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東
(北京市朝陽區(qū)愛迪外國語學校)
摘 要:從跨文化交際的角度去解讀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美育的重要性和主要任務,以及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努力挖掘并善于發(fā)現(xiàn)英語作為一門外語自身所體現(xiàn)的語言美。與此同時,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以身示范,充分展示教學的過程美,積極促進美育有效、順利地滲透到英語教學之中,幫助學生逐步提高跨文化背景下的語言使用技能和綜合人文素養(yǎng),開闊視野,形成跨文化意識,增強愛國主義精神,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關(guān)鍵詞:全球化;跨文化交際;美育;英語教學
引言
在當今蓬勃發(fā)展,勇于革新的教育學領(lǐng)域,“全球化”(global-ization)與“跨文化”(cross-cultural)都已成為耳熟能詳?shù)淖盅?。溝通的全球化,使地球成為一個諸多文化并存、互滲和互補的局面。實施美育,是迎接改革開放的措施之一,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必然要求。知識經(jīng)濟全球化進程日益加快,許多西方文明源源涌入,與外國友人的接觸也不斷增多,而在進行交流的過程中,由于思想意識、審美水平的差異以及文化習俗的不同,與他們的交往就必然會出現(xiàn)格格不入的情況。在這個大的背景下,促進小學英語教育日趨國際化、開放化、多元化的同時,不斷地加強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積極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觀,發(fā)展學生鑒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個人認為跨文化交際背景下小學英文教學過程中美育的主要任務包括: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在課堂中感受英語作為一門外語的語言美的能力;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鑒賞語言和文化美的能力;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認識世界多樣性的過程中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增進國際理解,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形成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和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人文素養(yǎng)。
本著對跨文化交際背景下美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的重要性和對其所提出的主要任務的理解和領(lǐng)悟,本人在英語課堂中,牢記小學英語教學的初衷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式思維模式,掌握并使用英語這門世界性的通用語言,培養(yǎng)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善于發(fā)現(xiàn)和欣賞英語的語言美的能力,提高審美和鑒賞能力。并且作為課堂的主導,主要通過以下方式將美育滲透在小學英語教學之中。
一、引導學生努力挖掘并且善于發(fā)現(xiàn)英語的語言美
1.韻律之美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展現(xiàn)英文繞口令(Tongue Twister)中的韻律美,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輕松復習鞏固之前學過的內(nèi)容的同時,快速掌握新的知識。如“Good cookies could be cooked by a good cook if a good cook could cook good cookies. 如果一位好廚師能夠做出好吃的餅干的話,那么好吃的餅干是能夠由這位廚師做出來的?!痹趯W生掌握了“cook”作為“廚師”的用法的基礎之上,通過此則英語繞口令中不斷重復的[?尬]的發(fā)音練習,將“cook”作為“烹飪”動詞的用法拓展成新的知識點,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式學習,小組內(nèi)部協(xié)作,進行猜詞義,查字典辨析,最終經(jīng)過組內(nèi)討論結(jié)合語境理解繞口令的正確意思。又如“Whether the weather be fine or whether the weather be not. Whether the weather be cold or whether the weather be hot. Well weather the weather whether we like it or not. 無論是晴天或是陰天。無論是冷或是暖,不管喜歡與否,我們都要經(jīng)受風霜雨露。”其中“weather” 和 “whether” 是同音異形異義詞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對這兩個不同單詞重復語音練習,提高學習興趣,而且充分理解和掌握weather一詞多用的功能,區(qū)分和辨別weather和whether的拼寫以及意義。
另外,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加入一些英文重復性話語(chant)激勵評價,在幫助學生增強信心的同時加強師生、生生互動的積極性,在相互鼓勵的同時,一起獲得進步。如“Hey,hey,wonderful!hey,hey,hey,wonderful!”“Good,good,very good!”邊贊美學生邊根據(jù)拍子打出韻律節(jié)奏;或者可以通過chant的應用,在優(yōu)美的高低音階、快慢節(jié)奏的變換的韻律聲中,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增加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的發(fā)音準確度和課堂反應速度。如“Clap,clap,clap your hands,clap your hands and read the book/follow me/sing the song(可替換其他英文指令)或“Stamp,stamp,stamp your feet,stamp your feet and read after me(可替換其他指令)”通過指令部分的變換,請學生快速做出相應的反應。
2.異國文化之美
千百年來,習語(idioms)作為從各種神話語言、日??谡Z和經(jīng)典著作中提煉出的語言精華,凝結(jié)了各個民族的智慧和經(jīng)驗。英語習語中充滿大量的習語,使得語言的表達手段更加豐富的同時,由于文化的差異性,往往使得學生只對習語的理解停留在字面意思上,無法很好地在實際生活當中準確地運用。所以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對英文習語的文化內(nèi)涵的正確解讀,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根據(jù)授課的話題內(nèi)容,本人會有選擇性地采用VOA美國之音的一分鐘視頻“English in a minute”,作為Warm-up,每一集只有一分鐘,用生動有趣的方式講述每一個英語成語的意義、來由,以及它在生活中是如何正確使用的。如習語“red flag”,看似簡單的一個習語,實際上是一個警告。在講授新課Flags之前,首先,我給出“red flag”這個習語,請學生兩人一組相互predict這個短語的意思:“Whats the meaning of the idiom?”并且discuss一下在什么情境下使用這個習語:“In what situation do we use it?”播放完視頻后請學生回答之前提出的兩個問題,幫助他們理解習語的深層意思和使用的語境,緊接著請學生運用對話中所提到的關(guān)鍵詞“sign a lease,apartment searching”和“major”用自己的語言復述視頻里的關(guān)于租房話題的對話。
Peter:Hey Anna,how is your apartment searching going?
Anna:Its going okay. I found a really great place in the fun neighborhood and its a great price.
Peter:Thats great. So whats the problem?
Anna:The apartment manager asked me to give him $300 in cash before signing a lease.
Peter:That sounds like a major red flag. I hope you didnt give him any money.
最后,請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對“red flag”的由來作介紹,并且造句。
學生通過理解和拓展更多地道的英語習語、短語,并對其進行深入分析,盡量避免跨文化交際過程中出現(xiàn)語言誤讀,做到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并且順利地運用在實際生活中。
詩歌(Poetry)也是各國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朗讀英文詩歌,感受它所特有的音韻的特點,即重音與非重音的節(jié)奏,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英語的聽說的基本特點,如
All night long and every night,(a)
When my mama puts out the light,(a)
I see the people marching by,(b)
As plain as day,before my eye. (b)
向?qū)W生簡單地介紹這種簡單的英文詩歌的押韻方法,即成對。前兩行詩押韻,后兩行詩押韻,形成了aabb的形式。
閱讀詩歌,了解詩歌的定義和基本特點以及結(jié)構(gòu),對詩歌的賞析,可以培養(yǎng)語感,進而影響文學欣賞和鑒賞水平。在講授新課Poetry的過程中,請學生朗讀:
The story Im going to write
by Jorge Xirau
There is a castle,
there are dragons,
there is a black knight
there is a queen
and there are lots of fights
in the story Im going to write.
請學生根據(jù)詩中出現(xiàn)的模型(如下),進行仿寫。
There is/are ...
there is/are ...
there is/are ...
there is/are ...
and there is/are ...
in the story Im going to write.
通過練習幫助學生初步領(lǐng)會和理解英文詩歌的含義、發(fā)展歷史和它所承載的文化意義。美學大師朱光潛認為:“研究詩歌是研究一般文學的最好的入門訓練。在詩歌里摸索得到門徑,再進一步研究其他種類文學,就不難迎刃而解了?!痹姼璧膶W習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文學趣味,提高文學欣賞水平。
二、以身示范充分展示教學的過程美
1.展示教態(tài)美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時刻在起到示范的作用,整潔大方的服裝加上富有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的肢體語言:親切的笑容、鼓勵的眼神、鼓勵的擊掌、從容得體的手勢等都向?qū)W生傳遞著無聲的肢體美的訊息。教師自身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者,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一定要過關(guān),授課時自身標準流利的語音和抑揚頓挫的語調(diào),向?qū)W生展示英文發(fā)音所散發(fā)著的無盡的旋律美;富有感情色彩的英文朗讀,使學生充分感受豐富多彩的詞匯和它們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情感。與此同時,教師在黑板上寫下一手漂亮的好字,對學生來說也是一種美的享受。通過向?qū)W生充分展示教態(tài)美,贏得學生的尊重,幽默風趣的語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喚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充分發(fā)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去創(chuàng)造美。
2.創(chuàng)設愉悅的學習氛圍
積極創(chuàng)設美好的教學環(huán)境,對幫助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感受美的能力有極大的幫助。干凈整潔的教室、來自學生創(chuàng)作的富有人文氣息的英文小海報、優(yōu)秀作業(yè)和相關(guān)英文話題組成的詞匯墻等一系列教師的布置,使學生置身于知識海洋,既溫馨舒適又富有知識性。與此同時,在課堂中,教師詼諧幽默的語言、生動有趣的授課方式,都給學生營造出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使他們可以集中精力相互交流思想,表達自我,快樂閱讀和在寫作中盡情抒發(fā)感想。
上述討論表明,由于全球化進程的日益加快,英語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起到的作用也更加顯著,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作為一名教師,美育是否能有效、順利地實施,要求我們教師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新意識,從自身做起,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具備良好的跨文化和美育的意識,創(chuàng)設出更多集趣味性和教育性為一體的美育情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自主地去探索大自然中的美、生活中的美、語言中所蘊含的美以及文化差異和教法中所展現(xiàn)的美,將英文教學過程中的美育教育如春雨潤物一般無聲地滲透在學生的心里,使他們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體驗美、賞析美、感悟美,進而創(chuàng)造出美。
參考文獻:
[1]陸國強.現(xiàn)代英語詞匯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1999.
[2]殷莉,韓曉玲.英漢習語與民俗文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3]Herbert Puchta,Gunter Gerngross,Peter Lewis-Jones. Cam-bridge Super Mind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3
[4]范秀華,朱朝暉.英美詩歌鑒賞入門[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7.
[5]何維湘,John Jamison,Peter H. Antoniou,等.跨文化交際技巧[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
編輯 白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