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瓊++白紅華++余昆山
摘要:目的觀察中醫(yī)藥熨治脾胃虛寒型慢性胃炎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將符合納入標淮的100例脾胃虛寒型慢性胃炎患者分為對照組50例,觀察組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中西藥結合藥物治療。西藥予質子泵抑制劑+胃黏膜保護藥(奧美拉唑腸溶片+硫糖鋁混懸凝膠)。中藥予黃芪建中湯合六君子湯加減。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藥熨治療。藥熨按規(guī)范流程進行操作。觀察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飲食情況、大便情況、睡眠情況、抑郁和焦慮評分。結果①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②2組患者的飲食改善情況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③2組患者的睡眠情況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④2組患者的精神情緒比較,焦慮評分(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抑郁評分(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中醫(yī)藥熨可以減輕脾胃虛寒型慢性胃炎患者的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等癥狀,改善患者食欲,增加患者睡眠時間,緩解患者焦慮狀況,但不能改善患者抑郁心理。
關鍵詞:藥熨法;脾胃虛寒型;慢性胃炎;護理觀察
中圖分類號:R5733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7-2349(2017)08-0096-03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變或萎縮性病變其病理變化多局限于胃黏膜層,病變實質主要是胃黏膜上皮受到各種致病因子的經常反復侵襲,胃黏膜發(fā)生再生改造,最后可導致不可逆的固有腺體萎縮,甚至消失,并可伴有腸上皮化生的癌前組織學病變。本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約占門診接受胃鏡檢查病人的80%~90%,其發(fā)病率居各種胃病之首[1]。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采用方便抽樣,選取某三級甲等中醫(yī)醫(yī)院急診內科2016年1月—10月的住院患者。2組患者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業(yè)勞動強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診斷標準慢性胃炎診斷標準[2]:癥狀:上腹隱痛,食欲缺乏,餐后飽脹,反酸,惡心,重者可有貧血,消瘦,舌炎,腹瀉等。體征:上腹可有壓痛。輔助檢查:C-14尿素呼氣試驗陽性。電子胃鏡檢查提示非萎縮性胃炎或萎縮性胃炎或特殊類型胃炎。(2)脾胃虛寒型診斷標準:(參照2003年中國中西醫(yī)
結合學會消化系統(tǒng)疾病專業(yè)委員會擬定的《慢性胃炎的中西醫(yī)結合診療方案》)主要證候:①脘腹痞滿隱痛,喜溫,勞累后加重;②食少納呆腹脹;③大便溏軟;④舌質淡,舌體胖有齒痕,苔薄白或白膩。次要證候:①泛吐清水或泛酸;②口淡不渴;③神疲乏力;④脈細弱。中醫(yī)證型診斷:具備主證2項加次證1項,[HJ1.7mm]或主證1項加次證2項。納入標準:①西醫(yī)診斷符合慢性胃炎診斷標準;②中醫(yī)證型符合脾胃虛寒型診斷標準;③HP陽性的患者④同意實驗研究的患者。
13排除標準①有中醫(yī)藥熨過敏史的患者;②試驗中因事退出研究的患者;③胃脘部皮膚潰瘍、炎癥、水皰者;④腹部包塊性質不明者;⑤患者腹部無知覺及反應遲鈍者;⑥麻醉未清醒者;⑦凡不符合納入標準及診斷標準,無法進行評估或資料不全等影響判斷者。終止標準:根據終止、剔除標準對部分收納的患者予以終止和剔除,并認真記錄終止和剔除的原因及與臨床研究的關系。①不能耐受自擬方藥熨療法的患者;②未按研究方案執(zhí)行者;③出現(xiàn)嚴重不良事件、不良反應的受試者;④研究過程中出現(xiàn)嚴重的其他并發(fā)疾病或病情惡化者。
2治療方法
將玉溪市中醫(yī)醫(yī)院急診內科符合納入標淮的脾胃虛寒型慢性胃炎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表隨機分組的方法,設立對照組(預計50例),觀察組(預計50例),按照中醫(yī)藥熨治療脾胃虛寒型慢性胃炎患者的護理觀察表格,觀察2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療程14 d,記錄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比較2組治療效果和護理效果的優(yōu)劣。
21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藥熨治療。藥熨所采用的藥物為本科熊文清主任醫(yī)師所開具的中藥方,按流程進行粗加工,在微波爐中加熱后,根據針灸子午流注理論[3],胃經氣血旺盛于辰時(7~9時),遵醫(yī)囑在早上07:00~09:00之間進行藥熨,有助于脾胃虛寒型患者扶正固本。本科進行藥熨的護士均通過醫(yī)院正規(guī)培訓過藥熨治療規(guī)范的護士。
藥熨方組成:干姜50 g,小茴香50 g,烏藥50 g,青皮50 g,木香50 g。方中干姜功能溫中散寒,回陽通脈;小茴香功能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烏藥功能行氣止痛,溫腎散寒;青皮功能破氣,消積化滯;木香功能行氣止痛,健脾消食,全方共奏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之功。以100 mL左右白醋調勻成潮濕狀(以不沾手為度),裝入規(guī)范的藥熨袋中。
中醫(yī)藥熨流程:將按要求裝好中藥的藥熨包,放入微波爐中加熱2 min~3 min(約70℃),取出后用毛巾包裹(以防藥熨包溫度降低)備用。護理人員備齊用物,攜至床旁,做好解釋交流工作。核對醫(yī)囑無誤后,囑病人采取舒適的體位(半臥位或平臥位),護士戴上手套,一手拈著熨包的袋口,另一手拈著熨包的底部,以中脘穴為中心,半徑4 cm~5 cm的區(qū)域順時針方向推熨運轉,開始時速度宜快,隨著藥熨包溫度降低,推熨運轉速度減慢,熨至病人能耐受的溫度(溫度約在40℃~42℃之間)時,將藥熨包敷于中脘穴處,毛巾蓋于藥熨包上,并蓋上被服,注意保暖。藥熨包溫度降低時,更換另一藥熨包以上述同樣方法再次推熨。每次熨20 min~30 min,每日1次,連續(xù)治療1周。藥熨操作過程中注意觀察局部皮膚的顏色情況,同時詢問患者對溫度的反應,防止燙傷。藥熨完畢,清潔局部皮膚,協(xié)助患者衣著,安排舒適體位,做好相關記錄,并交待注意事項。
22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中西藥結合藥物治療。西藥予質子泵抑制劑+胃黏膜保護藥(奧美拉唑腸溶片+硫糖鋁混懸凝膠)。中藥予黃芪建中湯合六君子湯加減。
23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分析軟件進行統(tǒng)計,定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TX-*3/8]±s)描述;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為具有極顯著性差異。
3療效評定標準
31療效判定標準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醫(yī)癥狀記分法判定中醫(yī)證候療效療效指數(N)=(治療前證候總積分-治療后證候總積分)/治療前證候總積分×100%。
①臨床痊愈:臨床證候消失或基本消失,N≥90%,C-14尿素呼氣試驗陰性,電子胃鏡檢查正常;
②顯效:臨床證候明顯改善,90%>N≥70%,C-14尿素呼氣試驗陰性,電子胃鏡檢查好轉;
③有效:臨床證候有好轉,70%>N≥30%,C-14尿素呼氣試驗陽性,電子胃鏡檢查好轉;
④無效:臨床證候無明顯改善,甚或加重,N<30%,C-14尿素呼氣試驗陽性,電子胃鏡檢查無好轉。
32臨床護理療效評價①觀察患者飲食質量。記錄患者治療前后的飲食量以及對酸冷辛辣油膩食物的可耐受程度;
②觀察患者排便次數、排便量、大便性狀、排便自覺癥狀來評價大便的改善情況;
③觀察患者睡眠質量。因影響睡眠質量的因素較多,本課題主要觀察研究中患者睡眠時間,根據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中睡眠時間計分;
④觀察患者不良心理情緒的改變情況。
4結果
412組患者總療效比較見表2。
422組患者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見表3。
432組患者飲食情況比較見表4。
442組患者大便情況比較見表5。
5討論
藥熨是將藥物或其他物品加熱后(白灑或食醋等)在人體局部或一定穴位,適時來回移動或回旋運轉,利用溫熱之力,將藥性通過體表毛竅透入經絡、血脈、從而達到溫經通絡、活血行氣、散寒止痛、祛瘀消腫等作用的一種治療方法[4]。熱力和藥力的聯(lián)合作用是藥熨法的主要原理,藥物和溫熱對局部組織的刺激,局部血管擴張,血流加快而改善組織的營養(yǎng);通過對經絡的調整,達到補虛瀉實,促進陰陽平衡,從而防病保?。簧踔了幬锟赏ㄟ^皮下組織,在局部產生藥物濃度的相對優(yōu)勢,發(fā)揮較強的藥理作用。
由表1和表2可知,藥熨法可以緩解患者癥狀,改善其療效這與李曉華等[5]的研究結果相一致藥熨法通過熱力和藥力的雙重作用,使局部血管擴張,通過調整經絡,達到補虛瀉實,促進陰陽平,治病防病的作用[5]由表2可知,觀察組總有效率達94%,而對照組僅達88%,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由表3可知,2組患者中醫(yī)證候積分在治療前及治療后,組間比較和組內比較,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慢性胃炎病程遷延,飲食不慎又易誘發(fā)病情反復甚至加重,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2組患者飲食情況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藥熨法可以明顯改善患者飲食狀況,增加患者食欲,提高患者對酸冷、辛辣等食物的耐受程度。藥熨法利用熱力和藥力的雙重作用,熱熨于穴位上不但刺激穴位本身,激發(fā)經氣,而藥效進入穴位經絡后調動經脈的功能,發(fā)揮調和血氣,平衡陰陽的整體作用[7]本研究藥熨中脘穴,使胃氣下降,發(fā)揮胃主受納和腐熟水谷的功能,促進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從而增進患者食欲。
本研究結果顯示,2組患者大便狀況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本研究對象脾胃虛寒型慢性胃炎患者大便溏薄,經藥熨治療后,大便成形,量、色、質正常。
本研究結果顯示,2組患者睡眠時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這可能與患者接受藥熨治療后,療效改善,飲食恢復,大便通暢,故而睡眠也隨之改善有關。
由表7可知,P<005,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藥熨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焦慮情緒,這可能與護理人員在進行藥熨治療時,予以適時的情志護理和健康教育有關護理人員從入院時就開始針對患者疾病進行知識宣教,使患者對本疾病有了正確的認識,樹立治愈疾病的信心,故而情緒穩(wěn)定,焦慮緩解
本病慢性遷延,容易復發(fā),患者易伴隨抑郁情緒但由表8可知,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藥熨法對患者抑郁情緒緩解不明顯,提示護理人員應關注慢性胃炎患者的抑郁情緒,從而采取相應辨證施護措施。
綜上所述,藥熨法可以緩解脾胃虛寒型慢性胃炎患者癥狀,改善其療效,增加患者食欲,改善患者大便性狀,延長患者睡眠時間,改善其焦慮情緒,故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但對患者抑郁情緒緩解不明顯。
參考文獻:
[1]田德祿中醫(yī)內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5:628
[2]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1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1912-1914
[3]馮玨子午流注法治療脾胃虛寒型慢性胃炎的中醫(yī)特色護理[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20:(26):50
[4]單南英中醫(yī)護理常規(guī)技術操作規(guī)程[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6:205
[5]李曉華中藥燙熨治療脾胃虛寒型胃脘痛的療效觀察[J].醫(yī)藥前沿,201322(28):471
[6]高麗瓊中醫(yī)藥熨治脾胃虛寒型慢性胃炎患者護理進展[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1637(4):70-71
[7]何春燕中醫(yī)護理技術之藥熨法的臨床應用概述[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322(5):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