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校和普通中學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學生上課的時間少,學生身兼運動員兩個角色。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新課標要求的內容,對師生都是一個挑戰(zhàn)。基于此,教師的角色和教法都要發(fā)生根本性的改變,以期實現(xiàn)高效的課堂教學。而如何提高課堂效率就成為體校教師必須要面對的一個話題,因為只有高效的課堂效率,才會使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學有所得,并且課堂教學效率問題一直是我們評價高效課堂的標準之一。
【關鍵詞】提高 體校學生 課堂效率 化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8-0171-02
所有在體校一線教學的教師一直面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教學時間少,尤其在保證語數(shù)英教學時間不能太少的前提下,留給理化等其他學科的教學時間則是少之又少,當然學生用來學習的時間也遠少于普通中學的學生,那么在這樣的前提下,教師該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保證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掌握更多的知識,在有限的教學和學習時間內完成新課標所要求的基本內容,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進而為日后同時作為運動員的學生接受更高的教育打好基礎。
一、科學安排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
通用教材都符合科學性以及適用性原則,無論內容,還是內容的編排順序都是科學的,但編教材的專家教授不可能也的確不能把使用教材的每一個班、每一個學生都切實地加以考慮,這就要求使用教材的教師靈活應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備課時,不僅備教材,還需要備學生。我在體校任教10年來,基本上高中的學生以學文科為絕大多數(shù),理科的學習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要在高二時通過全省的學業(yè)水平測考試。所以,我對高一的教材進行了內容的整合和刪減,比如在講化學能與電能時,只是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原電池的原理,會寫簡單的原電池的電極反應即可。對于發(fā)展中的化學電源著部分內容是不講的。通過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后,可以大大降低學生學習的負擔,同時大大提高了課堂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利用好化學的學科優(yōu)勢
1.多做實驗,充分發(fā)揮運動員動手能力強的優(yōu)勢。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化學很多化學概念或者是化學規(guī)律等都是需要經過實驗的演示才能得到更好的解釋的。因此,化學教學中,首先需要重視的就是實驗教學。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還要不斷的總結經驗和教訓,結合教學實際情況,對一些比較難懂的化學知識可以反復的通過實驗演示來進行論證和實踐。比如在講離子反應和離子共存時,很多學生無法理解什么樣的離子之間會發(fā)生反應,離子共存的條件是什么。學生通過動手做實驗,觀察實驗中看到的現(xiàn)象,就可以很容易總結出發(fā)生離子反應的條件是什么。
2.沒有條件做實驗的知識,借助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以視頻或動畫的形式將知識呈現(xiàn)給學生,如在講金屬鈉與水的反應,過氧化鈉與水和二氧化碳的反應時,將實驗以視頻的形式播放給學生看,讓學生自己總結實驗的現(xiàn)象,總結可能生成的物質,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大大調動學習的興趣,最大程度地提高課堂效率。
三、多在課堂利用賞識教育,建立學生自信心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自信心對人的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是一個人獲取成功的精神支柱,是一個人采取自覺行為的心理動力源泉,是一個人成長和成才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質。當別人遇到困難或出現(xiàn)過錯的時候,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他們發(fā)自內心的真誠的幫助而不是教訓。渴望被賞識是人類最本質的需求,而對于成長中的青少年,賞識尤為重要。體校的很多孩子可能由于比賽或者其他方面原因導致學習成績較差,學習習慣沒有養(yǎng)成,這樣的孩子在課堂上和競技場的表現(xiàn)會截然不同,作為教師要時刻記得在課堂上對每個孩子的表現(xiàn)點贊,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欣賞孩子,信任孩子,鼓勵孩子,能夠幫助孩子揚長避短,克服自卑,樹立自信心。讓每個孩子在課堂上也像在競技場上一樣充滿活力和斗志。
四、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實施分層教學
分層教學法強調:“教師的教要適應學生的學,學生是有個性差異的,不能以犧牲一部分人的發(fā)展來換取另一部分人的發(fā)展,學生的個體差異是一份寶貴的可供開發(fā)的教育資源”。它的核心是面向全體學生,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學生“最近的發(fā)展區(qū)”,實行分層推進教學。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是使全體學生共同進步的一個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實處的一種有效的方式。體校學生身兼運動員和學生的雙重身份,使得有些學生在初三階段就落下了很多課程,那么到了高一就無法做到知識的銜接所以我一般把學生分為三個層次,一是需要補充初三知識的為C層次;二是能夠基本跟得上課堂內容,準備高二學習文科的學生為B層次,這部分學生通常都會占到很大的比例;三是很少的一部分學生準備高考考理科的學生,這部分學生為A層次,一般A層次的學生所占比例較小,但基礎較好,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較快。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上布置不同的練習,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有所得,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比如在講氧還原反應時,C層次的學生需要學會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價的判斷方法,B層次的學生需要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是什么,如何判斷一個反應是否為氧化還原反應,A層次的學生除了掌握B層次的知識外,還要會計算在一個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的轉移數(shù)目,以及在歧化反應中,被氧化和被還原的物質的量之間的關系。課后作業(yè)也按照三個層次去布置??傊瑢τ诿總€學生要充分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讓每個學生在課堂都可以帶走一點東西,不在乎教師課堂給了多少,而更重要的是學生課后真正帶走了多少。
五、教師要提高自身素養(yǎng)
在教學中往往會出現(xiàn)學生因為認可一個老師而喜歡一門課程。作為教師,要努力做到成為那個被學生首先認可的人。
1.作為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培養(yǎng)自己的專業(yè)素質和教學能力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學中,盡一切可能滿足學生的知識需求。除此之外還要認識到化學學科是不斷發(fā)展的,要時刻通過各種途徑不斷提升自己,及時掌握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庫,讓自己的知識面得到不斷的拓展。所以,我覺得教師應當像一條河,源源不斷地充實自己,將涓涓細流匯入大海;教師還應當像一條路,將無盡的希望鋪向遠方。作為教師,從來也只應當在自身的專業(yè)成長中才能創(chuàng)造出綿延不斷的幸福。
2.作為教師要有高尚的品格,古人云“德高為師,學高為范?!彼未鷮W者李覯也曾經提出:“師者雖非人君之位,心有人君之德。”可見,有德且德高方能為師。作為教師要愛生親徒,樂教不倦。體校教師要經常面對基礎很差,學習習慣不好的學生,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去引導學生學習。另外,體校很多學生是遠離父母獨自在學校進行訓練和學習,他們更需要老師的關愛和理解,要做到在課堂是師者,是為學生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在課下是學生的朋友,并且是可以讓學生信賴的朋友。
3.教師要時刻注重自己的儀容儀表,端莊優(yōu)雅的舉止、儒雅的風度、禮貌博學的談吐、大方得體的著裝和整潔的儀容儀表等,都是教師良好素質的外部表現(xiàn)。教師本身就是一種教學媒體,教師的體態(tài)語言對學生具有直觀、真實的教育作用,也將對學生的行為舉止、儀表修養(yǎng)產生直接的影響。
總之,讓學生可以快樂地學好化學這門課程,是我最大的愿望,我也會一直努力下去,朝著這個目標不斷前行。
參考文獻:
[1]沈敏,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整合的基礎和途徑.中小學管理,1998,(9)
[2]李濟英,馮東紅.放眼世界素質教育.中國教育報,2000-1-9
[3]徐光憲.我有點搞不清化學了.中國教育報,2001-4-8
作者簡介:
聶偉杰(1974.12.05-),廣州體育職業(yè)技術學院,中學化學教師,主要研究方向:中學化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