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男
摘 要:口語交際,顧名思義是口頭語言的交往。交際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通過大量的語言實踐,逐步訓練出來的。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口語交際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社會交際的作用,成為了基本的生存能力之一。因此,作為培養(yǎng)人才基礎的小學語文教學,應該注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口語交際能力;特點;培養(yǎng)
口語交際能力的好壞與個人的發(fā)展密切相關,所以,應該從小開始培養(yǎng)口語交際能力,所以,重點關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在小學語文課程改革中,主要是將學生的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人文教育滲透作為教學的重點,本文主要是討論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一、目前我國小學語文課堂口語交際教學的特點
1.小學生正處于語言學習和形成的初級階段,語言實踐能力有限,語言知識亦欠豐富,因此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從簡單的語言交流開始表達清晰明白的意思。需要注意的是,口語交際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這一過程中會有其他話語的穿插和反饋,而小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尚不具備邏輯性和連續(xù)性,因此應盡量避免使用較長、較復雜的句子。
2.口語交際是一個互動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不斷地進行角色互換,鍛煉學生的語言理解與反應能力,使其在這種交互式的交流中完成溝通的目的。
3.口語交際是語言的表達,教師要注重糾正學生發(fā)音的準確性,以及用語的文明,盡量做到語句通順,意思明確,談吐大方得體。
二、培養(yǎng)與鍛煉口語交際能力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現(xiàn)實意義
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小學語文的重要教學內(nèi)容,而口語交際教學則側重聽與說的能力培養(yǎng)。當前素質(zhì)教育要求教學應面向全體學生,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并以提高每一位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為教育的目的。因此,現(xiàn)行口語教學方向要注重引導學生開口說話,充分表達自己。以往只注重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培養(yǎng)的語文教學已經(jīng)無法滿足現(xiàn)行教育需求,而且對學生聽說能力訓練的忽略,也將影響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換言之,口頭表達能力較差的學生,通常書面表達能力也不如人意,由此有悖于新課標。所以,加強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讓他們從想說,到愛說;從愛說,到會說,能夠直觀表達自我,交流無礙,實現(xiàn)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提高。與此同時,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也大有助益,能夠更為有效地進行問題探討和溝通。
三、小學生口語交際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在當前的小學生口語交際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教師通過長期的調(diào)查,總結了以下幾點及其原因。
1.小學生口語交際中存在的問題。在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問題是語言表達不完整和不連貫,他們在表達時,往往是一段一段進行敘述,甚至一會說一個字,或者上一句話和下一句話完全沒有關系,轉(zhuǎn)換非常大。另一種問題是由于性格或環(huán)境的影響,導致有些學生形成了內(nèi)向的性格,往往在說話時對自己缺乏自信心,有時都不敢說話。還有一種就是有些學生的表達不規(guī)范,在說話的時候,為了能夠得到足夠的思考時間,往往會帶一些口頭禪,這些口語的出現(xiàn)破壞了表達的規(guī)范性。
2.小學生口語交際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首先,家庭中親人的過分溺愛,使孩子形成了懶惰的習慣,有的甚至形成了命令式或者耍賴式的口吻。隨著國家政策的推行,越來越多的家庭只要一個孩子,因此,對于喜愛孫子或者外孫的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來說,孩子就是他們的心頭肉,往往對于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有求必應。對于孩子的要求和胡攪蠻纏,不是順從他們就是通過暴力解決,時間久了,就會造成孩子不愛說話,出現(xiàn)說話語氣不正確的現(xiàn)象。其次,由于長輩對其過于關愛,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會說一些吃飯飯、喝水水等孩子氣的話,表達對孩子的喜歡,然而,長輩的語言是孩子最早接觸的,對孩子以后的語言表達能力具有很大的影響作用,不規(guī)范的語言表達,往往會影響孩子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再次,就是家庭不和諧和單親家庭中,孩子往往會形成孤僻的性格,不愛說話。另外,教師不能夠很好地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進行培養(yǎng),只是關注教學任務,往往會造成學習差的學生無法得到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四、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在整個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一直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
1.注重語言的積累,幫助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在平時能夠暢所欲言的學生,在教師的課堂上往往不能流利地表達自己的思想,這種現(xiàn)象主要是學生腦中的詞匯量太少,沒有足夠的語言積累,因此,教師應加強對學生語言的積累。學生的語言積累從哪里來,就是從大量的課外閱讀中來的。學生從課外閱讀中可以豐富積累,提高表達能力,并在閱讀過程中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培養(yǎng)語感。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小學生更應該養(yǎng)成課外閱讀的習慣和興趣。同時,晨讀是一天中頭腦最清醒的時候,這時可以讓學生朗讀詩詞和優(yōu)秀的文章,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文章中所表達的思想,同時,還能幫助學生積累一些語言素材,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2.創(chuàng)設適宜情境,激發(fā)學生的交流熱情。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結合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及身心發(fā)展特點,還要注重區(qū)分他們的個體差異性。同時,教師還應考慮到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知識結構之間的關系,以幫助他們塑成高尚的道德與情操,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具體的情境創(chuàng)設過程中應注意:情境創(chuàng)設要真實,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需求,切不可脫離生活實際;情境創(chuàng)設要有趣,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滿足其表現(xiàn)欲;情境創(chuàng)設要有內(nèi)涵,能夠滿足學生的精神需求。
3.加強口語基礎訓練,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學習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尤其是對于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應對學習過程進行合理的分層。為了使學生明確口語交際的要求,可以進行單項技能的訓練。同時,做到要點明確,使學生能明白。在口語交際訓練中,老師可以對學生的表達進行指導,像首先、其次、再次這些順序詞的使用,以及一些邏輯性的口語的使用。在進行專項口語交際教學的過程中,要對過程給予足夠的重視。過程是結果產(chǎn)生的前提,只有抓住了過程,才能保證學生口語交際水平的提高。在進行口語教學中,要遵循合理的教學順序。
五、結語
在語文課堂上,有很多的方法幫助學生提高口語交際能力,上述所說的方法只是教師長期實踐得到的一些可行的方法,然而,針對不同的學生,要采取合適的方法進行教學。同時,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積極地進行探索,不斷發(fā)現(xiàn)更好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唐曉軍.淺談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常見問題及對策[A].江蘇省教育學會.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文科專輯)[C].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10.
[2]王巍.小學語文教學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吉林教育,2006,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