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不想上學的男孩

      2017-08-16 19:29梅曉菁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22期
      關鍵詞:個案分析抑郁家庭教育

      梅曉菁

      〔摘要〕一個高一男生中途休學,返校后又頻繁地請假,以各種理由不來上學,對生活、學習有一種乏力感。咨詢教師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男生的問題和家庭情況關系密切,媽媽在孩子面前經(jīng)常鼓勵他塑造男性化、勇敢、冒險的強者形象,其實給了孩子一個暗示——你爸爸和你身上有相當部分很不男人的特點,所以他很矛盾,自我同一性混亂,缺乏成長的動力。后來,他選擇離開目前的學校,換到學業(yè)壓力相對較小的學校去了。但家庭不改變,問題還會再次出現(xiàn)。

      〔關鍵詞〕抑郁;高中生;自我同一性;家庭教育;個案分析

      〔中圖分類號〕 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7)22-0042-05

      小憂是去年高一半途休學,留到這一屆的學生,開學到現(xiàn)在,他開始比較頻繁地請假,經(jīng)班主任推薦來到咨詢室。

      第一次咨詢

      “聽李老師說你上午沒有來學校,能告訴梅老師原因嗎?”

      “昨晚沒寫作業(yè),本來想今天凌晨起來寫的,結果定了鬧鐘沒起來,所以就沒來。”

      “昨晚沒寫作業(yè)是不想寫還是人很累寫不動呢?”

      “回到家七點,吃完飯后鍛煉了一下身體,就不想寫了,定了兩點半的鬧鈴?!?/p>

      “你很注重鍛煉身體嘛?!?/p>

      “我覺得身體很重要,我經(jīng)常有身體乏力的感覺。就拿昨天來說,如果我晚上堅持寫作業(yè),可能會寫到一兩點,那么晚睡的話我第二天上午的課就沒法聽了,一整天狀態(tài)會很差,情緒也不好?!?/p>

      “兩點半能起得來嗎?”

      “鬧鐘響的時候我醒了,但我沒起來,把鬧鐘撥到了四點,想晚一會兒起來。”

      “你當時有沒有在腦袋里計算過寫作業(yè)大概需要多久,是不是再睡一會也可以完成?”

      “沒想那么多,更多的還是惰性吧。”

      “四點鬧鐘響的時候,你是怎么想的?”

      “算了,睡吧,明天上午請個假在家補必須要做的作業(yè)?!?/p>

      “于是你又繼續(xù)睡了?!?/p>

      “嗯。但早上和爸媽說我要請假的時候,發(fā)生了沖突?!?/p>

      “你是怎么和爸媽說的?”

      “就說我上午不想去學校,在家補作業(yè)?!?/p>

      “沒有給出任何理由?”

      “沒有?!?/p>

      “那爸媽一般都很難接受、理解吧?!?/p>

      “他們懷疑我。”

      “懷疑什么?”

      “以前也有過這樣的情況,但實際上在家并沒有補作業(yè)?!?/p>

      “如果你給出解釋,告訴他們你是很累才這樣的,會不會好些?”

      “應該會吧,可是我習慣不說了。他們?nèi)ツ暌矌臀蚁脒^很多辦法,買過補品給我,但沒什么作用?!?/p>

      “周一和周二的時候來學校了,是吧?”

      “因為寫了作業(yè)?!?/p>

      “之前有一周沒來上學吧?”

      “對。我身體不舒服,其實每次都是人感覺乏力,心情差,不想來?!?/p>

      “那你擔心過自己缺課會跟不上嗎?”

      “我問過同學當天學的內(nèi)容了,而且之前我也預習過,大概都還懂?!?/p>

      “如果給自己的學習能力打個分,0~10,0是能力很差,10是能力很強,你會打多少分?”

      “8分吧?!?/p>

      咨詢進行到這里,我感覺這個孩子是有輕度抑郁的,他的乏力感是情緒低落的生理反應[1],他理解的惰性更像是因為情緒影響行動力減緩的表征,按常理他對自我的評價是低的,經(jīng)過詢問他對自己學習能力的評估,卻發(fā)現(xiàn)并不低,而且我推測他某天不來這個決定是他深思熟慮過的,或者說可能和當天的課程有點關系,也許都是些他能應對的課程,這個留待下次和他探討;但如果自我評價低的不是學業(yè)能力,那是什么呢?

      “你有什么地方是希望自己做得更好的嗎?”

      “我希望我的性格變得更好一些,這樣就能改善我的社交?!?/p>

      “你對自己的社交不太滿意嗎?高中有幾個好朋友?”

      “沒有?!?/p>

      “初中呢?”

      “如果要求沒那么高的話,有幾個吧?!?/p>

      “你覺得朋友數(shù)不多和自己性格的哪些方面相關?”

      “我不夠坦誠,怕別人發(fā)現(xiàn)我的缺點會嫌棄我,不和我做朋友。”

      “你說的不坦誠是指什么?”

      “隱藏自己的缺點,只表現(xiàn)自己好的地方?!?/p>

      “那么我能不能理解為你的不坦誠實際上是在自我保護?”

      “也許是吧,可我更希望我能都表現(xiàn)出來,而且別人也能包容我?!?/p>

      “你希望更自如地與別人交往,而且表現(xiàn)出好的一面,這可不簡單。如果你在他人面前表現(xiàn)出了一些小紕漏,會怎么樣?”

      “他們會發(fā)現(xiàn)我的不好,會離開我?!?/p>

      “你以前經(jīng)歷過這樣的事情嗎?”

      “還沒有,我一直刻意讓自己表現(xiàn)得好。”

      “沒經(jīng)歷過,也就是沒有事實證據(jù)表明如果你表現(xiàn)不好,別人會離開你。”

      “沒有,不過我還是擔心?!?/p>

      “那我們等待一次出丑的機會吧,看看到時候會發(fā)生什么?別人是會疏遠你,還是若無其事地和往常一樣?我們以事實說話。”

      “好?!?/p>

      “那么在意社交,是不是曾經(jīng)受過傷?”

      “是的?!?/p>

      “你前面還提到過你有缺點,我想聽聽你自己認為的缺點是什么?”

      “我內(nèi)斂,糾結?!?/p>

      “這是你自己總結的嗎?”

      “不,是我媽媽說的。”

      “你覺得內(nèi)斂有什么好的地方嗎?”

      “更安靜,想問題更仔細。”

      “看,你發(fā)現(xiàn)了內(nèi)斂的好處,是不是?”

      “不過我媽媽不喜歡?!?/p>

      “你媽媽的性格是內(nèi)斂的還是外向的?”

      “相對外向?!?/p>

      “你爸爸呢?”

      “比我還內(nèi)斂?!?/p>

      “糾結是指你想問題、做決定的時候嗎?”

      “是?!?/p>

      “是不是也可以理解為你考慮問題全面呢?”

      “但花費的時間太久了。”

      “時間久是成本,在這個天平的另一面是考慮周全,你只能二選一,選擇好了以后,只要做一件事,堅持下去就好。”

      經(jīng)過這次交談,我發(fā)現(xiàn)他關于自己性格的認知大多是負面的,而且這個負面的想法似乎和媽媽有關,媽媽作為他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會不會一直在給予他負面的評價?有必要和家長做進一步的交流。

      臨近結束,我布置了家庭作業(yè),每天記錄自己的心情指數(shù),并且記錄下一天中因為哪件事情自己的情緒有了變化,留待下次當作素材來探討他的認知方式有無歪曲。

      第二次咨詢

      我們主要把上次的家庭作業(yè)作為素材進行分析。記錄四天,心情指數(shù)都是七分,還可以,他提了兩個問題,我們對此展開討論。

      第一個問題是“為什么我羞于請別人幫忙?”

      “生活中你很少請別人幫你忙嗎?”

      “不太多?!?/p>

      “在向別人提出請求前,你會擔心什么?”

      “我怕被拒絕?!?/p>

      “拒絕對你而言意味著什么?”

      “羞辱吧。”

      “你的意思是你會有被貶低的感覺?”

      “是的?!?/p>

      “那我們先來做個角色互換吧,你平時遇到過別人請你幫忙的時候嗎?”

      “有啊?!?/p>

      “你幫別人的時候挺多的吧,不過今天我們想了解下你不愿意幫別人的時候,你心里是怎么權衡的?”

      “有些事可能是我能力不行,我會拒絕;有的事我想要花費很多時間,很瑣碎,所以我會在一開始就拒絕;還有可能是別人請我?guī)兔Φ臅r候語氣不好,像命令一樣,那我也不高興幫忙?!?/p>

      “我發(fā)現(xiàn)你作為幫助者拒絕幫忙的時候,似乎和對方能力沒什么關系。”

      “好像是,不過有這樣的人,本身能力很強又不愿意幫別人?!?/p>

      “這樣的人在你生活里大概占多大比例?”

      “5%吧?!?/p>

      “那還有95%不是這樣的嘍?你在需要幫助的時候為什么不去找這95%呢?”

      “這么說的話,我覺得我是不會求助,很多時候我是在命令別人?!?/p>

      “能舉個例子嗎?”

      “那天晚上在宿舍,我已經(jīng)上床了,很久都沒睡著,因為其他人還在學習,有個同學一直在扔筆,我就說了一句‘能不能晚上別那么吵啊!后來覺得這么說不太對?!?/p>

      “這么聽來,你是不太擅長對別人提要求是嗎?”

      “嗯,我一般都先忍,實在忍不住了,就命令別人,那么做以后我也很內(nèi)疚?!?/p>

      “如果不那么做呢?”

      “會更生氣,就像那天晚上爭吵后,其實很想打架,但我忍住了,冷處理,避開他,我退宿了,只是這讓我覺得自己好失敗?!?/p>

      “你覺得自己哪里失敗了?”

      “不會表達吧。別人就能用講笑話等輕松調(diào)侃的方式應對,我做不到?!?/p>

      “與人相處的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是需要學習的,這樣吧,我們就拿這次的事來操練一下吧。我們先回想下當時的情形。”

      “那個同學在扔筆,每隔一會兒就扔一下,那個聲音讓我很煩躁。我十二點上床的,已經(jīng)忍了一個多小時了。所以我就嚷了一句‘既然都一點半了,能不能別發(fā)出那么大動靜?”

      “當時你的煩躁僅僅是因為沒睡著覺得時間浪費了嗎?還是有其他原因?”

      “我本來想抓緊時間睡覺,這樣第二天聽課狀態(tài)好,但他們的聲音讓我睡不著,腦袋里會想他們又做了很多道題目了,越發(fā)難受?!?/p>

      “那么我們再想想前面那句話,其實你想表達什么?”

      “能不能不學習了,去睡覺!”

      “完全是內(nèi)心焦慮的表現(xiàn)。那我們換個角度想想,你的同學為什么那么晚還在學?”

      “他們也焦慮,扔筆可能是做出了一道題,很有成就感吧。但我想到他又做出一道題,我就越不安。”

      “不安到什么程度?你想到什么?”

      “我又少做了很多題,明天還頭昏腦漲聽不了課,他們不需要那么多睡眠,精神又好,我肯定又要落后了,完蛋了?!?/p>

      “一定會完蛋嗎?這個完蛋具體指什么?”

      “成績落后墊底??赡芤矝]那么快落后吧,只是我擔心。”

      “所以沒證據(jù)證明一定會落后是吧?建議你少說‘肯定這樣的話?!?/p>

      “我試試?!?/p>

      “而且你如果犧牲休息時間和他們一樣多刷題,后面的精神狀態(tài)會更差,陷入惡性循環(huán),對吧。”

      “嗯,是這樣?!?/p>

      “那說明那種學習方式不適合你,所以不能用,我們要用適合我們的方式?!?/p>

      這次的咨詢時間差不多到了,簡單小結后,我們約了下一次的時間。他抓緊最后的時間和我說了一件事:“周日我外婆去世了,我發(fā)現(xiàn)自己沒那么悲傷,這正確嗎?”

      我發(fā)現(xiàn)他又開始自責了,正想回應,他又講了另一件事:“初三時,爺爺患癌癥,家人都不告訴我,直到最后爺爺昏迷才告訴我,因為我要考試。我其實很難過,因為小時候是爺爺照顧我的,我和爺爺很親近?!?/p>

      “當時你知道后怎么想?”

      “家人都希望我盡量不要想,好好考試?!?/p>

      “如果可以,你當時想做什么?”

      “我想爺爺最需要的是生病時候我能陪伴他,而不是最后昏迷了,我什么都做不了?!?/p>

      “你和爺爺感情很深,沒能陪伴讓你有很多遺憾,心里積壓了很多話吧?”

      “是的?!?/p>

      “明天正好是冬至,今天回家給爺爺寫封信吧,把想說的話寫在紙上,然后明天燒給爺爺,我想爺爺會收到的?!?

      “好,我回去寫。”

      “親人的離開會讓我們難過,我們需要給自己時間表達我們內(nèi)心的傷心,之前沒有做,現(xiàn)在可以補一下。當時你沒做什么,我想也有原因吧?”

      “嗯,我有點自顧不暇。”

      “那就不要苛求自己,在我們覺得可以的時間再做這件事就好?!?/p>

      第三次咨詢

      上周五開始,小憂連續(xù)高燒一周,沒來學校,所以咨詢拖到了周五,記錄也沒有完成,整個一周幾乎都躺床上看《三國演義》,聽《百家講壇》,說是興趣所在。

      這次咨詢我們主要交流了兩件事情,一是待會兒回到教室里會怎么樣。他說待會兒回去最好同學們都不要關注我,我乘勢問:“以前有同學關注你嗎?”

      “有啊,有個女生和我打了五次招呼?!?/p>

      “你想過她為什么會打五次招呼嗎?找找可能的原因?!?/p>

      “也許她喜歡我吧。”

      “還有嗎?”

      “也許她覺得這樣打招呼好玩?!?/p>

      “沒有其他可能了嗎?”

      “實在想不出了。”

      “好,我們先放一放。你前面說希望回到教室同學們不要關注你,也就是說如果有人關注你會讓你不舒服,你有擔心,能仔細想想你擔心什么嗎?”

      “擔心自己不合群,經(jīng)常不來,大家會慢慢遺忘我,距離越來越遠?!?/p>

      “所以你心里是需要大家關注或者說關心你的,是吧?”

      “嗯?!?/p>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被人關注到我們的存在。”

      “哦。”

      “如果周圍人曾經(jīng)關注你,他們關注了什么?”

      “仔細想想他們也沒有關注什么?!?/p>

      “而此之前,你對他們的關注是帶有負面猜測的吧。再想想之前那個打了五次招呼的女孩,你想到的理由里是不是沒有任何負面的想法?”

      “嗯。”

      “是吧,那如果他們關注,會關注什么?”

      “成績?性格?”

      “曾經(jīng)被關注過這些嗎?”

      “很痛苦的經(jīng)歷,給我留下了心理陰影,很慘。”

      “我能聽聽嗎?”

      “去年,我前前后后請了有十幾天的假,結果班主任、教學處的老師就找我談話,威脅我這樣下去就得轉(zhuǎn)學或退學,我那陣進校門就感到有壓力?!?/p>

      “那時候狀態(tài)很不好是吧?”

      “晚上睡不著,其他人都在學習,我像他們那樣撐了幾個月后,實在熬不住,所以斷斷續(xù)續(xù)請了十幾天假。”

      “那時候心里很慌亂吧?”

      “覺得自己很弱,學習堅持不下去,班主任和我談話,我重新調(diào)整了自己每天的時間安排,結果連周末本來就很少的娛樂也沒有了。負責教學的老師說長期不來違反學校規(guī)定,可能會被退學,我很害怕,感覺自己是被拋棄的,沒人幫我?!?/p>

      “當時心里很恐慌,很無助?!?/p>

      “是,想鼓起信心,但不知道能不能做到?!?/p>

      “對自己的能力有點懷疑?”

      “應該說是否定吧?!?/p>

      “后來休學能不能看作是以逃避的方式應對這個問題?”

      “不知道。我還挺開心的,不用被談話,也不用擔心這些事了?!?/p>

      “那時候如果像我們現(xiàn)在這樣談話,找尋一些方法去試試,看看能不能改善狀態(tài),會不會好一些?”

      “可能吧?!?/p>

      “所以當時學習生活不適應,休學,問題不完全在你?!?/p>

      小憂沉默了。我想去年的時候他其實是遇到挫折了,在沒法應對的時候,我們沒有給予及時的支持,他以逃避的方式面對自己內(nèi)心的脆弱。我盡力減少他內(nèi)心的負疚感、壓力感,給予心理支持,與他一起應對現(xiàn)在的境況。

      第四次咨詢

      這次咨詢原來定在周五,但因為突發(fā)事件提前了兩天。期中考的兩門,生物和地理他不愿意考,再次提出不想來上學,父母也著急、無奈,請假來學校和我交流。

      兩個多小時的交流后,我意識到小憂的問題和這個家的境況關系太密切了。他的爸媽從小幾乎是一起長大的,結婚后感情卻一直不好,爺爺照顧小憂的生活,其他都是媽媽管,爸爸幾乎不太關心他,媽媽和爸爸兩人性格反差極大,爸爸謹慎、拘小節(jié),媽媽愛表達、有沖勁,所以在這段咨詢的時間里,媽媽一直在說和爸爸不和,生活在一起很有壓力,曾經(jīng)在小憂5~7歲間,經(jīng)常打罵孩子,后來媽媽意識到問題,進行了自我調(diào)整。她自認為很了解孩子,對孩子的影響力很大。

      媽媽在孩子面前經(jīng)常鼓勵他塑造男性化、勇敢、冒險的強者形象,其實給了孩子一個暗示,你爸爸和你身上有相當一部分很不男人的特點,比如太計較,所以這個孩子很矛盾。在高中這個自我同一性可能出現(xiàn)混亂的時間,他混亂了,他內(nèi)心渴望成為媽媽希望的那種類型,具備那些男性化的性格特點,可是他又擺脫不了身上那些女性化的特點,那些陰柔的特質(zhì),我想他是知道自己性格特點的,又不愿承認,極力回避,內(nèi)心毫無被接納感,自己對自己也是厭惡的,喜歡不起來。

      上高中前,爸媽雖然不和,但每天還都能見到,自從他進入高一住宿后,媽媽就極少回家。小憂說:“我要求也不高,一周、兩周回一次家,可我打電話她都說在工地忙,總也不回家?!痹谛n的心里,他被排到了金錢的后面。更何況,我隱隱猜測,小憂覺得媽媽不是沒空回家,是去了另一個家,媽媽之前一直和一個他也認識的叔叔在一起,最近換了對象,小憂心里頗有微詞。有些話我感覺他如鯁在喉,于是我讓他閉上眼睛說,他閉上雙眼,說:“我覺得你不可以這么隨便地又找另一個人一起過。”我明白“隨便”這個詞是小憂內(nèi)心與媽媽價值觀不同的地方,他沒有原諒她。我問及知不知道媽媽和那個叔叔分開的原因,他說知道,因為那個叔叔生病了。

      我在想,小憂那么依戀媽媽,那么他面對這樣的情景,心里一定有隱憂:我也病了,我也很弱小,媽媽終有一天會拋棄我,離我而去的。

      去年此時,小憂休學了,所有人都以為是學習不適應。在休學的這半年多里,媽媽繼續(xù)不在家,父母都沒有積極尋找原因,幫助小憂恢復,媽媽甚至說:“耽誤一年沒關系,他可以思考清楚?!彼孕n感到了深深的被拋棄感,父母什么都沒做,還指望孩子能從困境中走出來,這是何等的不負責任。

      現(xiàn)在回想起和他父母交流的過程,媽媽絮絮叨叨地述說她對小憂的了解,無非是在為自己辯護,辯護她雖然照顧少了,但精神上是很關注孩子的,孩子怎么能不混亂?他內(nèi)心感覺到的是沒有人關心他,在乎他,缺乏愛導致他又極力渴望這些關心,但媽媽明知卻不給予,還暗示是他自己懦弱,才無法應對。孩子沒辦法,只能以病態(tài)的方式來獲得他想要的,他賴在家里,他生病,爸媽就都會回家,不過高燒一周的最后兩天媽媽還是走了。

      家庭不改變,他怎么好起來?我能喚醒他內(nèi)心的成長動力嗎?

      后來,孩子還是選擇離開目前的學校,換到學業(yè)壓力相對較小的學校去了。但作為咨詢師,我還是很擔心,這些只是治標不治本,根源不改變,問題依然會再次出現(xiàn)的。

      參考文獻

      [1]韓秀.反芻思維對中學生神經(jīng)質(zhì)和抑郁的中介作用[J].心理技術與應用,2015(4):21-25.

      (作者單位:上海七寶中學,上海,201101)

      編輯/張 帆 終校/于 洪

      猜你喜歡
      個案分析抑郁家庭教育
      從“粗暴”到“溫柔”的改變
      產(chǎn)前個性化心理護理對初產(chǎn)婦焦慮、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響
      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初中生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
      家庭環(huán)境對中學生性格及成長的影響
      社區(qū)在冊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及影響因素分析
      幼兒教育改革進程中幾個重要問題的探討
      社會支持系統(tǒng)理論在留守中職生健康人格引導中的運用
      班級管理中的學生心理個案分析
      淺談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阜新| 马尔康县| 桃江县| 道孚县| 兴和县| 承德县| 启东市| 上杭县| 马尔康县| 驻马店市| 德钦县| 清苑县| 宜君县| 鹤岗市| 韶关市| 长春市| 温州市| 南召县| 龙口市| 栾城县| 全州县| 滦平县| 南投市| 宁安市| 托里县| 平凉市| 黄冈市| 凤阳县| 万州区| 华池县| 常山县| 伊吾县| 文登市| 贺州市| 宝兴县| 同仁县| 乌海市| 翁源县| 永新县| 孟津县| 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