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材料進行整體性、綜合性的把握
任務驅動型的材料通常具有可比性。這種可比性可分兩種,一種為“可對立”,如材料中出現(xiàn)的類似于“有人認為……有人卻認為……”的表述。另一種為“可對比”,通常在任務交代中體現(xiàn)為一個“更”字?!翱蓪Ρ取庇址謨深?,一類為異中求同,從不同的事件或者做法里概括出相同的道理;另一類為同中求異,也就是為幾個事物找到同一個評價和衡量的標準,在此標準之下進行比較,作出選擇和判斷。無論是對立,還是對比,均要求考生綜合衡量,整體把握,不可只見其一,忽視其他。
二、把握角度,找準切入點
任務驅動型作文,常常體現(xiàn)出價值觀的多元化,所以材料角度通常會有核心角度、主要角度、次要角度和沾邊角度之分。考生在審題時一定要高度注意“權衡與選擇”。權衡就是比較、衡量、考慮,選擇就是挑選。兩者有前后順序上的必然關聯(lián)。既然命題任務中要求權衡,那么我們在作文時就必須體現(xiàn)出在同一標準下比較、衡量的思考過程,作出利與弊的判斷,只有這樣,才能抓住材料核心事實,關注爭議焦點,確立核心角度、主要角度。
三、多維度比較說理,處理好主次詳略
任務驅動型作文的材料通常由多個內容組成,如果我們只選擇其中一個來寫,其他內容就成了擺設。既然把這些內容放在同一則材料里,就說明這不是幾選一的作文題,沒有任何比較的過程而盲目地選擇其一來寫,肯定是不合題意的。所以,我們在行文時,一定要記得在比較中突出自己的觀點,做到主次分明,詳略得當。
四、思想向上,立意健康,正面弘揚核心價值觀
高考作文題注重思想性,突出價值觀。這充分體現(xiàn)了在選拔人才上思想性是第一位的審核標準。所以,作文材料在立德樹人、依法治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新能力等方面的滲透非常明顯。這就要求考生在多角度多立意的選取中,做好權衡,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中心,以真善美為標準,弘揚正氣,傳遞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