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北伐初期的國民革命軍第一軍

      2017-08-08 01:52:01李吉奎
      嶺南文史 2017年2期
      關鍵詞:國民革命軍蔣氏初稿

      李吉奎

      北伐初期的國民革命軍第一軍

      李吉奎

      國民革命軍北伐,從1926年7月1日在廣州發(fā)布動員令開始(事實上湖南戰(zhàn)事從5月初即已發(fā)動),至1928年6月8日國民革命軍進占北京,第二次北伐在軍事上告一段落。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在沈陽宣布東北易幟,至此,國民黨在形式上在全國范圍內(除外蒙古)完成了統(tǒng)一大業(yè)。

      國民革命軍在1925年8月28日宣布成軍時共有六個軍,即第一軍,軍長蔣介石、副軍長何應欽;第二軍,軍長譚延闿、副軍長魯滌平;第三軍,軍長朱培德;第四軍,軍長許崇智(9月20日許被強令去滬,撤銷第六軍后,改以李濟深為第四軍軍長)、副軍長陳可鈺;第五軍,軍長李福林;第六軍,軍長李濟深(該軍于10月1日撤銷)。[1]隨后增加了程潛的第六軍,李宗仁的第七軍及唐生智的第八軍。戰(zhàn)事開展后,國民革命軍編制迅速擴大。

      北伐開始時,第一軍有五個師兵力,即第一師,師長王??;第二師,師長劉峙;第三師,師長譚曙卿;第十四師,師長為馮軼裴;第二十師,師長為錢大鈞,該師由教導師改編,駐廣州。這五個師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在廣州起家時的本錢。本文主要介紹由蔣氏親自統(tǒng)率北伐的第一軍第一、二師的參戰(zhàn)狀況。

      1926年6月5日,蔣介石受任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并發(fā)表談話。1926年7月9日,在廣州東較場舉行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就職典禮。27日,蔣氏離開廣州,出發(fā)赴韶關。國民革命軍北伐的主要目標是“打倒吳佩孚”(吳控制兩湖、河南),“聯(lián)絡孫傳芳”(孫時任蘇皖浙贛閩五省聯(lián)軍總司令,亦是直系軍人),“不理張作霖”(張后任安國軍大元帥,控制北京、直隸、山東、東三省等地)。[2]北

      伐的目標是統(tǒng)一中國,但在戰(zhàn)爭啟動之初將敵人切割開來,攻擊有先有后,這種策略無疑是正確的。

      據(jù)載,蔣氏就任總司令后,誓師北伐,制定了三路北伐的計劃。即:西路軍由第四、七、八軍組成,由唐生智任總指揮,擔任兩湖正面戰(zhàn)場作戰(zhàn)任務。中路軍由第二、三、六軍組成,蔣氏兼任總指揮,任務是進入湘東、湘南一帶,保障西路軍的右翼和后方安全,警戒江西之敵。東路軍由第一軍的第三、十四師及張貞的獨立團組成,何應欽任總指揮,鎮(zhèn)守廣東潮梅地區(qū),監(jiān)視福建之敵。第一軍的第一、二師為總預備隊。27日蔣氏出發(fā)時,即率此兩師從廣州出發(fā)北上。[3]但上述記載有兩點疑問:一是蔣氏是否兼任中路軍總指揮的問題。在兩湖尤其是在湖南,蔣隨北伐軍入湘后大體上沿粵漢路線進發(fā),與吳佩孚作戰(zhàn)是西路軍(第四、七、八軍),并未與中央軍一起,豈能兼此路軍總指揮?其二,是蔣氏與第一、二師一起出發(fā)的問題。蔣氏及其總司令部遲遲未離開廣州,有的著作甚至引用美國學者約丹《北伐》一書所寫:“當北伐攻勢已取得成功后,(蔣氏)才在廣州誓師的?!盵4]直至7月12日后尚有第一、二師部隊仍在廣州未出發(fā)。為何這支部隊可以姍姍其行呢?說到底,是蔣氏私心作祟。7月1日公布的計劃是“第一軍集中衡州(衡陽),為各方之策應”。至14日,計劃則稱“第一軍集中株洲,為各方之策應”。株洲是戰(zhàn)略要地,它離長沙很近,又是湘贛鐵路的起點。蔣將第一、二師駐屯于此,實為隨后派第二師參加攻打武昌、派第一師入贛埋下伏筆。

      1925年“三二〇”中山艦事件后,蔣介石雖然攫取了國民黨在廣東的黨政軍財文大權,而實際上他很心虛。對后方,他害怕有人乘他北上而集結反蔣,怕中共,也怕粵中大佬們迎汪或迎胡。在處理許崇智建國粵軍時,蔣與李濟深結納,李得以承繼粵軍余緒任第四軍軍長。但李系桂人,廣東人對他并無好感,蔣恰好利用了這一點。第四軍主力已北上,李一時難以用十一、十三師別有圖謀,故蔣重用他,任為國民革命軍總參謀長(白崇禧為行營參謀長,隨蔣北上),看守廣州。蔣氏并不相信蔣李關系能善始善終,最終將因利盡而結束。蔣布下了幾個棋子。他借口廣州空虛,令錢大鈞第二十師這支蔣軍嫡系留駐廣州。他將準嫡系胡謙第十八師(名義上屬第六軍)駐惠州、東莞一帶,與駐潮梅的馮軼裴十四師相呼應。他還對黃埔軍校師生再三強調加強紀律、服從命令的問題。北上以后,他對廣東的人事任命權仍控制在自己手中。這樣,即使李濟深心存不軌,一時也難有大的動作。在前方,蔣氏也有憂心的事,是第一軍第一、二師不良的紀律以及與此關系密切的戰(zhàn)斗力。畢竟,第一、二師是駐扎在衡陽、株洲的總預備隊,尚未經(jīng)歷北伐戰(zhàn)火的洗禮。

      蔣介石自長黃埔軍校后,一直重視官兵的紀律問題。但第一軍入湘后,紀律問題又成為一個大問題。據(jù)曾參加東征、北伐的蘇聯(lián)顧問切列潘諾夫顧問回憶,這兩個師近三分之一的士兵不是成了病號,就是開了小差。還有搶劫、吸鴉片、賄賂等問題。[5]蔣介石采取了措施,以圖補救。

      1926年7月26日,蔣介石離開廣州北上之前一日,這時第一、二師已抵達郴州,蔣氏致電郴州電報局,探交總預備隊指揮王俊、第一師王柏齡師長、第二師劉峙師長,并分轉團營連長,電飭他們嚴肅行軍紀律。8月10日,蔣在衡陽,一怒之下,免除了第一軍三名團長。11日抵長沙。13日,蔣氏電王柏齡、劉峙:“請各師團長,嚴密探查澈辦”吸食鴉片煙者。8月15日,乘車返回株洲,檢閱第一、二師,發(fā)表長篇演講,痛誡其官長及士兵。

      此后數(shù)日,蔣氏心中頗為郁悶。一方面是8月20日第四軍占領平江縣城,第八軍出通城、蒲圻,第四、七軍在浯口解決了吳部陸沄旅;另方面,又得粵電,傳后方中共有迎汪之謀,欲藉此以倒蔣,代行者亦有此意,令蔣思之惘然。他無處渲洩,便在是日又一次宴第一師官長,訓誡兩次。

      早在17日,蔣令第一軍第二師開赴白水,歸總指揮唐生智之指揮。此為第一、二師分別歸他人指揮作戰(zhàn)之始。22日下午,第八軍克復岳州(岳陽),一部向云溪前進,第七軍出羊樓司,第四軍占通城。未見第一軍第二師參戰(zhàn)記錄。23日,羊樓司會議(蔣氏仍在長沙,未與會),決定分四路進占汀泗橋。第四軍陳、張兩師,由崇陽、通山;第七軍及第八軍之一部,由蒲圻;第八軍之何健、劉興兩師,沿江下嘉魚,會攻之。未指令第二師參戰(zhàn)。26日,蔣電令唐生智、劉峙,令第二師沿鐵路向蒲圻前指,歸唐生智指揮。27日下午,蔣電程潛等,告第四軍及八軍之一部于10時占汀泗橋。又稱,“第一軍第一師本日可抵岳州,第二師明日可抵蒲圻?!盵6]易言之,攻占汀泗橋時,第二師尚未抵達距汀泗橋百余公里的蒲圻,即第二師并未參加汀泗橋之役。張發(fā)奎回憶錄也講第七、八兩師在四軍攻打汀泗橋時,從右翼壓制住敵軍,所以攻下汀泗橋的無疑是第四軍。但是,張梓生在《國民革命軍北伐之經(jīng)過》中卻說:“革命軍唐生智、陳銘樞、張發(fā)奎諸軍已盡支配于戰(zhàn)地,乃以第一軍王柏齡之總預備隊加入,再猛進搏戰(zhàn),兩軍苦斗于汀泗橋、賀勝橋?!薄翱鄳?zhàn)至三十日,革命軍卒以戰(zhàn)術之優(yōu)勝,獲最后之勝利?!盵7]而切列潘諾夫卻說,“直到占領咸寧后,其余部隊(第七軍、第八軍的部分部隊和蔣介石的第二師)才與第四軍靠近了?!盵8]顯然,張梓生文中的有關記載是不準確的。

      切列潘諾夫指出:“象黃埔軍校的第一、二兩師這樣的現(xiàn)代化師在中國是絕無僅有的?!盵9]蔣介石對武器裝備的重視,不遜于其他任何軍頭。1926年7月31日,蔣氏尚在廣東樂昌,他任命詹忠言為第一軍第四補充團團長。除這一團外,尚有擁有利器第一軍的炮兵團。蔣氏不知出于何種原因,在攻打武昌前夕(9月1日)決定本部將“分割炮兵使用”。炮兵是攻破堅城嚴壘最犀利的武器(第二次東征打下惠州城,即恃此利器),蔣氏不可能不知道吳軍利用武昌城堅固,為何不集中使用他的炮團攻城,而是分割為六部分,而程、朱、王及第五連均非攻打武昌的部隊。除第一營由唐指揮攻打武昌之外,另一支是第二師劉峙指揮的迫擊炮營第一連。以迫擊炮攻武昌城,能有效果嗎?實際上,蔣氏的心思不在武昌,而是江西。他要放棄與孫傳芳的聯(lián)絡,轉為進取了。直至此時為止,第一軍尚未與吳軍接戰(zhàn),作為總預備隊,其實力始終深藏不露。

      為何說蔣氏心思不在武昌而在江西呢?有他的言論和計劃為證。7月26日,蔣氏電令東路軍何應欽催賴世璜師進占贛州。27日,蔣氏離開長沙至蒲圻,同日,四軍攻占汀泗橋。28日,蔣電蔡忠笏率第二營炮兵一連,迅即開來蒲圻。29日,蔣乘車至咸寧,以江水暴漲,退回汀泗橋。據(jù)蔣氏自記:“晚,回汀泗橋,決心親督江西之戰(zhàn),實藉此避名位。(蓋不愿居克復武漢之殊勛,防止共黨挑撥,免啟內部爭端也。)”[10]31日又說,“前方勝仗愈大,(武昌距離愈近)(按此句為蔣氏刪去)而憂患與之俱深,個中心事,其誰知之?!盵11]果如此,則蔣氏內心之陰暗真不可言狀。以一全軍總司令率部攻陷武昌,民眾當歡呼之不暇,何來招人怨妒,適成政敵攻擊借口?蔣氏還說,“接廣州電,知共黨詭謀日熾,而武昌城敵又有死守待援之勢,集贛孫部,并來側擊,前后夾攻,勢甚孤危,會精聚力,謀所以沖破重圍,轉危為安之道。”[12]這一“轉危為安之道”,便是“計劃攻贛”、炮兵團之分配與使用,即是為攻贛計劃而擬定的。

      北伐軍攻打武昌比較艱苦,損失較大。張發(fā)奎認為北伐軍死于敵之炮火者甚少,從梯上墜落傷亡者不少。因北伐軍沒有重炮,攻城營傷亡達三分之一。[13]另據(jù)切列潘諾夫稱,“第十師師長的張皇失措和優(yōu)柔寡斷使國民革命軍花費了四十天時間圍攻武昌城,至少犧牲了一千三百至一千五百人?!庇址Q,按計劃,第十師由東面擔任主攻,第七軍和第二師承擔相對來說較次要的任務。為了吸引敵軍兵力,他們應在主攻前半小時開始進攻?!盵14]

      北伐軍第一次攻打武昌城未能成功,第二師參戰(zhàn)的具體情況如何,不見記載,但肯定打得很差。第一軍第一次參加北伐戰(zhàn)爭即以失敗刊諸戰(zhàn)史,無疑予蔣難堪,故9月4日下午巡視第十、第二師,便訓勉努力攻城。因對第二師師長劉峙言,“如不爭氣,不能見人,雖積尸疊城亦所不惜,非奮勇攻城,不能維持光榮也?!盵15]《年譜長編》的這段話,引自《蔣介石日記》,但在《蔣介石年譜初稿》中卻不盡相同:“下午,巡視第十、第二師,訓勉努力攻城。語劉峙曰:‘爾等如再不爭氣,何以立世見人?雖至全軍覆沒,積尸累邱,亦非所恤。望奮勇拼死,維持爾等光榮之歷史已耳!’”[16]

      按照蔣氏所記,他9月2日下午抵涂家灣,自南湖文科學校,巡視至洪山麓,視察城墉及城內敵情后,即回校會議議決當夜攻城。他看了一下城池是真的,但他如何能視察“城內敵情”呢?這一層,顯然是假的。攻城慘敗后,蔣氏并未加總結失敗原因,5日早三時,又頒發(fā)第二次攻城計劃,并面授各將官機宜。“肉搏猛沖至正午,仍無進展,公往來南湖洪山間,見犧牲過大,令暫停止?!盵17]兩次攻打武昌均告失敗,作為總司令的蔣介石自然臉上無光,而9月6日、7日相繼攻占漢陽、漢口的,卻是在蔣心目中的雜牌軍——鄂軍第二師,這無疑令蔣更加難堪了。[18]

      北伐軍中的有力將領敢對蔣氏公開表態(tài)的,極可能只有唐生智。9月8日,唐致信蔣氏,希望他離開武昌。蔣氏多次聲言武昌旦夕可下,但如今改口了。在這種狀況下,蔣下令第七軍入贛,轉攻九江,其武昌圍城任務,由第四軍接替。[19]這時蔣心情惡劣極了,他寫道:敬靜淡一之箴,貴時時念茲。天下決無(便宜之事),幸成之功,(而防人不得疏),凡侮辱由自召之也。

      9月14日下午,開作戰(zhàn)會議。散會后,蔣決意離鄂赴贛,便連日安排事務。15日上午,與總政治主任鄧演達、總顧問加倫談話,決調第二師入贛作戰(zhàn),攻城任務由第十師接代。自嘆:革命環(huán)境,乃至于此乎!壓迫牽制監(jiān)視之難堪,迴腸蕩氣,忍痛而已。忍痛而已四字,蔣又改為“其能忍受以終耶?”16日夜,唐生智等談至三時始去。應蔣之招也。蔣以參謀顧問心俱多外向,自嘆孤立無助。17日,蔣通電全軍,鄂事交唐生智統(tǒng)一指揮。同時,升任陳可鈺為攻城司令。交代既畢,蔣氏精神發(fā)生變化:“此心比昨日略舒,想是苦中換得來也。然而武昌未下,江西激戰(zhàn),內部復雜,肘腋生患,有何可樂耶?”[20]

      9月18日,蔣介石離開武昌,離開了令人深感晦氣的兩湖戰(zhàn)場,希望在江西另開新局。

      蔣介石謀贛,東部是何應欽的第一軍第三、十八師以及贛軍賴世璜部;西邊是中路第二、六軍及作為總預備隊的第一軍第一、二師,其他部隊,隨時參加。早前,蔣已早有部署。9月9日,蔣氏判斷北軍主力在入贛北伐軍之左翼,便指示王柏齡,第一軍應迅速向左翼轉進,歸程潛指揮,切勿延誤。這是第一師交他人指揮之始。至此,第一師尚未與敵交戰(zhàn),仍然是總預備隊的角色。

      9月13日,傳來第一軍第一師克復江西銅鼓的消息。這消息真相如何,未見載。因9月1日蔣電示王柏齡作戰(zhàn)方略,稱修水到敵萬人,銅鼓到有百余人。若是經(jīng)戰(zhàn)斗后克復,則以一師之眾攻百余人守備之小邑,雖勝不足言武。14日,蔣又稱:“接程軍長文電,修水之敵,雖將其一部擊破,但頑強異常,第一軍第一師,已令迅出銅鼓,協(xié)攻修水,歸程軍長指揮?!毕挛?,又電令程、王速向銅鼓攻擊前進。如此看來,第一師尚未抵達銅鼓,“克復”之說,虛言耳。

      事實上,此時第一師仍在瀏陽,尚未入贛。9月14日,蔣氏致電程潛,告已催令第一師迅速出擊銅鼓,請他直接指揮。此時蔣已令第二師入贛。但是,決定第一軍刪日攻新喻,蔣卻“聞第四團在敵前通過(撤退),為所發(fā)覺,開炮轟擊,死傷十余人,為他軍輕侮,憤惜殊甚。(如此官長,如此軍隊,徒失威信,增罪戾而已,奈何弗恨?。盵21]既然14日蔣氏尚促王柏齡向銅鼓前進,而他18、19日又稱第一軍13日(元日)擊破銅鼓,記載如此混亂,表明他對江西軍情的缺乏準確了解。蔣氏在18日進入江西,令蔡忠笏的炮兵三連速赴袁州(今宜春),金佛莊警衛(wèi)團則開往萍鄉(xiāng)待命。

      9月19日,程潛偵知南昌城內空虛,不顧及右翼二、三兩軍攻擊受阻,無法配合,仍率六軍及一軍第一師自奉新襲南昌,并一度占領。但孫傳芳嚴令奪回,對南昌形成南北夾擊之勢。程以孤城難守,21日棄城向南撤退,在市郊蓮塘市一帶被敵包圍,潰不成軍,程王僅以身免。但程王心有不甘,22日復率部組織反攻,突入城內。孫傳芳調集重兵合力進攻。六、一兩軍苦戰(zhàn)不支,損失慘重,24日再度撤出南昌。此時蔣氏接收的情報十分混亂。

      蔣氏對于自己的子弟兵北伐的表現(xiàn)很不滿意。9月30日致黃埔軍校教育長方鼎英的電報中說:“此次出師,第一第二師成績皆不良,其病在于官長能力薄弱,升進太捷,年齡幼稚,管理不嚴也。務請兄多留心于人才”。[22]10月2日,蔣接到加倫報告知萬壽宮與祥符觀之間,前日以來戰(zhàn)斗甚烈,而第一師不守奉新,退至羅坊,王柏齡副軍長及繆斌黨代表皆逃未回,殊極憤恨!嘆曰:‘此皆余用人不當,計劃多疏,平時不能專心訓練,戰(zhàn)時不能熟慮斷行,以軍隊為應酬,以戰(zhàn)陣為等閑,雖欲不敗,焉得而不?。∫院笞魇?,應以第一意思為準,不可輕易放過也。”[23]這一檢討可稱切中要害,但真正要嚴厲治軍,事恐大難。3日,他由高安至奉新,探敵蹤若有若無(按蔣頗重視自己的安全,金佛莊警衛(wèi)團一直跟著他),而以急于見第一師,故不恤冒險,且料敵必無能攻我也。當日晚,訓勉第一軍第一師,要他們恢復從前的光榮。因第一團團長孫元良沒有命令退卻,蔣雖然一再說要槍斃他,但孫還是活得好好的,在臺灣高壽以終。同日,蔣氏在與程潛深談后,痛斥王俊代師長,他說:“此次援南昌之軍,一誤于王副軍長柏齡,以主力為警戒,以一團抗悍敵;再誤于地圖之不準。攻擊樂化店,既相持至三十六小時,在樂化,涂家埠之盧香亭準備退至德安時,而王俊不察敵情,不急追擊。反忽下令移動攻擊南昌站,(冀完成基本任務),及至南昌附近,亦不偵查敵情,又不聯(lián)絡友軍,徒令第三團單獨苦戰(zhàn)三晝夜,退至生米,而王俊猶不知其方向所在,單獨莽奔,竟為逆敵各個擊破。作戰(zhàn)惟在于將才,無將無兵,犧牲枉然,可痛可悔?!盵24]

      10月4日,蔣介石在第六軍軍部接第七軍在武寧、箬溪殲滅謝鴻勛全部之報,乃決下總攻擊令,令三、六、七軍及第一師準于6日向南潯線開始攻擊。蔣氏以為,南昌之敵,已退向贛東,7日可望占領。8日,蔣氏通告七軍李宗仁:六軍今日克永修,今日一軍二師攻南昌,三軍攻南昌東站。贛局指日可定。但是,蔣氏又一次誤判敵情。

      在蔣介石調動下,第四軍等部相繼入贛,總數(shù)達十萬余人,孫部北軍屢遭重創(chuàng)。10月5日,蔣氏決心在10月6日對南昌發(fā)起一次總攻。他命令三軍攻牛行,六軍及一軍一師攻建昌、涂家埠,七軍攻德安,二軍及一軍二師攻南昌,十四軍攻臨川、東鄉(xiāng)。白崇禧率二、四、六師攻取樟樹后會攻南昌。但屆時各部未能同時并進協(xié)同作戰(zhàn),敵得以集中力量反攻。10日,蔣欲親自督戰(zhàn),從高安行營出發(fā),11日經(jīng)草山至米市街。是日二師與五六兩師與孫傳芳部“肉搏南昌城”。12日早蔣氏抵南昌城外,知今晨攻城仍無結果。與魯滌平、白崇禧商議后,“即往第二師北門陣地,準備夜半再攻。晚后正在進行,第六團為城敵由地道鉆出,埋伏城根之敢死隊被包圍,全團幾覆,而我軍頸掛白布與電燈三開之約號,亦被敵探悉。甚悔軍機不密,與黑夜混戰(zhàn)之失策。然是夜如不攻擊,第二師必為敵方全部包圍矣?!笔Y稱,是日第二師復占修水。[25]南昌修水間距離百余公里,不知新敗之二師是如何去“復占”修水的。戰(zhàn)至13日,蔣氏下令各部撤退,但擬對南潯路孫軍發(fā)起攻擊。同日,蔣在造幣廠與劉峙聚議,并指示二師撤圍后,迅速進出贛江左岸,在生米街候命。蔣又令六、七兩軍及第一師,由修河北岸地區(qū),向德安、永修之敵攻擊前進。

      15日,蔣氏由生米街起程,在官山鋪打尖時,得程潛報告,一師在箬溪附近激戰(zhàn)二晝夜,尚未知結果如何。他悲嘆說:“此次始謀不臧,兩師分屬(任人指揮),擔任最艱危之任務,使我忠勇將士,死亡過半,犧牲如此之大,反而受人譏刺,中正之罪,尚能自贖乎!”[26]蔣氏還在致廣州中執(zhí)會等的電報中稱,中正出師三月,北伐無效,對黨對國,罪屢(戾?)彌深。這次攻南昌,第二師確實損失慘重,五團團長文志文、六團團長張漢章、十七團團長廖新甲、四團團附熊綬云皆陣亡。10月21日,蔣氏對二師官長士兵講話再次承認:“這一次我們第一師第二師的戰(zhàn)斗,非常艱危,死傷的官長士兵最多,損失亦最大的。但我們卻沒有得到一種相當?shù)膬r值,沒有打過一次勝仗,看不出什么效力來?!盵27]第一軍北伐以來還沒有打過一次勝仗,因此受人譏刺,這是大實話。但說它所接受的任務最艱危,造成最大傷亡,此話便不盡然。第一軍出師以后,大部分時間和任務是以“總預備隊”出現(xiàn)的,故一旦接觸硬仗,便潰不成軍。其士兵缺訓練,官長亦多新進,甚且部隊之日趨腐敗。盡管如此,蔣氏還說希望第一軍爭氣,打好仗。

      10月19日,蔣氏令第一、二兩師調奉新,均令在此準備時間,迅圖整頓。25日,決定28日開始動作,預定31日總攻擊。27日區(qū)分軍隊為左翼、右翼和中央軍。其中,中央軍指揮官程潛,含第六軍十七、十九兩師;總預備隊,指揮官劉峙,含第一軍一、二兩師、炮兵團、航空隊(戰(zhàn)斗飛機三架)。第一軍此次不分開了,且飛機大炮都亮出來了,但它仍是總預備隊。蔣還指示,總預備隊于攻擊開始時,即向長埠街店前街方面,隨中央軍方面推進,并以一部在萬家埠對馬口墟警戒。蔣氏對第一軍的關懷可謂無微不至。30日對第一軍官長講到:“現(xiàn)在第一二兩師,已有兵力五千以上,無論什么敵人,都可以打倒了。”[28]隨后又告第一軍將士此次總攻擊關系,非打勝仗不可。

      在教學過程中,每個知識點講完之后都要進行相關的練習,教師應該根據(jù)教學內容實際需要,精選習題和數(shù)量,來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通過練習教師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對知識點理解的誤區(qū),同時通過練習教師能夠及時調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及教學進度。教師應該對學生作業(yè)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及時糾正,對學生出現(xiàn)的共同性和原則性錯誤進行全班講評,指出錯誤所在的原因,使學生及時糾正錯誤理解,加深認識。

      在蔣介石的策劃下,11月3日,一、二、三、六、七軍向南昌發(fā)起總攻。在強大兵力圍堵追討下,8日正午,北軍孫傳芳部陸續(xù)出城,一軍警衛(wèi)團入城維持秩序,南昌城由此克復。9日下午,蔣氏入城,自謂“我軍以二萬官兵之犧牲,殲滅敵六萬余人,雖痛定思痛,而東南之大患除矣?!盵29]

      北伐軍先后占領武昌、九江、南昌之后,直系吳佩孚、孫傳芳部主力已告完結。雖然北伐戰(zhàn)爭雖遠未結束,但肅清東南,為期當已不遠。北伐戰(zhàn)爭有別于民國成立以后南北各派武人進行的內戰(zhàn)。它有主義支撐,戰(zhàn)略(分割北軍勢力)對頭。更重要的是北伐軍有蘇聯(lián)顧問,有政治工作系統(tǒng),有工農運動的援助??傊?,它的勝利,在相當程度上可謂是孫中山聯(lián)俄容共政策的產(chǎn)物。當然,隨著北伐戰(zhàn)爭的勝利,北伐軍內部的矛盾也日見積累乃至激化,且很快爆發(fā),其斗爭之慘烈,亦為民國史上前所未有,這是后話。

      至于第一軍的紀律和作戰(zhàn)中存在的問題,蔣介石承認這要他和軍師長負責。戰(zhàn)爭折騰人,也磨煉人。經(jīng)過兩期北伐戰(zhàn)爭,以黃埔軍校師生為主干的蔣系軍隊,迅速擴大,許多青年軍人脫穎而出,成為嗣后國共兩黨軍隊中的重要將領。但是,從這一階段的狀況而言,蔣介石治軍、打仗確實無能,難怪唐生智不愿與一軍合作,對一軍頗有微詞,因為硬仗基本上是四、七、八三個軍打的。比較起來,李宗仁的評價要客觀、實際得多。他說:黃埔軍校每期訓練時間不過數(shù)月,實際上只是一些軍士教育,距軍官教育相差尚遠,然全軍受革命風氣的薰陶,頗有朝氣,尚可作戰(zhàn)。這是對北伐初期的第一軍,即被蔣主要用作“總預備隊”的第一軍的評價,不包括后續(xù)的情況。

      注釋:

      [1]羅屏:《民國廣東大事記》第249頁,羊城晚報出版社,2002。

      [2]張梓生:《國民革命軍北伐之經(jīng)過》,見張玉法主編《中國現(xiàn)代史論集》第七輯第273頁,聯(lián)經(jīng)出版事業(yè)公司,1982。

      [3]見來新夏主編:《北洋軍閥史》下冊第984頁。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按: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蔣介石年譜初稿》,中國檔案出版社,1992(下同),未記此事,來書亦未記出處。

      [4]汪榮祖、李敖合著:《蔣介石評傳》上第136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

      [5]《蔣介石年譜初稿》,第664、665頁。

      [6]張玉法主編:《中國現(xiàn)代史論集》第7輯,第278頁。

      [7]萬仁元、方慶秋主編:《中國國民革命軍的北伐》,1981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譯本,第448頁。

      [8]《中國國民革命軍的北伐》,中譯本,第304頁。

      [9]《蔣介石年譜初稿》,第667頁。

      [10][11]《蔣介石年譜初稿》,第669頁。

      [12]《張發(fā)奎上將回憶錄》上,第96頁。

      [13]《中國國民革命軍的北伐》,中譯本,第452頁。

      [14]臺北“國史館”等編:《蔣中正先生年譜長編》第一冊,第502頁,2014。

      [15][16][17]《蔣介石年譜初稿》,第674頁。

      [18]切列潘諾夫:《中國國民革命軍的北伐》(中譯本第454頁)記“9月7日,第二師和第八師的鄂軍師未遇到抵抗而占領漢陽,數(shù)日后又占領漢口?!贝讼祵⒍踯姷诙熣`作第一軍第二師。

      [19]《蔣介石年譜初稿》,第678頁。

      [20]《蔣介石年譜初稿》,第691頁。

      [21]《蔣介石年譜初稿》,第688頁。

      [22]《蔣介石年譜初稿》,第709頁。

      [23]《蔣介石年譜初稿》,第712頁。

      [24]《蔣介石年譜初稿》,第714頁。

      [25]《蔣介石年譜初稿》,第727頁。

      [26]《蔣介石年譜初稿》,第730—731頁。

      [27]《蔣介石年譜初稿》,第751頁。

      [28]《蔣介石年譜初稿》,第770、771頁。

      [29]《蔣介石年譜初稿》,第784頁。

      (作者單位:中山大學)

      猜你喜歡
      國民革命軍蔣氏初稿
      西制東輸:清末民初炮兵制度的建立與發(fā)展
      習作評改表促進習作教學的三維之變
      清女詩人莊盤珠外家蔣氏家族考
      從“初稿”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jīng)濟學體系構建
      紫光閣(2017年8期)2017-08-09 20:28:50
      巴金《懷念蕭珊》初稿初探
      關東學刊(2017年11期)2017-05-30 05:34:25
      國民革命軍第一○二師抗戰(zhàn)始末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輔導
      是“蔣氏日歷”,還是《蔣氏日歷》?〔*〕——讀兩《唐書·蔣傳》拾零
      學術界(2015年4期)2015-02-25 07:05:28
      《捕蛇者說》中的“異”字辨析
      肥瘦
      意林(2009年22期)2009-02-11 11:09:14
      乌鲁木齐县| 峨边| 嘉义县| 扶沟县| 武陟县| 专栏| 牟定县| 醴陵市| 麻江县| 恩施市| 增城市| 康马县| 香港 | 陇川县| 新邵县| 南川市| 昭通市| 鲜城| 巴楚县| 道真| 会泽县| 宜兰市| 弥渡县| 南宁市| 安阳市| 濉溪县| 长寿区| 石首市| 高密市| 长宁区| 平泉县| 镇坪县| 县级市| 会同县| 龙口市| 乳山市| 壶关县| 东安县| 年辖:市辖区| 怀柔区| 黄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