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fēng)陵渡
成得臣是春秋時期的名將,他做事沉穩(wěn)老練,就算有人批評他,甚至誹謗他,他也從不在意。后來,他的職位越來越高,敢批評、質(zhì)疑他的人也少了,他的脾氣也大了。城濮之戰(zhàn)的時候,成得臣要與兵強馬壯的晉文公作戰(zhàn),貿(mào)然決戰(zhàn)無疑是自尋死路,因而他選擇避而不戰(zhàn)。這時,有人批評他說:“成得臣這個人,不是一個善于用兵的人,你讓他帶領(lǐng)300乘以上的部隊出征,他就沒辦法安全地回來!”這話讓成得臣很受刺激,他說:“我一定要借這次戰(zhàn)爭堵住那些人的嘴!”他決定與晉文公決戰(zhàn),最終慘敗而歸。
成得臣年輕時尚且能夠謹慎行事,為什么經(jīng)驗和閱歷更豐富了,反而會犯下低級錯誤呢?那是因為他被自己的職位沖昏了頭腦。人在成長過程中,增長的除了能力和經(jīng)驗,還有毛病和缺點。這就像小樹,越是成長,就越會有枝丫旁逸斜出,只有勇于修剪自己,去除那些旁生的枝葉,才能保證一直向上生長。
自 知
劉強東和李江是發(fā)小。如今,劉強東已是全國知名的大企業(yè)家,而李江卻只是一個村主任??蓜姈|每次回老家都會提前給李江打電話,告訴李江自己哪天回去,然后問:“你看你能不能抽出時間來,咱倆聚一聚?”聚會的時候,同學(xué)們紛紛恭敬地叫他劉總,劉強東說:“在外面不管我是誰,和咱們這些老同學(xué)在一起,我永遠都是大強子。是好哥們兒,咱們還像當(dāng)初上學(xué)的時候一樣,好好喝一場!”很多人成名后往往會和以前的朋友疏遠,而劉強東雖然功成名就,但在老家,人們還是習(xí)慣親切地叫他“大強子”,他和老家的親戚朋友感情一直很好。
人想要修剪自己,首先就應(yīng)該知道自己是誰,這樣你才能意識到自己的缺點,勇于下“刀”。劉強東始終牢記自己是“大強子”,因而當(dāng)滋生一點兒驕傲和自滿的情緒時,就能及時地砍掉,不使自己旁逸斜出。這樣的自知之明,不但讓他在家鄉(xiāng)更受歡迎,也潛移默化地助他形成了謙虛低調(diào)的處事風(fēng)格,提升了他的人格魅力。
自 省
人們都贊揚蕭伯納的口才好,因而無論到了什么地方,他都喜歡滔滔不絕地說話,而不喜歡傾聽。一次他遇到了法國哲學(xué)家柏格森,就討論起了對方的哲學(xué)理論,蕭伯納滔滔不絕,而柏格森根本插不上話,他只能一個勁兒地說:“哦,不,我的哲學(xué)不是這樣的?!笔挷{卻說:“伙計,對你的哲學(xué),我了解得比你多。”這件事恰巧被羅素看到,羅素對別人說:“別人都說蕭伯納為人坦率,我不這么認為,他只是自以為是而已?!庇泻檬抡甙堰@句話告訴了蕭伯納,蕭伯納大為吃驚,他暗自想:“羅素一向善于看人,為什么突然對我這樣評價呢?”他不斷反思,終于想到了那天和柏格森的談話,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修剪自己,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自省,無論是聽到別人的批評,還是看到別人對自己的不滿,都要首先反省,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么。經(jīng)常自省的人,能及時發(fā)現(xiàn)自身的毛病,并予以修正。而生活中有很多人,越是取得成績,就越容易丟失自省的良好習(xí)慣,而變得自以為是。
自 制
吳清源出身名門望族,而且十幾歲便已成名,但他卻始終沒有自我膨脹,秘訣就是自制。有一次他生病了,要住院。院長一聽是圍棋大師,趕緊給他安排了單間,可他卻不去住,堅持要住十幾個人一間的大病房。院長說:“單間清凈,更有利于您養(yǎng)??!”吳清源說:“那里適合養(yǎng)病,卻不適合養(yǎng)心。今天我能去住與眾不同的單間病房,明天就會不自覺地高人一等,保持了幾十年的心境就沒了!”院長無奈,只好讓他住進了大病房。
魯迅說:“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同樣的道理,當(dāng)一個人開始放縱自己,貪圖安逸的時候,他的交際風(fēng)格和處事態(tài)度都會被這種安逸所累。而吳清源卻保持了高度的自制,即使以自己的身份地位完全可以住單間,卻堅持按照普通人的習(xí)慣住大病房,使自己不丟掉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