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軍+浩博
在國人的印象中,南有黃飛鴻,北有霍元甲
霍公繼承家傳“迷蹤拳”絕技,譽滿武林
其“以武保國強種”的尚武精神,世代傳頌
他是霍公弟子葉雨亭在南方的入室弟子
得恩師親炙,習得北少林迷蹤派武學精髓
他武術造詣高深,為俠好義,崇尚武德
秉承“以武會友、四海一家、不收分文”之宗旨
潛心教學,弘揚武學,將迷蹤派發(fā)揚光大
武術表演慶回歸,為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添彩
2017年,因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而意義非凡。全城悅動,舉國同慶,6月28日晚8時,“我的祖國——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慶典音樂會”在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隆重上演。是晚嘉賓云集,星光熠熠,精彩連連。
此次慶典音樂會以綜合中華傳統(tǒng)文化為主導,其中包括歌唱、樂器演奏、傳統(tǒng)武術精粹,繪畫、中西方音樂經典等多項精彩節(jié)目綜合展現(xiàn)。為“慶回歸”主題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其中,一個音樂與武術完美結合、剛柔並濟的節(jié)目,驚艷四座,讓人嘆為觀止。武術部分由北少林迷蹤派傳承人馬志堅師傅及其首徒、世界傑出華人青年協(xié)會創(chuàng)會會長陳煒文博士表演,緹袍劍、三節(jié)棍、迷蹤拳、梅花槍、虎頭雙鉤、行者棒,一項項迷蹤絕學展示,讓人大開眼界。而音樂部分,由殿堂級古箏演奏家鄒倫倫博士、香港節(jié)日管弦樂團指揮黃元元先生親自伴奏,《鴻雁》《男兒當自強》的旋律配合馬志堅師傅等的武術動作,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馬志堅師傅所表演的北少林迷蹤拳,乃霍氏家傳秘技,又稱“霍家拳”,至霍元甲時,以相傳七世。迷蹤派之特色為:閃、展、騰、挪,其拳、劍、棍都是既快又狠。迷蹤派中有三項絕技,分別是鐵腳羅漢拳、緹袍劍及少林三節(jié)棍,前二者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而馬志堅師傅,正是霍氏迷蹤拳的傳承者,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緹袍劍的繼承人,他習武逾六十載,傾盡一生心力,講述著對武術的沉醉與追求,傳承並發(fā)揚北少林迷蹤派,並將其視為一生的使命。
他是迷蹤派第八代傳人葉雨亭在南方的唯一入室弟子
“南拳和北腿,少林武當功,太極八卦連環(huán)掌,中華有神功……”中國武術博大精深,也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志堅師傅出生於香港,從小癡迷武術,尤為崇拜霍元甲,癡迷其“迷蹤拳”絕技,更敬仰他愛國救國的俠肝義膽。
抗戰(zhàn)期間,霍元甲之弟子之一葉雨亭師傅南下至香港,擔任香港南華體育會國術部教練及香港皇家警察訓練學校學術教官。馬志堅先生聽聞此消息,遂前往拜師。葉雨亭師傅授藝分文不取,但收徒有三個要求:第一內里有尚武精神;第二品德純正;第三悟性要高。除此之外,還要先觀察一年,各方面得到認可方才收為入室弟子。
功夫不負有心人,馬志堅師傅終於通過了層層考驗,於1955年拜入葉雨亭師尊門下,成為其在南方的首位入室弟子。他那時候才十幾歲,就讀於皇仁書院,只能是一邊讀書,一邊練武。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一招一式都是反復練就的。成為葉先師入室弟子後,每逢暑假,他都會去到南華體育會和葉師傅同住幾個星期,得老師悉心傳授。葉雨亭師傅授藝講究悟性,不喜太多言傳。有意思的是,每天凌晨三點,他都會被師傅叫起來訓練,到操場的草地以刀、槍、劍等真兵器練武,在黑暗中訓練視力、聽力,與聚精會神的能力。於此同時,也傳授了迷蹤派里只能秘密相傳的“緹袍劍”“三節(jié)棍”及“鐵腳羅漢拳”等功夫。
“有句話說,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練武術必須要練功法,葉師傅除了教我許多基本功外,還傳授了許多迷蹤派功法,其中還包括‘埕抓功?!彼榻B說?!佰糇スΑ笔且豁椌毩曋噶Φ墓Ψ?,埕是一種陶罐,在里面加入沙子或水,再通過指尖的力道和速度等配合,抓取出來。幾十年來,他每天都堅持練習,武藝了得。
馬志堅師傅師從葉雨亭先生,一直跟隨其習武,學了十五年,慢慢精通了迷蹤派武術的奧義。習武不能是三分鐘熱度,實為真心熱愛,才能堅持下來。讀書時,他白天上學,晚上學武;工作後,則白天工作,晚上練拳,這個習慣一直保持著,從未間斷。
癡情迷蹤,傳播武學,弘揚武德精神
北少林迷蹤拳,為中國傳統(tǒng)武術代表,其特點是動作輕靈敏捷,靈活多變,講究腰腿功,腳下厚實,功架端正,發(fā)力充足?!懊咱櫲瓕嵱眯愿?,攻中有防,防中有攻,上肢擊法與下肢腿法配合,加上靠、閃、定、縮等身法,組成了技擊性較強的攻防技術。常??斓阶屓顺銎洳灰狻!瘪R志堅師傅介紹迷蹤派功夫的特點說。
馬志堅師傅在武術方面造詣頗深,對發(fā)揚中華武術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他現(xiàn)為“世界功夫武術段位制”全球32位師范級十段高手之一,2009年獲“世界功夫武術段位制總會”頒發(fā)終身成就獎,2013年還當選為總會主席。2015年,獲頒“世界傑出華人獎”,該獎項在武術界的得獎人士屈指可數(shù)。
習武者,德為先。霍元甲師公曾以武術強種保國,發(fā)揚武術之大義;恩師葉雨亭亦弘揚武學,行俠仗義?!熬毼洳皇菫榱舜蚨?,而是為了強身健體。在習武過程中訓練自己全神貫注的習武心和堅強意志的冷靜心神,正所謂術德兼修。每個學習武術的一定要以德為先。”只有一心向善的人,武學造詣才能更加超脫,中國武術才能更加發(fā)揚光大。學習並弘揚宗派崇尚武德的精神,也是馬志堅先生的堅定目標。
“以武會友,四海一家,不收分文”,從霍元甲定下的迷蹤派宗旨,亦可以看出其武德之高尚。葉雨亭師傅也是如此。及至馬志堅師傅,他學得一身武藝,卻始終秉承恩師遺訓,為了宣揚武藝不開武館,而是幾十年來堅持每周三次在香港鲗魚涌公園教授迷蹤拳,以武會友,不收分文。
“武術是一項非常健康的運動,而且很實用。雖然當下香港市民,特別是年輕人,有非常多的運動選擇,但武術的確很不錯。武術不受場地、搭檔、天氣、時間、器械等的限制,只要有興趣,都可以練習?!瘪R志堅師傅希望通過不斷發(fā)揚,讓迷蹤派武術永遠傳承下去。
側 記
馬志堅師傅畢業(yè)於香港大學生物系,後任職於香港教育局,一直做到了教育局助理署長職位。榮休後,便一心弘揚武學。出人意料的是,他絕對算得上文武雙全,多才多藝,讓人不禁嘖嘖稱讚。
除了一身好武藝外,他還拉得一手好琴,他的小提琴已經達到了八級的水平。練武之餘,拉琴便是他日常的興趣愛好,陶冶性情。一文一武,剛柔並濟,實屬難得。這還不止,他亦喜歡研究風水學問,精通堪輿之術,曾幫助了不少慕名而來、各取所需的人。
“武”,止戈為武,以仁、義為核心理念。馬志堅師傅繼承北少林迷蹤派功夫,六十多年醉心武學,崇尚武德,他以實際的傳承,向世人詮釋了何為“武者魂”,令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