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欽億+王大慶
(1.重慶市巫山縣曲尺教育督導中心;2.重慶市巫山師范附屬小學)
摘 要:當前的教育已不再是粉筆加黑板的傳統(tǒng)模式,隨之而來的應該是教師的與時俱進,“終身學習”的理念現(xiàn)在應該真正付諸實施,不然教師就不能真正進入課堂。
關鍵詞:教師;標準化;技能培訓
一、做好標準化建設下的教師培訓,學校是主體
學校標準化建設的器材配備是到每個班、每個學科的,關鍵是要讓這些設備發(fā)揮效能,為教育教學好好服務,提高教育教學效率。無論是在功能室還是在教室,都需要每個執(zhí)教者合理使用。讓所有教師都去參加大面積的專題培訓是不現(xiàn)實的,所以只有學校發(fā)揮主體作用,實對實、面對面、點對點、個對個地組織培訓學習研究,邊教學邊培訓,利用現(xiàn)成的設備,讓教師都動起手自己操作實踐,在練習中學習,在操作中熟練,逐步形成教師的基本技能。每所學校都應成為教師培訓的主陣地,而不是觀望、等待上級配備專業(yè)人才或組織有力的培訓,把沒有用好設施設備的責任往上推,以沒有這方面的人才為客觀理由穿新鞋走老路,這是達不到均衡教育的目的的。所有學校都是實施教育教學的第一線,設施設備一直制約著農(nóng)村學校的發(fā)展,也禁錮著教師的才智發(fā)揮,學校只有抓住均衡教育實施的機會,努力喚醒教師的學習研究欲望,充分利用好設施設備,才能大力提高現(xiàn)有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提高教育質量,逐步縮小城鄉(xiāng)差距。
二、做好標準化建設下的教師培訓,校長是關鍵
校長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校長之所范、校長之所指就決定著學校將走向何處。在標準化的配備下,教師的培養(yǎng)與設備的利用關鍵就在校長了。首先,校長認識上要到位。一是器材配了絕不能閑置,一定要充分利用,要發(fā)揮效能,否則就是浪費;二是別拿“沒人會用”來說事兒,與時俱進,不懂就學;三是不等不靠,內挖潛力,發(fā)揮特長,相信教師,依靠教師,鼓勵教師。其次,校長要率先垂范。農(nóng)村學校校長一般都來自教師骨干,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都是比較好的,在帶動教師培訓學習上,校長自己要主動學習、研究、摸索,敢為人先,起帶頭作用,力爭成為各項設施設備使用的先行者;要與教師一道共同學習、討論、探索、練習,成為學習的楷模;最重要的一點是嚴格要求,切實管理,促使教師加強學習,加強設備利用,提高教育教學效率,同時加強引導,提高興趣,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各項兼專業(yè)人才。校長重視了,就不愁教師培訓不到位。
三、做好標準化建設下的教師培訓,制度是保障
行為要轉化為自覺和自發(fā)是需要過程的,這個過程就要依靠制度,只有通過制度的約束和導向才能使行為逐步形成習慣。所以學校要根據(jù)變化作出相應的制度變化,這些制度中最重要的是兩點:一是設施設備使用與管理的制度,如課堂使用現(xiàn)代教育手段的制度,功能室的使用與管理制度等,相應學科必須在相應的功能室上課,用上相應的器材,要“逼”著教師用,與教師的日常教學常規(guī)和考核掛上鉤,使教師有“壓”力,以用促學;二是教師培訓學習的制度,針對教師年齡、任教學科、特長等實際,將教師學習的方向、目標、檢測、獎勵等形成相應的制度,要讓教師把培訓學習看做是自己的事兒,是工作的一部分,使培訓學習與實際工作緊密聯(lián)系起來,這種培訓就是落地的、有效的。
四、做好標準化建設下的教師培訓,實效是基礎
標準化建設下的教師培訓指向明確,就是要物盡其用,發(fā)揮效益,培訓針對性很強,就是使用好現(xiàn)有的設施設備,那么培訓絕不能走過場,大部分的培訓得手把手地教,現(xiàn)場示范,現(xiàn)場操作,反復練習,形成技能,既是培訓,也是研究,如,科技與勞技配備的很多器材,所有教師都沒有見過,怎么辦?就得先讓骨干一起研究正確的使用方法,邊研究邊學邊用。基于“實效”性,學校一定要明確教師的特長,充分調動教師的學習興趣,實施“一對一”“一帶一”的方法,讓所有教師都行動起來。還可通過競賽、檢測、過關等方式讓教師將所學所練進行展示,讓培訓學習富有樂趣。
五、做好標準化建設下的教師培訓,分類做要求
面對這么多的新事物,要讓所有教師都會是不現(xiàn)實的,所以在培訓方法上主要采取分類法,一是針對教師的年齡(學習接受能力)進行分類要求,如使用多媒體,可分為三個類型作要求:50歲以上的“用得來”,能懂得多媒體的基本操作、文本的基本操作,能選擇合適的課件進行課堂運用等;50歲以下的不僅會用,還要“制得來”,要能進行基本的課件制作、文檔的編輯以及網(wǎng)絡下載等各種電腦常識;還有一類就是“修得來”,這一類就是學校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骨干,使其能夠處理解決設備使用中常出現(xiàn)的一些毛病,因為在使用中不可能隨時都讓專業(yè)維修人員到場,學校一定要培養(yǎng)出這樣的人來,無論原來有沒有相關專業(yè)的教師,總有一個教師是有興趣也有一定基礎的,讓其多學、多操作自然就會成為校內的“高手”了。二是針對教師特長和所任學科進行分類要求。如,配備了鋼琴就要求其學習鋼琴的基本彈奏,能在教學中用得上。同樣,在不同學科上都要做出相應的設備學習使用要求,不得以“不會用”為理由而讓設備擱置。
六、做好標準化建設下的教師培訓,需持之以恒
與時俱進,終身學習,這不是一句口號,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隨時都得學習,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模式肯定是要被淘汰的,學校對教師的培訓任重道遠,無可推卸地擔負起教師的繼續(xù)成長之責,所以教師培訓必須持之以恒,長期堅持方才見實效,在制度建設上、培訓組織上、考核檢測上、日常督促上,學校要有力度、有深度,努力形成學習之風,如果能演變?yōu)榻處煹淖杂X與習慣,提高教學效率、達到均衡教育的目標也就一定能實現(xiàn)。
編輯 鄭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