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衣
詹姆斯·庫克1728年出生于英國中部約克郡的一戶農(nóng)家,從小在英國西北小港惠特比的運煤船上當船員。后來他當上領班,又當上船長,但他另有抱負,“七年戰(zhàn)爭”(1754年至1763年)爆發(fā)之后,他成為皇家海軍艦隊的一員,曾去加拿大作戰(zhàn)。
1768年春天,年39歲的詹姆斯·庫克接受皇家海軍的任命,率領艦隊遠征太平洋,從此開始了作為“庫克船長”的探險生涯。皇家海軍看中的是庫克高超的繪圖能力——庫克在魁北克圍城戰(zhàn)役期間協(xié)助繪制圣勞倫斯河河口大部分地區(qū)的地圖,戰(zhàn)后又在18世紀60年代為紐芬蘭島制作了多張精細的地圖。
初入南太平洋
奮進號(HMS Endeavour)在1768年8月25日從英格蘭普利茅斯港出發(fā)。這一年,一個重要的天文現(xiàn)象即將發(fā)生:金星將運轉到太陽前面,英國天文學家哈雷(Edmond Halley)預估,這難得一見的景象應當會發(fā)生在1769年6月3日,應該想方設法地找出一些恰當?shù)牡攸c,以便在地球上不同地區(qū)進行觀察,繼而算出太陽到地球的距離。塔希提被認為是理想地點之一。因此,庫克此行目的之一就是去塔希提觀測“金星凌日”。
庫克挑選的是一艘惠特比運煤船,這種船的優(yōu)點在于船身堅固,底艙很大,可以容納遠航所需要的大量民生用品,其上載有近百名人員,包括風景畫家巴肯、自然生態(tài)畫家帕金森,一位天文學家、兩位博物學家,還有自然史專家班克斯。橫越大西洋后,奮進號經(jīng)南美洲南端合恩角進入太平洋,經(jīng)8個月航行最終在1769年4月13日抵達位于大洋洲的塔希提。他在島上架設觀測臺,并在6月3日如期完成了對金星凌日的觀測,然而,該次觀測的結果并不如原先預期般準確和成功。
天文觀測結束后,庫克接到英國當局的秘密使命——去尋找傳說中神秘的南方大陸,一旦發(fā)現(xiàn)就宣布英國對該大陸的領土主權。帶著這個重要任務,1769年7月,庫克駕駛著奮進號揚帆南下,去尋找傳說中的大陸。7月的南半球已進入冬天,兩個月以來,庫克一直在南太平洋里駕船同狂濤巨浪搏斗,搜尋被標在歐洲地圖上的南方大陸的痕跡。但舉目所及,唯見波濤滾滾、寒風陣陣。他如果竭盡全力足可駛進南極圈,但低溫酷寒,大海的驚濤駭浪時時在考驗著船帆的強度、船首的剛性和船員們的耐力。更何況,傳說中的南方大陸應該是一直延伸至中緯度地區(qū)。于是,庫克掉轉船頭,駕駛奮進號駛回天氣比較溫暖,海況相對平靜的海域。
庫克認為,與其一無所獲地繞過好望角回到英國,不如駕船西行。庫克知道荷蘭探險家艾貝爾·塔斯曼在1642年南下尋找南方大陸的過程中,曾經(jīng)到過后來被稱為新西蘭的西部海岸和澳大利亞大陸南部沿海以及塔斯馬尼亞島。在大洋中航行約兩個月后,他們的船隊最終于10月6日抵達新西蘭。庫克抵達新西蘭后隨即作環(huán)島航行,奮進號沿新西蘭海岸行駛一圈,回到了起點,證明這不是大陸,而是被海峽隔開的兩個大島而已,這個海峽就是今天的庫克海峽,博物學家班克斯在日記中寫道:“我們所稱的大陸,不過是一個臆測而已,現(xiàn)在這幻想已經(jīng)破滅了?!?/p>
1770年3月,奮進號從西邊返航,并在歸途對澳洲東岸進行勘察,他們發(fā)現(xiàn)島上有許多新奇的動植物,其中有種奇怪的跳躍動物——袋鼠。當?shù)睾骋灿性S多新品種的植物,庫克稱這海灣為“植物灣”,探察之后,奮進號繼續(xù)北上,不幸與澳洲大陸沿海的珊瑚礁猛烈相撞,船身受損,只得靠岸修理。
1771年7月,奮進號回到英國,從科學考察的角度看,這次航行收獲頗豐,除了多方面觀察到了波利尼西亞人和澳洲土著人種以外,還對太平洋的地理位置有了重要而精確的判斷。庫克認為,太平洋恐怕沒有那塊“南方大陸”,如果有,那陸塊一定在更南一些的地方。
繼續(xù)探尋“南方大陸”
1772年7月13日,庫克再次出航,航線與上一次反方向,庫克選擇從最高緯度航線繞地球一周,以確定更南的地方有沒有南方大陸。這次旅程除了由庫克指揮的決心號(HMS Resolution )帶領外,還由托拜厄斯·弗諾負責指揮伴艦探險號(HMS Adventure)同行。在這次的航海旅程中,庫克帶上了由鐘表匠拉科姆·肯德爾制作的K1型經(jīng)線儀,這部經(jīng)線儀直徑長五英吋(約13厘米),狀似一個大型的懷表,是仿照約翰·哈里森的H4型鐘制作。這款鐘曾經(jīng)用于商船特福德號(Deptford's)于1761年至1762年前往牙買加的旅程,證實該鐘在長途的海路旅程中,仍然能夠準確顯示格林尼治天文臺的標準時間。
決心號與探險號兩艦從普利茅斯出發(fā),先后在佛得角和好望角停泊,然后一直南下,1772年圣誕夜,船只抵達南極圈附近,卻遭到浮冰的圍困,在拼斗三個月后仍然無法脫困南進,不得不掉頭北上,1773年3月到達溫暖而美麗的塔希提,在此補充食物和淡水。
稍事休息后,船隊再次出發(fā),向南部的浮冰挑戰(zhàn),但巨大的浮冰像一面面高墻,堵住往南的通道,使得船隊動彈不得。庫克寫道:“此行的目的,是探索前人未曾到過的地球最南方,雖然浮冰阻擋了去路,我卻一點不沮喪。因為,這意味著我們在極區(qū)航行中所受的種種磨難就此結束?,F(xiàn)在,我沒有理由不掉頭北上?!?/p>
庫克決定率領船隊回到溫暖的地區(qū),途中,他們??慷嗵幒u:復活節(jié)島、馬克薩斯群島、塔希提、新赫布里底群島、新喀里多尼亞以及新西蘭等。1773年8月,決心號與探險號重新會合,再次前往塔希提進行補給,此后向西進發(fā),于9月轉抵一處曾經(jīng)有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家到訪過的群島,他把這個群島命名為赫維群島(即庫克群島舊名)。在10月,庫克一行還到訪了湯加,更因島上土著友善熱情而稱之為“友誼群島”。不過,決心號和探險號從湯加返回新西蘭途中遇上風暴,于10月30日再度失散。未能與庫克會合的弗諾指揮探險號啟程返回英國,最終在1774年7月14日返抵英格蘭。
與探險號失散的決心號,繼續(xù)在茫茫大海中試圖尋找南極洲大陸。1773年12月,決心號重新進入南極圈,隨后于1774年1月26日第三度駛入南極圈,并于1月30日成功駛至南緯71度10分、離南極洲不遠的海域,抵達了整個18世紀中航海家所到過的最南端??墒牵形凑业侥蠘O洲的庫克在這時卻因為天氣環(huán)境惡劣而決定折返,使尋找神秘大陸的希望落空。
1775年,庫克經(jīng)過三年航行,終于在7月30日返回普利茅斯港。庫克對此行進行總結:“我沒有發(fā)現(xiàn)南方大陸,原因很簡單,因為南方大陸根本不存在,即使存在,它四周的海洋也無法行船?!?/p>
盡管庫克返國后提交的報告令人們對發(fā)現(xiàn)“未知的南方大陸”的憧憬沉寂下來,但他這次在南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巡游中,發(fā)現(xiàn)和命名了不少島嶼,同時,在這一次航海旅程中,庫克成功運用K1型經(jīng)線儀更精確地計算自己的所在經(jīng)度,制作了精細的航海圖。庫克運用這部經(jīng)線儀制作了不少相當精確的南太平洋航海圖,這些航海圖一直到20世紀中期仍為航海人士所使用和信賴。
尋找西北航道
1776年7月,前次遠征歸來一年之后,庫克再次從普利茅斯港出發(fā),走的是熟悉的好望角航線。這次他仍然選擇的是一艘惠特比制造的運煤船,同行的還有天文學家貝利(William Bailey)和畫家韋伯(John Webber)。
這第三次航海旅程是他人生最后一次航海旅程,他的真正任務是尋找西北航道,也就是北大西洋經(jīng)加拿大北極群島進入北冰洋,再進入太平洋的航道。但此次航行對外宣稱只說他們的任務是要把隨探險號而來英國的土著人歐邁(Omai)送回塔希提。
在這次旅程,庫克再一次負責指揮決心號,而他的隨員查爾斯·克拉克則指揮伴艦發(fā)現(xiàn)號(HMS Discovery)。兩艦在1776年7月12日正式由普利茅斯出發(fā),至1777年10月成功把歐邁送回塔希提后,庫克的船隊隨即向北進發(fā),途中于12月24日平安夜發(fā)現(xiàn)圣誕島(即基里巴斯),未幾,于1778年1月發(fā)現(xiàn)夏威夷群島,成為首批登陸該群島的歐洲人。
在夏威夷停留過后,庫克的船隊在太平洋向東北方進發(fā),并駛至加利福尼亞西班牙人聚落以北的北美洲西岸地帶。1778年3月7日,庫克等抵達俄勒岡沿岸海域,他除了把最先看到的一處海角命名為“惡劣天氣角”,又在附近大約位于北緯44度30分的一處岸邊登陸??墒?,該處地如其名,庫克一行很快就因為惡劣天氣而被迫向南折到大約北緯43度的地方,此后待天氣恢復正常,才得以重新沿著海岸向北上溯。
庫克的船隊此后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駛過胡安·德·富卡海峽,隨后駛進今溫哥華島西部的努特卡海峽,最終于一個屬于努特卡族(加拿大原住民)的村落附近???。在1778年3月29日至4月26日期間,決心號和發(fā)現(xiàn)號兩船??吭谂乜ê{一處被庫克命名為船灣的地方,這個小海灣即今日的決心灣,位置處于今布萊島南端,育谷以東約八公里,兩地之間為努特卡海峽所隔。
離開努特卡海峽后,庫克等繼續(xù)向北上溯至白令海峽,沿途一邊探索和一邊繪制海岸地圖,并在阿拉斯加紀錄了后人所知的庫克灣。在僅僅一次的航海旅程中,庫克便為北美洲西北岸絕大部份海岸線繪制航海圖,成為第一位為這個地區(qū)繪制地圖的航海家。從此以后,世界地圖首度確定了阿拉斯加的延伸部份,至于俄羅斯以東和上加利福尼亞西班牙聚落以北之間一大片空白的太平洋海岸線,也因為庫克的考察成果而得以填補和連接起來。
庫克的船隊在1778年8月8日駛過威爾士親王角進入白令海峽,數(shù)日后于8月14日駛入北極圈。不過,做出幾次嘗試的庫克始終無法繼續(xù)北往,在8月18日,決心號和發(fā)現(xiàn)號駛至北緯70度44分的海域,這是庫克在整個旅程中所到過最北的地方,但也是在這個時候,受到冰山和冰封的海面阻隔,庫克唯有決定向南折返。這時的庫克開始感到泄氣,并且還患上了胃病,他對船員的態(tài)度也變得惡劣,強迫他們食用當時歐洲人認為不能吃的海象肉。
遇害身亡
庫克在回程時途經(jīng)位于白令海與北太平洋之間阿留申群島,期間曾在一些俄羅斯商旅的貿(mào)易基地稍作停頓,惡劣的天氣和無果的航行使得整個船隊氣氛越來越差,他們急需停留補給,可就是這次停留為庫克的航海生涯畫上了句點。
1778年12月,決心號和發(fā)現(xiàn)號駛返夏威夷群島過冬。庫克到訪的時候,當?shù)厝饲∏烧趹c?!艾斂ㄏ;?jié)”,該節(jié)日是一個祭祀波利尼西亞神明龍諾和慶祝收成的節(jié)日。更為蹊蹺的是,決心號的桅桿、帆和索具的形態(tài)與部份用于節(jié)日祭祀的手工藝品相似;再加上庫克一行登岸前,曾經(jīng)順時針環(huán)繞夏威夷島一圈,而碰巧祭祀龍諾的隊伍也是在島上順時針環(huán)島巡游一圈。一連串的巧合使身為決心號艦長的庫克被部份島民誤認為是“龍諾下凡”,一時間對他和部份隨員頂禮膜拜,奉若神明。當?shù)夭孔彘L老還向庫克贈與頭盔和斗篷,以突顯其在島民眼中的崇高地位。不料,正是這一巧合,導致了庫克的身亡。
庫克與他的船員在夏威夷島逗留了大約一個月的時間后,在1779年2月4日重新出發(fā),再一次向北尋找西北航道。然而,就在出發(fā)后不久,由于決心號的前桅損毀,庫克被迫帶領船隊折返,并在2月11日返回凱阿拉凱夸灣修理。庫克的回歸不單出乎夏威夷島民的意料之外,也不為他們所歡迎,原因是祭祀龍諾的“瑪卡?;?jié)”已經(jīng)完結,他們突如其來的回歸使島民大感驚訝和錯愕,使他們覺得受到了欺騙,對庫克的虔誠信奉轉化成為憤怒。于是,他們不單拒絕提供補給食物,也禁止他們砍伐木材,甚至還隨手搶走他們的物品,種種爭執(zhí)與矛盾使雙方關系變得緊張。2月13日晚,發(fā)現(xiàn)號的小艇被當?shù)貚u民偷走。庫克起初仍不以為意,認為這種偷竊行為在塔希提等小島屢見不鮮,于是計劃翌日到島上捉走部族首領或其他島民作為人質(zhì),以求島民交還小艇。第二天,船員與島民發(fā)生爭執(zhí),庫克在混亂中身亡。
庫克死后,決心號艦長一職改由發(fā)現(xiàn)號艦長查爾斯·克拉克出任,2月22日,決心號和發(fā)現(xiàn)號再一次前往白令海峽,試圖繼續(xù)履行庫克尋找西北航道的任務。可是幾個月后,克拉克也因結核病病逝。此后,決心號和發(fā)現(xiàn)號放棄探索西北航道的計劃,并決定啟程返國。兩艦由阿瓦查灣出發(fā),一路沿日本、中國臺灣、中國珠海擔桿島和中國澳門南下至南中國海,然后由巽他海峽穿過印度洋,再經(jīng)好望角駛入大西洋,經(jīng)過長時間的航行,最終在1780年10月7日返抵英國倫敦,正式為前后超過四年的航程劃上句號。
庫克與克拉克的死訊早在決心號和發(fā)現(xiàn)號返國前已傳至英國,因此兩艦返國的消息未引起很大震撼,而庫克生前撰寫的關于第三次航海的周記,則由旁人加以整理和發(fā)表。
庫克死后被追贈殊榮,勛章上刻著“世上沒有他不敢做的事?!北M管庫克沒能帶領他的船隊第三次回到英國,但他率領船隊進行的三次航行已是人類航海史上非凡的成就。雖然他未能找到傳說中“未知的南方大陸”和西北航道,不過在他的帶領下,歐洲人得以首次踏足諸如澳洲東岸和夏威夷群島等西方人此前未曾登陸過的地域,由他命名的地方更是遍布太平洋各地。2002年,在英國廣播公司舉辦的英國百大偉人選舉中,庫克船長名列第十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