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曉宇
【試飛員】
文/胡曉宇
乘著夢想的翅膀/我翱翔在云端/天從煙青到瓦藍/從淺紫到粉靛/帶著我啟航的/是那黃色的帆……
這首詩,是一名空軍試飛員在一次試飛表演后即興而作。何為“黃色的帆”?我們不是總形容戰(zhàn)機為銀色戰(zhàn)鷹嗎?
這“黃色的帆”,比喻的是黃色飛機,即沒有定型的飛機。飛黃色飛機的人,就是試飛員。
試飛員與飛行員翱翔碧空,除了駕馭的飛機顏色,似乎沒什么不同。然而,僅一個“試”字之別,就把他們同危險、挑戰(zhàn)、探索,緊緊連在一起。試飛員是專門擔任飛機飛行試驗任務(wù)的飛機駕駛員,他們駕駛的是需要對種種極限條件進行全面驗證的飛機。這些機型第一次從設(shè)計圖紙變成鋼鐵雄鷹,試飛員就是和它們完成“第一次親密接觸”的人。
“發(fā)明一架飛機算不了什么,制造一架飛機也沒什么了不起,而試驗它才艱難無比?!笔澜缁铏C之父奧托·李林塔爾如此描述評估和檢驗研制中的飛機的重任。
“有人說我們是‘刀尖上的舞者’。”一名空軍試飛員坦言,每型現(xiàn)代戰(zhàn)機列裝前,要完成數(shù)百個科目、數(shù)千架次飛行試驗,伴隨出現(xiàn)的各類故障數(shù)以千計??梢哉f,一種新型戰(zhàn)機的上天之路,就是一條試飛“險途”。殲-10便經(jīng)歷了10年試飛考驗。
回眸歷史,試飛開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英國。世界上最古老的試飛員學校如今叫皇家試飛員學校。中國1958年從航空院校畢業(yè)生中嚴格選拔了我國第一批大學生飛行員,并由此邁出成長為試飛員的第一步。其后多年,我國試飛員大都從航空院校畢業(yè)生和作戰(zhàn)部隊經(jīng)驗豐富的飛行員中選拔。王昂、滑俊、黃炳新、雷強、梁萬俊、李中華、李國恩……便是其中的優(yōu)秀代表。
1998年,殲-10成功首飛;2009年,空警-2000、空警-200公開亮相;2012年,艦載機殲-15成功著艦;2013年,運-20成功首飛;2016年,殲-20在珠海航展驚世一飛……讓試飛員這個名詞闖入我們的視野。
60余個春秋長空掠升,成功試飛160多型2萬余架國產(chǎn)新機,先后有27名試飛員血染長空……一代代空軍試飛員用青春和生命鋪就的強軍報國的輝煌航跡,伴著新型戰(zhàn)機的呼嘯,成為廣袤碧空中最閃亮的豐碑。
“有一天,黃色飛機換上最美的涂裝,便成為人民軍隊的一把利劍?!边@是一名試飛員的心聲,是一代代試飛員將生命融入使命、用熱血鑄就輝煌的至高追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