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高洋
摘要: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我國步入了信息時代,信息的大量涌入一方面方便了當代大學生的生活,又一方面由于信息質量的良莠不齊也給當代大學生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和挑戰(zhàn)。這就要求大學生具備一定的信息辨別能力,在新的時代不隨波逐流,努力提高自身道德素養(yǎng),成為德才兼?zhèn)涞男滦腿瞬拧?/p>
關鍵詞:大學生;德育;創(chuàng)新
前言:
對大學生德育教育教育進行創(chuàng)新可以促使我國大學生德育教育工作更上一層樓,可以促使我國大學生德育教育工作煥發(fā)出新的活力,更好的迎接這嶄新的時代所帶來的挑戰(zhàn)。
1.德育教育創(chuàng)新的必要性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源泉,是一個民族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fā)展,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對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國廣大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在學生教育上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力爭把學生培養(yǎng)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和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合格接班人。
教育學生就去蓋樓房一般,如果地基打的不夠牢固,裝修的再豪華,也終究會經不起風雨,有轟然倒塌的那一天。由此可見,打好學生人生的地基有多么重要。那么到底該如何打好學生的人生地基呢?我個人認為學生的人生應用道德做地基,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不能僅僅停留在要求學生考高分層面,還要注重學生道德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做到一手抓學生的學習成績,一手抓學生學生的道德教育,力爭讓每個學生都能成為德才兼?zhèn)渲恕?/p>
除此之外,隨著我國科技的發(fā)展,電子產品和網絡游戲的大量涌現(xiàn),學生面對著巨大的誘惑和考驗,如果沒有注重學生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學生在當前社會如此多的誘惑面前很有可能失去抵抗力,深深陷入泥淖中不能自拔,何談為祖國建設出一份力,成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合格接班人。由此可見,道德教育有多么重要。
目前我國教育的現(xiàn)狀是很多家長都忙于工作,希望給孩子創(chuàng)造更多的物質條件,更好的生活,平常很少有時間陪著孩子,就別提教育了,長此以往學生將很難懂得感恩,并不會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不易,還會造成學生精神空虛,進而釀出更多的禍患。
2.如何實現(xiàn)大學生德育教育創(chuàng)新
2.1創(chuàng)新德育教育理念
理念作為行動的行動的先導,對于行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因此要搞好對學生的道德教育,首先要對德育教育理念進行創(chuàng)新。為此,要樹立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多樣的人才觀以及開放型的德育理念。
樹立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是說,教師和家長要對學生進行全面考量,不能單一的盯著學生的分數(shù),還要關注學生的心靈是否健康,行為是否符合學生行為規(guī)范,是否具備一定的道德素養(yǎng)。德育為先落實下去是要先要教會學生做人,使學生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在有一定道德的基礎上在教會學生做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等等。
接下來,在說說如何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是說要培養(yǎng)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培養(yǎng)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放手讓學生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那么什么是多樣的人才觀呢?當代大學生學習能力強,接收新生事物比較容易,對待當代大學生應樹立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在對學生進行道德素質培養(yǎng)的過程中,也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需要,量身打造符合其發(fā)展的培養(yǎng)計劃,也就是對學生進行因勢利導,因材施教。
最后,再說說什么是開放型的德育理念。要讓學生在相對開放的環(huán)境中接受道德培養(yǎng),要培養(yǎng)學生具備從容面對社會上出現(xiàn)的各種挑戰(zhàn)的能力,而不是讓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2.2創(chuàng)新德育教育內容
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要從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開始。如果德育教育的內容可以隨著時代的前進以恰當?shù)男问饺谌氪髮W生的日常生活,久而久之,習慣才能成為自然。美德的養(yǎng)成根本取決于其內容是否符合時代進步和社會發(fā)展所需求、個人成長和人才競爭所必備,尤其是要符合受教育者的實際狀況。
那么什么是當今知識經濟時代所需要的道德品質?《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提出了“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十個公民道德規(guī)范,賦予了傳統(tǒng)道德以新的符合時代要求的內容。因而,在高校德育教育過程中要突出公民道德基本規(guī)范的教育,同時引導和幫助大學生學會關心、學會相處、學會學習、學會生活、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以及關注可持續(xù)發(fā)展等等,以促進道德規(guī)范內化為大學生的道德良心,由“他律”逐漸轉變?yōu)椤白月伞?,使他們在走上社會之前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2.3創(chuàng)新德育教育形式
學生作為德育教育的主體,應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德育教育的積極性。為此,要改變以往的德育教育教學模式,由教師講解轉變?yōu)榻處熞龑W生自主學習,除此之外對大學生的德育教育還應充分吸收心理學、管理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采用信息論,對策論、協(xié)同論等科學方法論,形成現(xiàn)代化的德育教育體系,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不應當僅僅停留在課堂上,更應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中來,教師應當加強和學生的溝通和交流,便于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幫助學生解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等等。
2.4創(chuàng)新德育教育體制
搞好學校德育教育并非某一位老師的事情,而是需要學校各個部門通力合作,共同努力。這就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體制,保證德育教育工作能夠順利開展起來。德育教育體制的建設要從學校的實際出發(fā),從學校的長遠發(fā)展出發(fā),建設的德育教育體制要便于執(zhí)行,能夠有效發(fā)揮作用。德育教育體制的有效運行離不開學校廣大教職工和各部門的努力,因此要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各個部門通力合作,相互協(xié)調、監(jiān)督,保證德育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結語:
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工程,搞好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要依靠廣大教育工作者長期耕耘、努力的結果。創(chuàng)新可以使得高校德育教育的開展煥發(fā)活力,因此,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離不開創(chuàng)新。祝愿我國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在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下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楊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提高德育教育效果——寧夏農校開展校園文化建設 提升德育成效的實踐總結[J].生物技術世界.2014(11)
[2]檀傳寶.提升教師德性 配享教育幸福[J].中小學德育,2013(01)
[3]韓保清.完善大學生“德育答辯”的探索[J].中國高等教育,2012(Z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