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欣
摘 要:近年來,先進教學理論指導下,各高校積極進行英語教學改革,逐步探索一條全新的外語教學模式。當前,聽、說、讀、寫作為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逐漸細化。其中翻譯作為高校英語教學的一部分,是學生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但受到以往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翻譯能力較為薄弱。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建立在計算機、信息技術基礎之上,具有現(xiàn)代性、靈活性等優(yōu)勢,能夠滿足不同認知層次學生學習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學質量,對此教學也要積極進行改革,優(yōu)化學習效率。文章從翻轉課堂發(fā)展及概念入手,了解當前高校翻譯教學現(xiàn)狀,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重要性探討如何運用該模式開展高校英語翻譯教學,旨在為高校英語教學改革提供更多參考。
關鍵詞:高校;翻譯教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21世紀,多媒體、網絡技術快速發(fā)展,為人們工作和學習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網絡學習能夠體現(xiàn)出學生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積極發(fā)揮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但學生脫離教師的指導,無法得到理想的效果。而翻轉課堂將傳統(tǒng)學習過程進行翻轉,課前完成知識傳授,使得學生能夠將知識予以內化。學生在課前以視頻、音頻等教育資源實現(xiàn)對知識點的自主學習,并將疑難問題留到課堂教學,強化教學針對性,提高教學有效性。在此趨勢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聽說讀寫等教學實踐中得到了良好的推廣,但尚未普及到翻譯教學中。因此加強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校翻譯教學中應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一、翻轉課堂概述
翻轉課堂,主要是教師制作視頻,學生利用課外時間觀看并從中獲取到知識,然后共同參與課堂教學進行面對面答疑教學模式。翻轉課堂將傳統(tǒng)學習過程進行翻轉,在課前完成基礎知識教學和內化,課堂主攻疑難問題,以此來提高教學有效性。最早,翻轉課堂出現(xiàn)在美國高中,2007年,喬納森·伯爾曼等人錄制了視頻上傳到網絡上,為課堂缺席的學生補習功課而用。該模式深受學生歡迎,且學生參與度極高,得到了廣泛傳播。隨著全球化趨勢不斷推進,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逐漸傳入國內,我國教育界也積極進行探索,并將其在運用到中小學、大學等部分課程當中,期望對學生自主探究、批判性思維予以培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從根本上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且能夠促使師生角色發(fā)生轉變,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重新分配課堂教學時間。
可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指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之上,通過網絡平臺展示教學視頻,使得學生能夠在課前接受知識傳遞,隨后,能夠在課堂上與教師互動進一步內化知識,從而構建以學生為主導、教師指導的全新教學模式。
二、高校英語翻譯教學現(xiàn)狀
以往,高校翻譯教學中,教師主要向學生介紹翻譯理論知識與技巧,然后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練習,通過翻譯實踐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受到以往大學四六級考試題型的影響,主要以單句練習為主。這種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對翻譯理論認識深度不夠,提及翻譯理論,學生言必稱“信達雅”,或者即為翻譯名字,但僅知其然不知所以然,沒有形成自我認知。在大量機械化練習下,學生僅能夠掌握簡單的翻譯技巧,但不會舉一反三,且語篇翻譯能力較差。正因如此,學生無法得到個性化發(fā)展,面對四六級考試翻譯轉型及大量翻譯練習,直接造成學生的厭倦心理,對翻譯學習毫無興趣,不利于學生日后更好地參與工作崗位。
翻譯理論導入過少,學生對于理論認知薄弱,直接弱化了理論對實踐的指導意義,單純憑借自我感覺進行翻譯,學生主動性并不高。因此我國翻譯教學要積極改革,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鼓勵并引導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其中,而非教師一味照本宣科。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逐步掌握英語翻譯的特點及規(guī)律,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
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翻譯教學的重要性
自2013年開始,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測試翻譯部分由開始的單句變?yōu)槎温錆h譯英,四級與六級翻譯段落漢字數(shù)分別為140~160和180~200,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難度。另外,段落翻譯中的內容也得到了拓展,政治、經濟及文化等內容讓學生感到焦灼,也對現(xiàn)行英語翻譯教學提出了更大的挑戰(zhàn)[1]。一直以來,翻譯都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翻譯能夠體現(xiàn)出學生英語綜合技能,但學生對其較為抵觸。究其根本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存在弊端,沒有有效調動學生參與興趣,而翻轉課堂教學能夠增強翻譯教學趣味性,增強學生翻譯積極性,幫助學生有效克服焦慮與抵觸情緒。
具體來說,翻轉課堂教育模式能夠在校園網絡中,幫助學生隨時隨地學習到大量資料,如雙語知識、翻譯理論等,為翻譯實踐提供更多支持。且能夠使傳統(tǒng)教學無法實現(xiàn)的任務得以實現(xiàn),有效解決傳統(tǒng)教學中翻譯學時不夠等問題。每個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具體情況確定學習時間、地點及內容,為任務驅動、自主學習等策略得以有效實施。
四、高校翻譯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效策略
上文我們已經對當前高校翻譯教學現(xiàn)狀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重要性等進行了闡述,明確認識到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于翻譯教學改革的重要性。目前,翻轉課堂結構圖如圖1。
(一)課前知識傳遞
翻轉教學模式應用中,教師要在網絡平臺上發(fā)布學習視頻,實現(xiàn)資源共享。對于學習視頻,可以從網絡上直接獲取、也可以教師自己錄制。隨著慕課的發(fā)展,網絡平臺上的資源愈發(fā)豐富,為翻譯教學提供了諸多支持,國內也陸續(xù)構建了國家精品課程,教師圍繞著教學內容擇優(yōu)選擇,使得學生能夠接收到國內外優(yōu)秀教師的最新教學理念。但需要注意的是,國外極少關注國內英語翻譯教學,專門性視頻較少。如華中師范大學在新浪上開設《英漢比較與翻譯》,主要以實例為基礎介紹英漢兩種語言在詞、句、段等方面的相同點與不同點[2]。還有一些非知名學習平臺提供的課程,但無法滿足教學需求。對此,教師可以借助屏幕錄像、編輯軟件,如Camtasia Studio,該軟件功能豐富,且操作難度不高,適合教學視頻錄制。如針對復旦大學介紹翻譯教學中,只有了解高校宏觀環(huán)境,才能夠確定出“五年共培養(yǎng)本科與??飘厴I(yè)生700萬人”中培養(yǎng)的真實含義,因此教師要在視頻中對復旦大學宏觀環(huán)境進行介紹,為學生翻譯提供支持,引導學生能夠以整體文本為背景,確保翻譯符合規(guī)范。再如,在《發(fā)現(xiàn)中國:美食之旅》教學中,教師可根據當?shù)仫嬍沉晳T及地方特色美食制作視頻,恰當融入外語翻譯知識,使得學生能夠了解國內美食文化,且能夠體會到美食制作背后的故事,以此來增強對內容的翻譯效果。
教師將制作好的視頻通過e-mail、QQ、微信等平臺進行傳輸和交流,為課堂上與學生互動提供更多支持,真正意義上由“主演”到“導演”的角色轉變。對于課前知識傳遞而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施中,強調教師寫作備課,參與項目研究的教師都要借助網絡平臺收集教學資源。觀看視頻后,教師要輔以適當?shù)木毩?,特別是針對學生可能存在的疑難點提出問題,鼓勵學生能夠深入到翻譯當中,進一步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基于翻譯自身特點,在實踐中常會遇到多種語法,但表達不同版本,哪個是最佳選擇需要給予更多關注。
(二)課中討論拓展
視頻觀看后,由于學生知識水平有所不同,理解程度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觀看視頻后的疑難點進行共同討論。由于課前對知識已經有所掌握,討論過程相對高效,能夠快速解決問題。高校英語翻譯教學中,翻譯理論內化建立在實踐基礎之上[3]。因此在完成翻譯練習后,教師要將學生劃分為多個小組,分析不同翻譯方式優(yōu)缺點,以此來獲得最佳翻譯結果。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明確翻譯方法和技巧,合理選擇詞匯與句型,從而提高交流有效性。如以《發(fā)現(xiàn)中國:美食之旅》教學中,教師將全班學生劃分為五個小組,每組4人,并選出負責同學進行翻譯學習。最后,讓學生扮演廚師、美食欄目主持人等角色進行模擬翻譯訓練。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進行翻譯練習,能夠實現(xiàn)知識遷移,且能夠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進行延伸學習。
小組討論中,并不意味著教師完全脫離了學生,而是深入其中,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良好的想法,并在其他同學面前給予贊揚和引導,對于尚存在疑問的學生,要保持耐心進行針對性講解,做到因材施教,促進所有學生都能夠在原有翻譯認知基礎上有所進步和發(fā)展。經過小組討論后,教師要讓學生對學習成果進行總結匯報,通過課堂展示、辯論等多元形式進行交流[4]。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再次感受中英語言的差別,且能夠體會到語言的魅力。如可以以廣告翻譯選擇為主,開設廣告語、廣告文案翻譯等專題,讓學生以小組形式收集資料,并展示其綜合翻譯成果,進行討論?;蛘咭悦佬g作品標題翻譯為練習內容,加強英語與美術等學科的結合,鍛煉學生翻譯能力的同時,豐富學生的藝術審美素養(yǎng)。
(三)課后反思評估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主要以形成性評價為主,關注學生學習成果,通過作業(yè)、測試等方式進行。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除了注重學習成果,還會關注學生在過程中的表現(xiàn)、拓展性學習等方面,不僅如此,評價主體還會涉及教師、其他同學,更加多元。因此完成教學后,師生要共同回顧整個學習過程,鞏固翻譯知識。同時,還要向教師反饋學習效果,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而教師在評價中,可以通過問卷、訪談等形式進行調研,在面對面交流,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表現(xiàn),了解學生對于翻譯知識和技巧的掌握情況,并提出相應的問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不僅如此,教師在評價中,也會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及時調整微視頻內容。教師要認識到翻轉課堂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之間的差異性,積極接受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靈活把握其開放性等特點,提高教學質量。
除此之外,翻轉課堂教學得以順利實施的前提是學生要對英語翻譯感興趣、且具備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盡可能了解學生身心特點,明確其興趣、愛好,在制作視頻時融入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做好課前溝通,使得每位學生都能夠參與教學,做到公平教學,進而共同完成教學目標。
五、結論
根據上文所述,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普及的現(xiàn)如今,翻轉課堂教學擁有傳統(tǒng)教學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能夠突出學生主體學習地位,具有較強的可行性,有效彌補了英語翻譯教學的空白。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帶動下積極轉變,使得學生能夠掌握更多自主權,根據自己的步調控制學習進度。在實踐中,教師可以圍繞著課前知識傳遞、課堂討論拓展及課后評價三個步驟進行,融入更多翻譯案例,并配合小組學習、任務驅動等多種教學方式,使得學生能夠在參與中學會翻譯知識和技巧,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從而促進學生交際、探究及創(chuàng)新等綜合能力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聰.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5(01):71-74.
[2]冉海濤.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科技英語翻譯課程中的應用[J].英語教師,2015(22):103-105.
[3]晁正.淺談翻轉課堂模式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以《商務翻譯》為例[J].現(xiàn)代交際,2016(10):198-199.
[4]尤佳.高校英語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分析[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6(03):111-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