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鳳茹
【中圖分類號】G6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7-0254-02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學習的主人,這是教育的常識。當更多的教師帶著這樣的常識走向?qū)W生的時候,課堂必然發(fā)生可喜的變化,學生必然收獲能力的提升和精神的成長。新課程理念倡導教育的主體要從教師走向?qū)W生,這就意味著課堂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就意味著教師要敢于“還權”。
課堂“還權于”于學生,就意味著“師退生進”。
教師積極地退,學生積極的進;教師在講授的時間上要退,學生在探究的時間上要進。課堂“還權”于學生,就意味著學生自主學習權利的回歸,意味著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的時間,意味著教學的起點從教出發(fā)走向從學出發(fā),教必須讓位于學,教必須服務于學。使學生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任何人都不得超越或改變,教師、課堂、教學等豐富的資源形成一個場,服從和服務于學生主體地位的實現(xiàn)。教師要努力地創(chuàng)設一個這樣的場,讓學習成為學生自己的事,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去探究,去實踐,讓學生自己去摸爬滾打。這是一種難得的經(jīng)歷,是一個學習成長的過程,是一種珍貴情感的體驗,是一種不可省略的成長積淀。只有經(jīng)歷了這一過程,學生才能更好的認識世界,成熟自己。學生都有表現(xiàn)欲望,老師應該轉(zhuǎn)變“角色”去欣賞、去鼓勵,發(fā)揮小組合作“兵教兵”作用,老師著重引導解決難點,學習效率自然高。如果按傳統(tǒng)教學模式,由老師來講授相關的重點、難點是很容易、很熟悉的,但這樣的教學無助于提高學生的能力。
理想課堂不僅僅要傳授知識,更要教學生如何適應社會需求去發(fā)展自己的一生?!白寣W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的最好方式,就是賦于學生自主權,讓他們在知識的超市里自主采擷,在疑問的探究中合作互學,在精彩的展示上分享智慧。學生真正主宰了課堂,教師的職責就是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協(xié)助測評與釋疑,做好學生學習的服務生。學生很多的本領大多是靠他們自己在生活實踐等到各種活動與交往中學來的,增長起來的,而不是誰手把手教出來的。所以我們才應反璞歸真。
課堂“還權于”于學生,要處理好主導和主體的關系
在我們的課堂上,一定要把學生推到前臺,教師退到后臺。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天堂,但是沒有主導的主體會沒有方向,沒有效率,會缺少方法。同時,只有主導而沒有主體的主導毫無價值。課堂是學生智慧與思維成長的天堂,課堂應是孩子自由汲取知識,自由發(fā)表見解的地方。學生和學生之間要有思想的碰撞,生成新的智慧。為了真正的還權于學生,我們的課堂一定要有一個好的模式,對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進行規(guī)范和引領。教師不能代替學生思考,教學,就是教著學生自己去學,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教師不是工程師,而是學生在成長道路上起引領作用的導師。
教師要做的是引領學生認識客觀事物,引領學生學會研究、合作和創(chuàng)造,引領著學生學會思維、學會學習、學會價值判斷。陶行知先生說過,做的法則決定學的法則,學的法則決定教的法則。我把它改成,做的法則決定學的法則,學的法則決定導的法則。導、學、做,三位一體。這個道理就好像讓學生學自行車,如果教師總是握著車把,學生是學不會騎車的。只有當學生在跌倒中體驗,才能學會騎車。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只要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有利于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就是好的方法??涿兰~斯曾這么說過:“孩子們求學的欲望是老師激發(fā)起來的,假如他們是溫和的,是循循善誘的,不用粗魯?shù)霓k法去使學生疏遠他們,而用仁慈的感情與言語去吸引他們;假如他們和善地對待他們的學生,他們就容易得到學生的好感,學生就寧愿進學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90后孩子開放、自信、大膽,他們身上的這些普遍特質(zhì),是課堂主體落實最好的軟資源。讓學生學習自主,同時還要管理自主。把研究權和評價權都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教育創(chuàng)新的主體,促進學生自我設計、自我管理、自我發(fā)展,讓學生快樂成長,全面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課堂“還權于”于學生,追求的是育人與高效
課堂作為教育的主陣地,本質(zhì)追求直指“育人”與“高效”,即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得到最好的收獲?,F(xiàn)代課堂應該跳出傳統(tǒng)意義上的主導與主體之爭,首先要把原來教師的教學目標轉(zhuǎn)變?yōu)閷W生的課堂學習目標,教師的教學方法轉(zhuǎn)變?yōu)閷W生的學習方法,教師的教學效果轉(zhuǎn)變?yōu)閷W生的學習效果。課堂中“主導與主體”缺一不可,相輔相成。要實現(xiàn)課堂的高效,就要發(fā)揮師生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性,實現(xiàn)“主導與主體”的和諧。教師的使命就在于恰到好處地指導、啟發(fā)學生由無知到有知,由茫然困惑到豁然開朗,循序漸進地發(fā)展思維、提高能力。教師要導趣、導思、導言、導法。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誰也不能代替。教師在教學中要因“學”施“教”,以“教”導“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要體現(xiàn)在學、展、評等行動中。教師要想更好的把權力還給學生,必須認真?zhèn)湔n,利用教材與生活實際的素材,了解學生的心理生理基礎,更多的讓學生自己動手,經(jīng)歷探索-發(fā)現(xiàn)-合作-交流-驗證的過程,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意識,團結(jié)協(xié)作互相幫助的精神,邏輯推理的能力。幫助他們掌握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使他們成為一個能適應社會的全面發(fā)展的人。
高效課堂的教學方法雖然不拘一格,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變“教案”為“學案”(亦稱“導學案”)。導學案羅列了要求學生了解和掌握的知識要點,在上課之前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先預習,在每節(jié)課開始之前,先檢測前一天的學習內(nèi)容,之后,對于新的知識點,都要經(jīng)過學生獨學、小組成員的組學、各個小組之間的群學過程,每個學生都要發(fā)言,即展示。更高效的課堂還要求分層次設計導學案,因人而異地安排學習方式。正因為它的機動靈活務實求真,學生很容易接受和提高,避免了太難“聽天書”或太易“不屑學”現(xiàn)象。可見,用好導學稿也是我們“還權”于學生的具體可行的方法。
時代在前進,我們的觀念要更新,如果你還是死死抱著傳統(tǒng)的教學標桿不放,我想用不了多長時間你就會成為教師行業(yè)中的“古董”一個,真正成為新時代的孔乙己。為了適應時代的發(fā)展,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讓我們每個教師都認真的想想自己,您的課堂“還權”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