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小時候學習成績不錯,但是體質很弱。
有一次舉辦運動會,體育老師問我:你怎么沒報項目?我把心底的擔憂倒了出來:我常常感冒,體質不好;我學習成績已經(jīng)很好了,體育方面可能就不太出色;百米跑我也試過,并不擅長,所以,我不適合田徑項目。
體育老師的話,刷新了我小時候的“常識”:你錯了。人都會感冒,適時地感冒一次,恰恰證明你的免疫系統(tǒng)是敏感且正常運轉的,反倒有可能說明你體質好;學習成績好只能說明你在這方面做得不錯,運動是另一方面,誰也沒規(guī)定它是壞孩子的專利;百米跑是可以練的,任何人剛剛嘗試時成績可能都不理想,更何況,除了短跑還有長跑項目,你也許在耐力方面更加出色。所以,來試試吧。
當我聽到這些“科學論斷”時,瞬間覺得心里有底了。我猛然發(fā)現(xiàn):原來那些被我看得比山還重的束縛,僅僅是因為,過去的我,知道的少。
我最終報名參加了長跑比賽,拿了第三名。
2
高二時,學校進行文理分科。從小到大,我的數(shù)學成績永遠沒有語文成績考得高,師長們多年來不停地提醒:你數(shù)學方面急需提高?。∧闫评?!
我漸漸也在心底承認了這個現(xiàn)實:我腦子不靈,只適合做一些讀讀寫寫的事情,數(shù)學不適合我。于是我報了文科班,且對數(shù)學這一科,怕得要死。
分科之后,教我們數(shù)學的,是在當?shù)孛暫蘸盏奶┒芳壚蠋?,姓周?/p>
我現(xiàn)在還記得,第一堂課時,他在講臺上講,我在座位上絕望地走神。
下課后,他問我:你成績那么好,為什么不把數(shù)學也兼顧一下呢?
我說:老師,我從小就不擅長數(shù)學。
他的一番話又刷新了我讀高中時的“常識”:你錯了。咱們現(xiàn)在學的內容,跟以前的知識并沒太大聯(lián)系,從前學得不好,不能說現(xiàn)在也學不好;另外,你剛剛的表達不準確,什么叫“不擅長數(shù)學”?數(shù)學分為代數(shù)、幾何,以及好多個部分,牽涉的能力有空間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等,充其量只能說,你不擅長其中的某一小部分。我看你的邏輯能力就很強,你甚至有可能擅長數(shù)學中的另一些部分。
聽完我高興極了,感覺整個人都解放了:原來,“科學表明”,我在數(shù)學領域不但不是廢物,而且非?!坝袘颉?。
那學期的考試,數(shù)學滿分值150分,我拿了142分。
3
類似的事情,還有太多太多。當這些事匯集到一塊兒的時候,我首先想到的是:要是沒有那么多的“老師”幫我顛覆“常識”,要是沒看到過那些“最新研究成果”,很多事情,我可能永遠都不會做,很多領域,我這輩子,可能碰都不會碰。
但是,我又想到了一些事,它們更加值得思考:
我們無論是對自己的判斷,還是對事物的認知,都習慣性地去別人那里找根據(jù)。而我們如此信賴的外界參考,其實是靠不住的。
人很多的恐懼與心理障礙,都是自己給自己的,亦或是早年間被別人在腦海里圍起來的籬笆。
一方面,你經(jīng)歷得越多,知道得越多,就有可能發(fā)現(xiàn):很多自己以前覺得是問題的地方,其實都不是問題。
而另一方面,可能這世界上從來就不存在什么籬笆,在終極結論浮出水面之前,腳下的阻攔僅僅是一排嬌弱的花。
(李金鋒摘自韓大爺?shù)碾s貨鋪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