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戰(zhàn)爭++馬鵬帥++張俊勇++劉曼曼
摘 要 本文通過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邏輯分析法等方法對普通大學生體育知識儲備的情況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和研究。一定體育理論知識的儲備是身為一名大學生應該具備的體育素養(yǎng)之一,是實現(xiàn)全民健身計劃的重要一部分,是實現(xiàn)終身體育的重要保證。因此,必須把提高普系大學生體育理論知識作為一項必修項目。
關鍵字 大學生 普通系 體育知識儲備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8-000-01
一、前言
目前高校學生參加各種項目的的體育鍛煉已經(jīng)成為學生學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學生對指導體育活動的理論知識的了解卻相對短缺。這直接導致了學生自主鍛煉受到了嚴重的制約。通過對普通大學生體育老師的實際訪談以及對100名學生的實際考察,了解到學生對體育理論知識的儲備情況,對現(xiàn)階段大學生對體育理論知識的掌握相對匱乏的原因進行分析,提出對加強大學生體育理論知識的可行性對策。
二、影響普通大學生體育理論知識的因素
(一)基礎教育因素
通過對大學生面對面的實際訪談中了解到:在中小學階段都沒有接觸、學習過體育理論知識得大學生占了90%。然而絕大部分的學生在中小學期間都沒有接觸過體育理論知識,造成了理論與實踐的大幅度脫節(jié),中小學期間基礎知識的薄弱導致大學生在學習大學理論知識的時候很吃力,知識內(nèi)容的短缺給大學生的學習造成了負擔,更加降低了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導致大學生體育理論知識淺薄。
(二)學生的主觀態(tài)度因素
1.大多數(shù)大學生都認識到了體育理論知識的重要性,但是到具體落實到行動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的,通過和學生座談得知:大學雖然已經(jīng)有了體育理論考試,但是體育理論成績僅僅是一個參考作用,并沒有什么實際性的作用,考試不過也不用重修,是學生體育理論知識不達標的一個重大因素。
2.受體育基礎教育的影響,大學生在中小學期間沒有對體育理論知識的重要性認識的不到位,導致現(xiàn)在的大學生對體育理論知識存在片面性的觀念,從根本上忽略了理論與實踐是相統(tǒng)一的,理論指導實踐,而實踐由反饋給理論,從而影響了對體育理論知識的學習。
(三)學校教育因素
1.體育理論課時達不到規(guī)定的標準。1992年《全國普通高等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體育理論部分的教學時數(shù)不得少于體育教學時數(shù)的12%,各學校基本參照執(zhí)行”。普通高等學校的一、二年級必須開設體育課程,那么一個學期為36個學時,四個學期就是144個學時,那么,每個學期的理論課時為4.32個學時,四個學期的體育理論課的課時應該有17.28個學時。根據(jù)與學生的座談了解到:在課程表中沒有體育理論課程,只有在雨雪天氣不能在室外上課的時候才會在教室里上一節(jié)理論課,這完全不能保證體育理論課達到應有的學時。
2.體育教育資源的短缺。通過教師座談了解到: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辦學體制、管理機制和辦學是想的重大改革,雖然學校的辦學條件也有所提高,但是遠遠跟不上招生的速度,導致人均體育教育資源大幅度下降。設施的短缺照成了某些院系體育理論課時的大幅度縮水甚至有些停開,嚴重影響了體育理論課程的學習,也降低了教師的積極性。
3.教學形式單一。由于大部分理論課程都是隨機開展的,教師上課之前并無特別準備。主要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但是現(xiàn)在的大學生越來越現(xiàn)代,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完全提不起他們學習的興趣。而且理論與實際的脫離使教學內(nèi)容更加空洞,學生的學習更加乏味,嚴重影響學生學習體育理論知識的積極性。
4.教師本身體育理論知識的欠缺。在目前階段,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依然是教師的傳授,然而一部分教師自己平時就不注意學習現(xiàn)代的理論知識,依然固守舊知,導致跟不上現(xiàn)代體育發(fā)展的潮流,以及沒有機會參加各種不同層面的職后培訓,也是導致教師體育理論知識欠缺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大多數(shù)的大學普通大學生認為有必要儲備一定的體育知識。雖然很多的大學生認識到問題的所在,但因為一些教育基礎問題、教學問題、校園氛圍等問題導致在行動上卻沒有真正的動起來,造成考試成績不理想。
2.大學普通大學生現(xiàn)在具備的體育知識是有限的。有限的體育知識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自身體育鍛煉與終身體育意識的養(yǎng)成。
3.造成普系大學生體育知識儲備不足是有很多因素造成的。例如:基礎教育因素、學生主觀態(tài)度因素、學校教育因素。
(二)建議
1.為提高普系大學生的體育知識儲備,應從小學開始重視體育理論知識的學習與體育意識培養(yǎng)。
2.重視在職教師再培訓與再學習,與現(xiàn)代化發(fā)展相結合,跟上時代發(fā)展潮流,提高體育教師的現(xiàn)代化素養(yǎng)。
3.將理論與現(xiàn)實的結合更加緊密,將體育知識與技能、保健、康復等具體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知識的實用性,真正體現(xiàn)體育理論知識的目的和價值所在。
參考文獻:
[1] 楊鳳華,許春彪.對高等學校體育理論知識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M]//學校體育科學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11-12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Z].教體藝[2002]13號.2002:13-15.
[3] 鄭銘洪.普通高校體育理論課程教學現(xiàn)狀與對策[J].四川體育科學.2004(3):9-11.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決定[Z].1999:18-19.
[5] 王景連,等.大學體育基礎理論[M].合肥.合肥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03:35-36.
[6] 曾小玲.論體育教師的教育理論素養(yǎng)[J].河南省社聯(lián)2004年度調研課題(SKL-2004-840).
[7] 高軍.對我國高校公共體育理論課教學的調查與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0(3):11-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