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瀅
摘 要: 新課程改革是要跳出應試教育的限制,促進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提升,從而提高教學效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伴隨著課堂信息量的增加,對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高中語文教學現狀,闡述了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高中語文 課堂效率 有效措施
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是所有高中語文教師都必須探究的課題,許多語文教育工作者在這方面已取得寶貴的經驗和豐碩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高中語文教師只關注學生的考試分數和成績,課堂上難以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導致課堂氣氛十分沉悶,這樣的教學方式難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此,如何活躍高中語文課堂氣氛,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成了高中語文教師必須探究的課題。
一、高中語文教學現狀分析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落實,社會對高中語文教學方法的變革展開了諸多探索。由于絕大多數老師根本就沒有以自身現實情況為依據,無目的地選用紛繁復雜的教學方法以求獲得教學質量的提高,然而此種與自身教學實際嚴重不符的教學方式無法推動高中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選用是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及積極性的提升,但是一個多媒體課件的容量需要花很多的時間獲取及消化課件里所涉及的知識,如此部分學生便會對語文學習喪失興趣,更嚴重的還可能導致學生厭學情緒的出現。同時,絕大多數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氣氛沉悶,學生課堂活力不足。很多高中語文老師在實施“填鴨式”教學法,在此種教學方式下,老師擁有教學主體地位,學生只是機械地記筆記。過于重視老師講解而無視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方式給高中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帶來諸多阻礙。
二、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措施
1.構建以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為主的課堂教學結構模式
一是自學輔導式,以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為主,采用“自學—質疑—討論—點撥—自結”的模式。這種教學法強調學習過程的自動化,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主動質疑,并參與討論和總結。在探究知識的過程中,遵循知識本身的科學規(guī)律使得學習步驟程序化,讓學生形成知識結構板塊;二是質疑探究式,以討論問題為教學的主思路,以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進行教學設計;三是分層遞進式,課堂教學中實行分層教學,根據學生的智力水平將學生分為a、b、c動態(tài)的三類。教學目標的制定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分類訓練,同時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四是點撥導引式,對學生進行點撥教學。在教學中要注意摸清重點、難點、學生心理障礙,并做到舉一反三。
2.充實教學過程
(1)妙設情境。妙設情境能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高中語文教學過程包含內容特別多,在如此廣袤的知識海洋里難免會覺得厭倦,因此,需要借助情景再現的方式讓學生飾演相應角色的方式,讓他們對文章有清晰的了解,如:講解《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時,老師們可以讓一個學生飾鄒忌,另一個學生飾演齊王。借助分角色飾演的方式,學生對文章有了特別深刻的了解,同時提高了教學質量。
(2)科學提問。提問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也是現今許多教師廣泛采用的方法。在課堂上恰當的提問方式、內容、時機不僅能夠發(fā)展學生的智力,而且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營造和諧的氛圍。課堂提問需要靈巧地設置疑難,在具體進行提問的時候置問于教材的疑難處和含蓄處。課堂提問不能偏離教學目標,可以給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難度的問題,講究技巧和藝術性。
(3)激發(fā)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先導,有興趣學習才會有成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抓住導入課文的環(huán)節(ji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根據課文的起伏節(jié)奏環(huán)環(huán)緊扣,適時增強濃郁的色彩,使學生感受到意無窮,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由于教學內容不同,開頭導入的方法是利用故事導入,或者利用名言詩詞導入和利用音樂電影導入,讓學生全神地投入讀文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在課堂上要充分利用面部、語言等更好地調動學生的情感,緊緊地著眼于一個標點、一個詞語,讓學生體會到老師那流動著的語言文字之美。語文教師重要的是聲音具有美感,語言抑揚頓挫,而且把這種美融入教學情境中,從而有效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
(4)有趣結尾。好的開始與好的結尾是一堂課的總結是整堂課的凝聚和概括,有趣的結尾能夠對一堂課的內容有良好的總結,還能達到“課雖盡而趣無窮、思未盡”的效果。
3.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1)教師語言要幽默,有幽默感的教師容易貼近學生。
在語文課堂上,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保持一定的距離,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教學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交流,師生關系的融合和平等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
(2)教師要轉變角色。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是授和受的關系,課堂上教師切記完全把整個課堂掌控在自己手上,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地位,在語文教學課堂上積極交流,在教師的引導下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體驗到語文教學的樂趣。
4.根據教學目標、內容分層教學
對學生進行分層之后,教師要根據教學大綱的目標分層制訂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所制訂的教學目標必須不違背大綱的教學要求,對于高中語文所制訂的教學目標不能低于大綱里最基本的教學知識點及基礎技能培養(yǎng)的目標,著重培養(yǎng)處于中間階段的學生,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及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探索欲望。在要求其充分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激發(fā)他們學習高中語文的熱情。
總之,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途徑很多,要因時、因地處理好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各種因素,采用誘導式的教學方式,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運用合理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寧志斌.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高效化策略研究[A].中國教師發(fā)展基金會“全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科研成果集(江西卷)[C].2013:4.
[2]于媛.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J].才智,2014,(30).
[3]張尊華.確立大語文意識 創(chuàng)設大語文情景——開拓高中語文教學新思路[J].語數外學習:語文教學,2012,(04).
[4]孔慶東,摩羅,余杰,主編.審視中學語文教育.汕頭大學出版社,1999.4,1.
[5]陳旭遠,張捷,主編.新課程·實用課堂教學藝術.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