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疆
摘要:《紅樓夢》是我國的經(jīng)典著作,在這部被稱為“百科全書”的名著中,不僅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習俗的博大精深,在語言藝術(shù)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詣,與此同時,不同的語言文化對翻譯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難題。本文對《紅樓夢》俄譯本中的俗語翻譯進行分析研究,探討其譯本中俗語翻譯常用的翻譯方法。
關(guān)鍵詞:《紅樓夢》;俗語;翻譯方法
俗語是漢語語匯里為群眾所創(chuàng)造,并在群眾口語中流傳,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的語言單位,是通俗并廣泛流傳的定型的語句。俗語的特點是簡練且形象化。大多由廣大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出來,反映了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和愿望。使用俗語使人們的交流更方便且有趣味,有特色。俗語,即民間流傳的通俗語句,包括俚語、諺語及口頭常用的成語?!都t樓夢》是我國具有豐富民族文化內(nèi)涵的經(jīng)典之作,語言藝術(shù)大放異彩,語言描寫形象生動,具有鮮明的特色,包含其中俗語的應(yīng)用。本文通過對其俄譯本的俗語翻譯進行分析,總結(jié)其中常用的翻譯方法,包括直譯法、意譯法、直譯加注、換譯法。
一、直譯法
《紅樓夢》俄譯本在對原作中的俗語翻譯時大多使用了直譯法。此處的直譯法是指原文中俗語所表達的涵義比較容易理解,形象對應(yīng)上沒有明顯的空缺或意義的相悖時,采用直譯的方法體現(xiàn)原語的形象及語言表達。而此時譯文讀者可以通過字面翻譯就能正確理解原文的含義。
(一)賈母笑道:“這正是‘巧媳婦兒做不出沒米的粥來。”(第七十五回)
— И в самом деле! — воскликнула матушка Цзя.— Даже самая искусная хозяйка не приготовит кашу,если у нее нет риса!
這句話中原語與譯語文化對應(yīng)相通,通過直譯的字面意思,譯語讀者便能清楚地理解所表達的含義,即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條件時,很難做成。
(二)襲人笑道:可是你‘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第七十七回)
— Ты слишком тот человек,который “чиновникам позволяет разжигать целые костры,а простому человеку запрещает зажечь даже лампу”!...
這句話的意思是“只許自己任意而為,不許他人有正當?shù)臋?quán)利”。這層含義通過原文的直接表達是可以被理解明白的,因此譯文依舊采用直譯的翻譯方法。
在不影響原文語義轉(zhuǎn)達及譯文讀者理解范圍內(nèi),直譯法保留了原語的語言習慣及表達特色。
二、意譯法
俗語具有鮮明的文化及語言特點,有些形象或表達在譯語文化中并不能找到對應(yīng),因此,在翻譯時,側(cè)重的是對原文內(nèi)容含義的表達,以便譯語讀者理解。
賈璉道:“是了,知道了,‘大蘿卜還用屎澆?”(第一百零一回)
— Без тебя понимаю! — буркнул Цзя Лянь.— Не учи!
原語的意思是“高明的人還用得著笨拙的人來教導?!”。在譯文中將“大蘿卜還用屎澆”意譯為“沒有你我也能明白,不用你教!”從語義表達角度看,準確表達了原語含義,從語言文雅與美觀角度看也較為合理。
三、直譯加注
俗語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如在有些俗語中,蘊含歷史典故、特殊人名等,如果只是采用直譯法,譯語讀者并不能領(lǐng)會原語所要表達的含義,因此便于更好理解,譯者可以采用直譯加注的方法。
(一)“沒良心的!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保ǖ诙寤兀?/p>
— Бессовестный вы! Вы похожи на “собаку,которая,кусая Люй Дун-биня,не понимала,что делает!”
這句在直譯后,于下文加注Люй Дун-бинь — один из восьми бессмертных у даосов。呂洞賓的典故在中國文化中老少皆知,但對于譯語讀者來說“呂洞賓”在俄羅斯文化是一個文化缺項,加注便于理解原文的內(nèi)容,否則讀者不知其所以然。
(二)俗話說,‘當著矮人,別說短話。(第四十六回)
— Недаром пословица гласит:“Не говори карлику,что он мал ростом”.
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要當人面揭人短處”。譯文直譯“當著矮人,別說短話”,隨后在下文加注Сооветствует русскому выражению:“В доме повешенного не говорят о веревке”.回譯為“俄羅斯相應(yīng)的諺語是‘在吊死過人的家里別提麻繩。加此注,生動形象地傳達原語含義,便于理解。其實這句不僅使用了直譯加注的方法,也有換譯法,下文將提到。
四、換譯法
對于賦予名族特色的俗語翻譯而言,換譯法也是一種較為可行的翻譯方法。換譯法指由于文化語言的不同,在翻譯時,換用了本土文化的語言來表達。這種翻譯方法的使用,可能隱藏或是說舍棄了原語語言文化中的表達特色,但便于譯文讀者更深刻的理解原文所要表達的含義。
(一)王夫人自是喜悅,因說道:“‘賣油的娘子水梳頭……”(第七十七回)
— Госпожа Ван,разумеется,была очень рада такому известию и только воскликнула:— “Сапожник всегда ходит без сапог!”
這句話的本意是形容勞動者得不到應(yīng)有的報酬。也是一種自嘲的說法,指自己顧不上自己。俄譯時,譯者找到對應(yīng)的俄文俗語“修鞋工總是赤腳走路”,采用換譯的翻譯方法,立足于譯語的本土語言文化,便于譯語讀
者理解。
(二)俗語說:‘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第四十九回)
— Недаром пословица гласит:“Терпение и труд все перетрут”
換譯法用對應(yīng)的譯語語言表達,生動傳達原語的
含義。
綜上所述,本文選取譯文中的一些有特色的俗語翻譯進行分析,總結(jié)出主要使用的翻譯方法:直譯、意譯、直譯加注、換譯。翻譯方法并無優(yōu)劣之分,若能盡量在保留原語語言文化特色的同時,又能準確表達原文含義,有利于譯文讀者更好地理解與接受,便是合理的翻譯方法。因此,采用何種翻譯方法,還需結(jié)合具體語境,綜合考
慮分析。
參考文獻:
[1]曹雪芹,高鶚.紅樓夢[M].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16.
[2]Цао Сюэцинь Сон в красном тереме[M].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Наука,2014.Т.1-1056с.
[3]Цао Сюэцинь Сон в красном тереме[M].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Наука,2014.Т.2-1031с.
[4]林興任.<紅樓夢>俗語概說與匯釋[M].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教育出版社,198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