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麗紅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賀蘭縣幼兒園)
摘 要:現(xiàn)代的家庭中,家長往往過分溺愛孩子,尤其是年齡很小的孩子,本該由孩子做的事情,家長總是大包大攬,把所有的事情都給孩子做好,不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家長還容易陷入一個誤區(qū),就是過早地給孩子灌輸知識,認為這就是早教。還有的家長不注意言談舉止,給孩子樹立了不好的榜樣。
關(guān)鍵詞:早教內(nèi)容;奶話危害;信息傳遞
家長過分溺愛孩子,導(dǎo)致孩子到了社會不適應(yīng)。家長不能包辦孩子的一切,有些事情還得讓孩子自己去做。只要媽媽懂得愛,懂得怎樣去愛,孩子就會形成自我反省、自我克制的品性,就會有良好的是非道德觀。家庭是最好的“早教中心”,所有方法來自良好的感知能力,大人的性格有偏差很難彌補,而孩子是一張白紙,所有美好的,你認為你所缺少的,都可以通過科學(xué)恰當(dāng)?shù)姆绞剑押⒆优囵B(yǎng)出來。
一、家長錯把知識灌輸當(dāng)早教,內(nèi)容選擇欠妥
三歲對于孩子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研究表明,三歲之前是孩子心理發(fā)育最重要的時期。在三歲以前,最重要的不是讓孩子學(xué)到多少知識,而是要培養(yǎng)他們的心理健康。很多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qū)λ麄兲貏e溺愛,生怕他們受到一點點傷害。幫助孩子做一切事情,一味地滿足孩子的物質(zhì)需求,而不關(guān)心孩子的心理感受。家長沒有想到,正是這樣重物質(zhì)、輕內(nèi)心的教育方式,造成孩子的不獨立,甚至產(chǎn)生一些心理問題。家長必須抓住三歲之前這一重要的時期,教育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性格、習(xí)慣等。同時,家長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習(xí)慣,不能采用說教的方式,而要以身作則。例如,很多孩子見到陌生的客人時,都會因為畏懼等原因而不說話。這時家長常常就很著急,會用命令的口吻對孩子說:“叫人啊?!薄澳阍趺床徽f話啊?!薄罢娌欢Y貌?!钡鹊?。殊不知,這樣的話反而給孩子增加了更多的壓力,讓他們更加不愿意甚至反感與人打招呼。其實,家長只要能禮貌地與客人打招呼,就是給孩子起一個示范的作用。孩子會模仿大人的行為,潛移默化之間就能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習(xí)慣。
再如,許多孩子在一歲半的時候就開始練習(xí)自己穿鞋了,但孩子剛開始的時候往往會將左右腳穿錯。這時,許多家長都會大聲地喊:“不對不對,穿反了?!钡珜τ谛『⒆觼碚f,他們還分不清對錯。家長大聲地呵止會嚇到他們,給他們心理帶來巨大的壓力。他們不明白家長為什么這么著急,這么兇巴巴。其實,家長在這個時候,只要和顏悅色地將正確的穿法告訴他們就可以,而不要指出他們的錯誤。
二、父母語言使用不當(dāng),直接影響孩子的發(fā)音準確度
我們在生活中都會聽到一些奶話,例如“腳腳”“鞋鞋”“吃飯飯”,甚至自編些別人聽不懂的嗲語。家長必須注意,從孩子誕生起,與他們說話的時候必須說普通話。說話要清晰,發(fā)音要標準,語速要適中。切記不要說奶話,否則就會影響孩子的語言發(fā)展。例如一些孩子都已經(jīng)四五歲了,說話仍然不利索。還有些孩子兩歲多的時候依然不能清晰地區(qū)分“你”“我”“他”。如果想讓孩子盡早地掌握人稱代詞,家長就必須注意自己的語言,抓住與孩子交流的一切機會多使用人稱代詞。例如不要說“爸爸給寶寶拿酸奶”,而要說“我給你拿酸奶”。另外,當(dāng)孩子因使用了錯誤的人稱代詞鬧了笑話的時候,家長切忌哈哈大笑,而要及時糾正。
三、家長的不當(dāng)言行會給孩子傳遞負面、消極的信息
我們都知道,語言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必須注意語言的暗示能力。首先,不能當(dāng)著孩子的面說他做得不好。很多家長都喜歡在外人面前說自己的孩子,如“他就是這么頑皮”“他就是不愛吃飯”“他就是個搗蛋鬼”等,家長不覺得這有什么,甚至有的時候只是自謙的一種說法。但孩子聽了這樣的話,就會得到一種心理暗示,認為自己就是那樣的人。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你認為孩子是什么樣的人,他就會變成什么樣的人”。因此,家長要注意多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例如“你真是個勇敢的孩子”“你可以自己把衣服穿好”“你今天吃飯真棒”等,這些積極的語言暗示會給孩子帶來信心,會讓他們變得越來越好。
家長一定要記得,不要用威脅的話語嚇唬孩子。這種語言的暴力,久而久之就會使孩子有樣學(xué)樣,形成暴躁、易怒、刻薄的性格。家長正確的做法是給孩子溫暖的感覺,用愛感化他們,用親情鼓勵他們做你希望他們做的事,不要讓他們感到恐懼和壓力。
總之,0-3歲是孩子成長的重要階段,家長必須利用好這個特殊的時期,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和行為習(xí)慣,形成準確的發(fā)音,不要因為自己的不當(dāng)言語影響到孩子的成長。所有的孩子出生時都是一樣的,沒有好壞之分,關(guān)鍵是后天的引導(dǎo),這就給我們家長提出了較大的挑戰(zhàn)。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家長,我們應(yīng)該人人反思,良好的教育語言是平時教育的一種支持手段。改掉自己平時的口頭禪,改掉粗魯?shù)恼Z言,為幼兒做好榜樣,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另外,也要提醒家長平時和幼兒交流時,要注意用文明、禮貌的語言,這樣幼兒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引導(dǎo),更好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鄧瓊芳.讀懂孩子的心[M].北京工業(yè)大學(xué)出版社,2010.
[2]盧娜.蒙特梭利教育[M].中國人口出版社,2012.
編輯 任 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