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名海
摘 要:由于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教育已經(jīng)發(fā)生發(fā)生翻天覆地的改變,信息技術對現(xiàn)階段教育改革帶來影響的過程中,也會對初中物理教學帶來一定影響。初中物理在教學的過程中,和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能對課堂教學起到優(yōu)化作用,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促進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率。本文主要分析的就是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在教學過程中的優(yōu)化整合,進而提出以下內容。
關鍵詞:信息技術;物理教學;優(yōu)化整合分析
科學技術的快速進步,網(wǎng)絡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不斷發(fā)展,信息技術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已經(jīng)得到比較廣泛的運用,特別在因特網(wǎng)和校園網(wǎng)這兩者完美結合的基礎上,充分為教學工作提供相對來說比較豐富的教學資源,為教育工作帶來廣闊的前景。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術和物理課程的有效整合,讓其服務于物理教學,已經(jīng)是現(xiàn)階段初中物理教學中深入探究的問題。
一、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整合的優(yōu)點分析
1.不斷提高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能把物理知識中比較抽象的事物變得形象化,把微觀的實驗內容在一定程度上變得更加宏觀化,能對以前的課堂組織形式積極改變,同時還能優(yōu)化物理在教學過程中的模式,讓學生利于理解和掌握復雜的物理知識,保證學生清晰的認識物理世界,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如果學生對物理產(chǎn)生濃厚興趣,自然就會提高物理成績,不僅減輕教師在教學中的負擔,往往還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在以往相對來說比較傳統(tǒng)的物理課堂上,教師一般都是在黑板上直接書寫,然后再將物理知識講解給學生,這種教學方式,耗時較長,同時其效果也不是很理想,特別在實驗中,會導致大部分學生由于看不清楚物理實驗的具體變化、過程和運作的原理,進一步導致教學效率不高,如果長期下去,就會讓學生對物理這門學科產(chǎn)生厭倦抵觸心理。如果在課堂上合理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就會讓學生清楚的了解物理實驗演變過程,掌握其原理,不斷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效果。
二、優(yōu)化整合現(xiàn)狀分析
1.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基礎性比較差。信息技術和物理教學整合的主要目的就是將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物理的知識工具,所以學生的信息技術掌握程度會對學生運用信息技術學習物理的程度具有直接聯(lián)系。由于受到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不同學生對信息技術使用的程度也會存在較大區(qū)別,信息技術掌握程度差的,很難保證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實現(xiàn)最佳整合效果,所以導致其結果一般都不是很理想。
2.教師信息素養(yǎng)不是很高。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中,大部分認為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講解就屬于整合教學,對其理解上存在一定偏差,在課堂上通常只關注課件的形象性以及直觀刺激性,對講課內容進行忽視,甚至在教學過程中完全忽視自己在教學中的主導性,過多的依賴于多媒體技術,完全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灌輸物理信息,這樣對物理的實際教學進行脫離,教學質量不會得到提高。還有些教師依然使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學生只能被動聽,把課本上的內容轉到多媒體上,降低學生對物理學習興趣,對教學效果產(chǎn)生影響。
三、優(yōu)化整合措施分析
1.對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積極改進。硬件設施是否到位對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整合是否成功具有直接關系。所以學校應該建立起相對來說比較完善的信息技術設備,對網(wǎng)絡積極優(yōu)化,利于學生查閱信息,特別是信息技術基礎不是很好的學生而言是十分必要的。要想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其關鍵就是對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積極改善,如果硬件設施比較齊全、信息完整,在實施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的優(yōu)化整合不再是問題。另外,和教學有關的教案以及題集等分類存放,這樣利于教師和學生查閱,對物理知識豐富的同時,還能充分使用信息技術進行物理教學,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參考資料。
2.對教師加強信息技術培訓。在優(yōu)化整合的過程中,教師的信息技術知識水平會對進程產(chǎn)生直接影響。所以教育部門和中學學校要加大對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工作,另外作為一名初中物理教師,要主動學習以及掌握信息技術,積極參加信息技術培訓,保證在物理教學中更好的利用信息技術,對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積極打破,對初中物理教學積極優(yōu)化。
3.積極建立初中物理學習網(wǎng)站?,F(xiàn)階段大部分初中學校都已經(jīng)建設自己學習的校內網(wǎng),這在一定程度上為教師以及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交流平臺。初中物理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平臺,對物理教學資源共享進行豐富。目前初中物理這一學科不僅存在難度大特點,同時具有相對來說比較強的綜合性,所以初中學校應該在校內網(wǎng)上建造出獨立的物理門戶網(wǎng)站,物理教師應該把一些比較重要的物理資源整理好傳到網(wǎng)站上,方便學生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識。與此同時,還可以在網(wǎng)站上上傳優(yōu)秀教師教學視頻,利于學生具有針對性學習,學生可以在該網(wǎng)站上提出疑問,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方便學生掌握物理知識,對加強物理教學質量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4.建立起新型教學模式。整合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堅持因材施教教學手段,同時還要保證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教學形式的積極轉變。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通過運用信息技術,充分為學生創(chuàng)造相對來說比較多的探究情景,保證物理課程具有開放性教學特點,進一步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探究情境,保證物理課程的開放式,實現(xiàn)新型教學模式。
四、整合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對教師主導作用合理協(xié)調。在優(yōu)化整合過程中,學生應該處于主體地位,教師要對這點給于重視,引導學生自己主動思考和研究,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另外教師還要對自身的主導作用積極發(fā)揮,要成為物理教學的組織者,引導學生正確利用信息技術學習物理知識。
2.重視優(yōu)化整合的基礎上還要重視知識的實質。對于多媒體技術信息技術而言,能為學生提供圖片以及聲音等比較直觀的刺激,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能片面追求物理教學的形式化,忽視教學需求,對多媒體技術盲目利用,這樣會對學生注意力進行分散,對教學效果產(chǎn)生影響。所以要想保證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成為學生學習的輔助工作,就要對其適當運用,并且對知識的實質重視。
3.不能夸大整合教學作用。在實際教學中不能對整合教學作用夸大,這樣會使學生缺乏自主分析、思考的能力,所以要把信息技術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充分利用,只有這樣才能對教學質量保證,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五、整合的意義分析
一是能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例如對《光的色散》學習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把處于光照下的不同色彩動植物圖片充分的展現(xiàn)在同學面前,結合動聽的音樂,積極吸引學生注意力;二是利于物理知識的獲取和保持,例如對《聲音的特性》學習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播放高、低音歌唱家的作品,把聲音有效的傳入到示波器,這樣做的目的讓學生通過視覺觀察不同音調下的聲波變化。
六、結語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保證信息技術與物理的優(yōu)化整合,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家志. 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整合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J]. 企業(yè)技術開發(fā),2014,08:130+159.
[2]王玲. 以電子白板為主導的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課程資源的整合[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31:42-43.
[3]陸麗萍. 淺談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課程教學整合的方法[J]. 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0,0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