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麗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的化學教學中,教師必須開闊視野,更新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做好實驗探究,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文章立足化學課堂教學現狀,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實驗探究等方面,對提高化學教學有效性進行探究。
關鍵詞:新課改;化學教學;有效性;教學現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4-0063-01
隨著我國教學改革的全面推進,化學教學有了全新的發(fā)展方向。提高化學教學有效性,重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內容與方式。因此,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化學學習能力的提高,不僅有助于化學教育改革,而且能為自己的發(fā)展明確方向。
一、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提高化學教學有效性
創(chuàng)新化學課堂教學內容,是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一步。在傳統(tǒng)的化學教學中,部分教師會將課本視為唯一的教學資源,以課本為基礎開展教學。只關注課本中的內容,鎖定課本所安排的內容順序,既不利于學生建立化學思維,也不利于學生鞏固化學知識。因此,在提高化學教學有效性的過程中,教師要關注教學內容與學生學習之間的關系,關注教學內容與教學組織形式之間的關系,并本著尊重實際情況的原則設計教學目標,讓化學教學內容為學生服務。第一,教師要優(yōu)化教學內容的組織,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只有從化學課本中走出來,以個人教學經驗以及教學大綱為依據,為學生重新組織教學內容,提取重點與難點教學內容,才能提高化學教學的針對性。教師可以從化學教學大綱中選擇重點內容與高考重點考核目標,建立一個化學知識體系,并將課本中的每一個化學知識點穿插到這個化學知識體系中,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反復聯(lián)系,促進學生鞏固已學的知識。第二,教師要關注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之間的關系。在組織自主學習活動時,教師要選擇難度適度的內容,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找到成就感。例如,“豐富多彩的化學物質”“研究物質的實驗方法”等內容適合自主學習,教師可安排學生自學。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設計具有挑戰(zhàn)難度的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合作意識。
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化學教學有效性
靈活使用多種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組織化學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探究化學知識的積極性。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情境教學法、信息技術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等教學模式,都已經成為化學課堂中的常客。在科學組織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以便學生在課堂中以最快的速度理解與掌握化學知識。比如,在講解“生產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這一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化學原料、保護氣、冷凍劑這三個切入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境。同時,教師給學生展示填充燈泡的案例與保鮮水果糧食的方式,能拉近學生與化學學科內容之間的距離。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環(huán)境,能夠讓課本中的化學知識更加形象,促進學生對含氮化合物知識的理解。又如,在講解“氮氧化物對環(huán)境的污染與防治”時,教師可以利用硝酸型酸雨以及光化學煙霧的圖片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最真實的新聞圖片?;蛘呓o學生播放有關硝酸型酸雨及光化學煙霧的視頻,讓學生了解氮氧化物所造成的環(huán)境問題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強化學生的情感,促進學生產生探究化學知識的興趣。在課堂中積極利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靈活使用教學工具與教學手段,能夠促進學生化學學習主動性的提高,推動化學教學改革。
三、創(chuàng)新實驗探究,提高化學教學有效性
實驗是化學學科的重要教學內容,實驗教學活動也是化學課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新課程改革環(huán)境下提高化學教學有效性,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積極操作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探究與驗證化學知識。實驗教學活動的開展,給學生提供了鍛煉動手實踐能力的機會,也讓化學課堂成為多操作、多思考的地方。只有轉變教學思路,才能給教師與學生的共同進步提供保障。比如,在講解“亞硝酸鈉”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有關亞硝酸鈉與生活中食鹽鑒別的實驗。在實驗之前,教師鼓勵學生先想一想亞硝酸鹽與食鹽之間的關系,并提出“亞硝酸鹽與食鹽在化學成分、化學性質上有哪些不同”的問題,促進學生提出自己的假想,為學生的化學實驗設計提供依據。與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不同,在探究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自主思考的機會,而不是將實驗任務直接布置給學生。更不能按照化學實驗手冊照本宣科,讓學生像機器人一樣完成實驗手冊中的步驟。在學生產生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師要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讓學生分析兩種化學物品在實驗過程中的不同反應,比較化學物品的性質,促進學生在探究實驗中得到屬于自己的化學學習成果,提高化學教學有效性。
四、結束語
在新課程改革環(huán)境下,促進化學教學有效性的提高,重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化學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努力開闊教學視野,更新教學方案,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加以改革,引導學生做好實驗探究。教師只有將實驗與創(chuàng)新的教學內容方式結合在一起,促進學生化學體系的完善和化學學習思維的完善,才能推動化學改革,滿足學生的成長需要。
參考文獻:
[1]劉春梅.新課改背景下提高高中化學課堂語言藝術研究[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6(06).
[2]陳繼華.提高高中化學情境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