徑。教學中,教師通過抓住重點詞語,指導學生進行比較、辨析,這更有利于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詞義,體會作者運用詞語的準確性。比較法理解詞義,是高中漢語詞語教學中一種常用的方法,學生比較容易掌握。教學時,可運用類比方法,引導學生通過替換詞語,對詞語進行比較理解,使學生明白不同的詞語有不同的情感色彩,即使同一詞語,因作者心境不同,表達的感情也會不同。這可使學生的認知水平從對詞義的理解升華到對句子的理解、對中心的把握。其次是還原表象探究詞語,在言語作品里,作者為了用最少的語言表達盡可能豐富的意思,常會基于一定語境突破常態(tài)的語言表達,創(chuàng)造一個新詞、賦予詞語或句子以新的意義,這些新生成的涵義即“語意”。它的隱含信息潛藏在語境里,如果離開特定的語境,這些蘊涵的“語意”就不復存在??梢赃@樣說,語境是言外之意的源泉。解讀文本時,就必須還原這些特定的語境才會讀懂。在詞語教學中,只有結(jié)合語境,聯(lián)系上下文,還原詞語表象,才能真正理解詞語的內(nèi)涵,實現(xiàn)深度閱讀。
4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在語境中學習詞語
在進行高中漢語詞語教學中學習詞語,必須要與生活相聯(lián)系,具體而言,要做到以下兩點,首先聯(lián)系生活,讓詞語學習更貼切。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通過自己的所見所聞已經(jīng)接受了大量的信息。我們應(yīng)該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喚起他們的親身體驗,拉近學生與教材的距離,這樣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就更加貼切,對詞語的含義就更加明白。其次結(jié)合上下文,讓詞語理解更合理?!霸~不離句、句不離文”一些詞語在出現(xiàn)時,前文、后文已形象地概括出了詞語意,在詞語教學中我們可以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去“猜”詞語的意思。不僅讓學生學會主動思考、辨別詞義,也是學生理解句子,領(lǐng)會課文內(nèi)容的重要途徑。所以學習詞語不能脫離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要把字詞學習與課文、實際等語言環(huán)境有機結(jié)合起來,在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運用字詞的條件和語境,才能使學生在詞語學習中加深理解,學會運用。
5總結(jié)
總之想要提高漢語詞語教學的效果,教師要有鉆研精神,不斷豐富自身漢語知識,不斷探索實踐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要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著手,創(chuàng)造輕松的課堂氛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感受的祖國語言的燦爛和魅力,從而促進學生的漢語能力和素養(yǎng)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李勍.韓國高中漢語教材的文化詞語分析及教學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5.
[2]金美嬉.針對外國學習者的漢語新詞語遴選及教學應(yīng)用[D].山東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