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雯
自1985年首屆港京拉力賽舉辦至今,中國賽車已在“江湖”闖蕩了32年,期間陸續(xù)舉辦了各類賽事,上到F1,下至地區(qū)性賽事乃至民間自發(fā)活動,賽道便是中國賽車的最好見證者,今兒就為大家盤點國內(nèi)的各色賽道。
時常瀏覽各種賽車網(wǎng)站、翻閱雜志,發(fā)現(xiàn)盤點類的專題實在少之又少。之前被同事打趣:“你知道中國現(xiàn)在有多少條賽道嗎?”竟一時卡殼答不上來,慚愧!故特地給自己寫了篇“命題作文”,深挖國內(nèi)的賽道。
說到這里要感謝有“活百科”之名的大腳小煒同學(xué),他總是能對《中賽》專題的制作時間倒背如流,托他的福,我們翻出了第108期(2007年)“全球賽道”的內(nèi)容,感恩前輩的精心制作,也對這次題目有了思路。
以國際汽聯(lián)(FIA)的賽道分級標準,國內(nèi)共有15條賽道,分別是上海國際賽車場、珠海國際賽車場、廣東國際賽車場、上海天馬賽車場、北京金港賽車場、北京奧林匹克公園街道賽道(FE)、香港中I不海濱街道賽道(FE)、澳門東望洋賽道,還有貴州駿馳、鹽城、成都、寧波銘泰、鄂爾多斯、浙江以及南京萬馳賽車場。若加上正在(或準備)興建的湖南國際賽車場與武漢國際賽車場,未來我國將有17條大小賽道。這里需要點明一下,這17條賽道是用于場地賽車,若加上拉力、越野、摩托、卡丁賽道,則遠不止這個數(shù)。在這十多條賽道中,最負盛名的就是上海國際賽車場,“上”字型的賽道,從F1、WEC、WTCC等國際頂級賽事,到CTCC、ChinaGT、PCCA,再如法拉利賽道嘉年華、超跑嘉年華,乃至包場秘密試車(說的就是土豪菜鳥F1車手Lance Stroll 2月秘密在上賽測試威廉姆斯舊款賽車),上賽可謂“承包”了各色賽事。
作為華南地區(qū)的媒體,自然要提到家門口的賽道——珠海國際賽車場,這里一手打造了紅遍華南的泛珠三角賽車節(jié),集合了方程式、房車、飄移、摩托等多種賽事,讓車迷大飽眼福。今年珠海賽車場將迎來大升級,甚至有傳未來某汽車主題公園也將落地珠海,讓人十分期待。
遠在北京的金港國際賽車場也不甘示弱。這條曾承辦了FIAGT1、WTCC等賽事的賽道自去年起便摩拳擦掌:先是承辦了“國字號”China GT;今年還舉辦了全新賽事米其林競馳GPGP金港大獎賽,為社會汽車俱樂部及汽車愛好者創(chuàng)造了接地氣的平臺。2017米其林GPGP共分為七大類,共計19個組別,囊括了摩托車、轎車、跑車、房車、GT賽車、飄移及鋼炮組,首場比賽已于4月初舉行,第二場即將在6月17日上演,值得期待。
而像貴州駿馳、鹽城、浙江、南京萬馳、寧波銘泰這些較新的賽道曾舉辦過CTCC、CFGP等賽事,在國內(nèi)賽事種類越來越豐富的情況下,這些賽道未來非常有潛力。
下面精選幾條賽道進行解讀,最后奉上所有的賽道圖,還望讀者笑納。
上賽自然是打頭陣,賽道由Tilke公司設(shè)計,于2004年建成并舉辦了首屆F1大獎賽。至今已承辦了MotoGP、WEC、WTCC、A1GP等國際賽事,這里承載了中國車迷最多的記憶:2004年9月26日,首屆Fl中國大獎賽于上海國際賽車場上演,冠軍由巴里切羅奪得;2005年上演F1收官戰(zhàn),那時還在雷諾車隊的阿隆索在此拿下了收官戰(zhàn)冠軍。當然還有2006年“車王”舒馬赫的奪冠,到后來萊科寧、漢密爾頓、維特爾、巴頓、羅斯伯格斬獲冠軍,每位都是世界冠軍級別的車手。
作為承包了國內(nèi)各種賽事的上賽,一年到頭的賽程都是滿滿的:從3月陸續(xù)開始季前測試、4月F1、5-10月是CTCC、ChinaGT等國內(nèi)賽事加上各類賽道嘉年華、兒月則是WEC,還沒算上私人訂場測試。
每年我都要飛上海10多趟,而十有八九都是在上賽度過的,它儼然成了我第二個“家”。
珠海國際賽車場(ZIC)是國內(nèi)第一座符合FIA一級方程式標準的賽道,建成于1996年11月。ZIC是我國首條舉辦了國際賽事的賽道,1996年便舉辦了BPR 環(huán)球GT錦標賽。1999年舉辦了FIA GT賽事。同年,ZIC被列為F1賽程的候選之一,它差點成為F1中國大獎賽處子秀之地,然而由于某些原因(供電、醫(yī)療等硬件設(shè)施不足以支持11支車隊的需求),ZIC就這么與F1擦肩而過。
不過不打緊,ZIC現(xiàn)在已成為華南地區(qū)最“熱火朝天”的賽道之一,其原因在于親民賽事泛珠三角賽車節(jié)的舉辦,集合了方程式、房車、飄移、摩托多種賽事,讓華南乃至港澳地區(qū)的車手都參與其中,車迷也看得過癮。今年ZIC迎來重大升級,除了賽道本身,將結(jié)合商業(yè)、旅游板塊。加上之前盛傳某汽車主題公園將落地珠海,未來ZIC不可限量。
專家點評:
這是國內(nèi)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永久性封閉賽道,其建造標準即便放在現(xiàn)在也是較高水準。賽道stop&go的特性對賽車的剎車及動力有非常高的要求。總體而言,ZIC孕育了很多中國當代成熟的職業(yè)賽車手,可以說是中國場地賽的搖籃。
廣東國際賽車場(GIC)于2009年12月落成,是一條符合F3/A1GP/WTCC舉辦標準的賽道。2010年,世界房車錦標賽(WTCC)曾有意將下一年的中國站定在GIC辦,消息一出又是轟動一時。然而華南地區(qū)的賽道似乎總與F1/WTCC這類國際賽事沒有緣分,翌年的WTCC中國站最終落到了天馬賽車場舉辦。
一直以來GIC舉辦過CTCC/HTCC等賽事,不過近年最出彩的非耐力賽莫屬。從最早的CEC耐力賽,到今年“升級”為SEC超級耐力錦標賽,比賽時間更是從最初的“3-4-5-6”小時耐力賽變?yōu)榻衲甑谝粓鼍褪?小時耐力賽,年底更會有12小時耐力賽,非常刺激。
專家點評:
GIC是廣東第二條正規(guī)的永久賽車場,其建造標準符合三級方程式的參賽標準。GIC賽道有起伏,彎角不復(fù)雜,不過前后有兩條大直路,對賽車的底盤及發(fā)動機動力的綜合要求高。GIC和天馬賽車場相似,由于參賽成本較低,每年有很多民間賽事在此舉行,總的來說,這是一條親民、非常適合試車的賽道。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可以追溯到1954年,那會還是“街邊飛車”的年代,直到1967年有了正式的街道賽道,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東望洋賽道。每年兒月,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都會如期上演。2014年,也就是澳門大賽車60周年之際,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破天荒”將賽期拉長至兩周,除了澳門F3、澳門格蘭披治摩托車、澳門GT“三大招牌”外,更是吸引了FIA世界汽車錦標賽、尚酷R杯、路車挑戰(zhàn)賽、蓮花杯、奧迪R8 LMS杯、青年冠軍方程式、蘭博基尼Super Trofeo、亞洲保時捷卡雷拉杯等比賽,讓澳門足足熱鬧了兩周。可以說澳門東望洋賽道不僅承載了港澳地區(qū)的賽車記憶,近年也成為全國車迷非常向往的地方。今年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將于11月16-19日舉行,約嗎?
專家點評:
澳門東望洋街道賽被譽為“東方摩納哥”,這條街道賽道與摩納哥確有幾分相似,但是它更難。我曾有幸跑過澳門大賽車,山下的大直道與彎道考驗賽車調(diào)校的直彎平衡,是一條極具挑戰(zhàn)性的賽道。很多中國車手,每年省吃儉用就為了跑一趟澳門,一年一度的澳門大賽車,誰都不想錯過。
這兩條新興的街道賽道均為FIA電動方程式(FE)服務(wù)。北京奧林匹克賽道于2014年9月正式啟用,這是電動方程式首次登陸中國,那會可讓老百姓大開眼界:街道上聲響極小、速度超快的電動方程式賽車就這么“唰唰唰”過去,與過去在上??吹降腇1賽車是那么不同。2016年10月,F(xiàn)E選擇香港中環(huán)海濱街道作為第三賽季的揭幕戰(zhàn),賽道途經(jīng)中環(huán)IFC中心地帶,若乘坐海濱摩天輪還可以看到賽道全景。過去曾有人說香港太難孕育賽車,皆因沒有賽道。我想,從街道賽道開始,從FE開始,相信未來香港也會有屬于自己的賽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