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雁群
摘 要:語文是人們從一出生就會感受到的一門學科,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對學生的發(fā)展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對于一些特殊的學生而言,在語文的學習上面,他們不能像其他學生一樣,正常地去聽語文知識,而是只能靠視覺,通過視網(wǎng)膜接受知識。因此,對于這樣的學生而言,教師就要采取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運用他們可以感受到的方法激發(fā)他們語文學習的興趣,從而進行課堂的有效教學。針對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教學;信息技術
語文是我們中華民族一種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是民族文化的一種載體。這就足以看出語文的重要性。另外,語文對我們之后的生活工作也會產(chǎn)生一定的重要作用。而隨著新時期的教育不斷地創(chuàng)新,大多數(shù)學生對語文的重視程度已經(jīng)被數(shù)學、英語等學科所取代。對于這樣的現(xiàn)象,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上進行改變,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但是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一定要先以學生的實際情況作為自己教學的首要因素,這樣教學起來才會更加高效。接下來就是我對如何進行語文有效教學的一些建議。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有效教學
由于學生的主體性不同,這就會導致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就要針對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設計。這樣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才會更加具有針對性。因此,教師首先就要對他們的生活進行了解,看看他們的世界,對學生的語文知識掌握能力進行了解。教師只有對學生進行充分的了解,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才會更有針對性。除此之外,教師也要對學生平時的生活動態(tài)時刻關注。給予他們更多的愛,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心,這樣會更加促進師生之間的感情,教師在平時與學生交流時,學生就會感到更加親切,也不會產(chǎn)生排斥。這樣也才會達到“親其師,則信其道”的效果。而且對于小學生而言,教師對他們的關愛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一些特殊的學生,教師要給予他們更多的愛和關注。這樣師生之間有了情誼,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課堂氛圍必然會更加融洽,學生也就會更加上進。當然這也是一種情感的轉移——由對教師的喜愛轉移到所教學科上。同樣這樣也就會讓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自然課堂教學也就會有效進行。
二、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促進有效教學
對于特殊學生來說,教師要注意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只有好的教學方法才可以讓學生對語文學習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知。信息化技術中的多媒體已經(jīng)被普遍用于課堂教學。而對于特殊學生來說,多媒體這樣的教學輔助可以更好地將他們的學習興趣進行提升。而媒體教學本身具有圖文并茂的特點,會將文字以更加藝術的形式予以呈現(xiàn)。這樣就會給學生一種視覺上的沖擊。心理學上曾說:“人在視覺上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在70%?!笨梢?,這種視覺性教學會給予學生更多學習知識的機會。尤其對于一些特殊學生而言,他們的視覺學習能力一般都會比別人強一些。而且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一般感官上的一些效果會更加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這樣的教學輔助方法也會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教學,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就會更好地在自己的腦海中創(chuàng)設出一種在語文知識海洋中徜徉的學習環(huán)境。這樣對于他們的興趣提升以及語文知識的掌控能力都會有一定的提升。這樣的教學不僅是對知識一個完整系統(tǒng)的梳理,同時也可以促進語文的有效教學。
三、將生活與語文相聯(lián)系,促進有效教學
不論是什么教學,教師都以學科的真實狀態(tài)呈現(xiàn)給學生。這樣他們才會更加了解學科。尤其是一些聽覺上有一些障礙的學生,這就需要教師的教學設計可以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只有將教學的真實狀態(tài)呈現(xiàn),才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對于語文而言,它與我們的生活是一體的。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就要巧妙地將之與生活相融合,這樣學生才會更加深刻地感覺到語文的存在。他們就會真正感受、觸摸到語文。而且這樣的教學不僅可以將教學內(nèi)容與生活真正聯(lián)系起來,以一種最為合理巧妙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對于學生而言,這樣的方式是易于接受的,同時還可以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這樣的教學方式是在教的同時,將學生的興趣激發(fā),促使教學有效進行。而且這樣的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對語文知識也會領悟得更加深刻。當然這也是一種在新時期教學下的最佳教學方法之一。
不論是什么學科的教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都應該將“以學生為主體”作為自己教學的首要因素。尤其是在面對一些特殊學生時,教師更要真正了解他們,并且自己也要去學習一些相關的知識,這樣才會使自己的教學更加合理。其次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找到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使自己的教學目標可以更加有效地完成。當然這樣的有效性對教師和學生都是最佳的方法。作為教師,在今后的教學路上,我將會不斷地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更加清楚地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以及有關學生的一些特殊知識。這樣就會讓學生更好地接受知識。同時新型的教學方法也會讓學生更好地成為21世紀新人才。
參考文獻:
[1]胡傳賢.淺談如何進行小學語文有效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1(10):112.
[2]王玉秀.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J].學周刊,2015(1):114.
編輯 任 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