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佳
化學是一個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化學教學中,實驗教學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課程標準背景下,要求教師重視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動手能力,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家庭小實驗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fā)展起來的.這種小實驗,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進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家庭小實驗是學生對課堂知識的一種延伸方式,操作簡便.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加入家庭小實驗能促進學生學習化學知識.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盧梭說:“問題不在于教他各種學問,而在于培養(yǎng)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在化學教學中是缺少不了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的.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只是單純地講解理論知識,就會使學生感到枯燥和難以理解,慢慢失去對化學的學習興趣.而家庭小實驗的加入,能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就在我們身邊,看到自己平常熟悉的物質(zhì)發(fā)生了許多新奇的化學現(xiàn)象,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做家庭小實驗“檢驗雞蛋中是否含有碳酸鈣”時,學生在家里看到雞蛋殼和含酸度較高的醋產(chǎn)生了一些氣泡,并且產(chǎn)生的氣體能讓小火苗熄滅,讓澄清石灰水變混濁這一神奇的現(xiàn)象時,感受到化學的神奇,對化學的學習產(chǎn)生欲望.教師可以在告訴學生醋酸化學式(CH3COOH)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書寫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學生根據(jù)反應情況和基礎化學常識寫出化學方程式:CaCO3+2CH3COOHCa(CH3COO)2+H2O+CO2↑.這樣,提高了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又如,在做家庭小實驗“測試保鮮膜的保鮮能力”時,學生用保鮮膜和報紙、不用材料作為實驗的變量,一個周后清晰地觀察到每個杯子中水的含量:保鮮膜中的水大于用報紙的,也大于敞開放置的.這樣,學生理解了保鮮膜的阻隔作用,從而感受到化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的神奇之處.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簡陋的實驗儀器對學生的要求比較高,經(jīng)濟資源也不允許每個學生都動手操作實驗,大多是教師自己操作實驗,學生觀看減少了學生動手實驗的機會.而家庭小實驗的實驗用品幾乎都取材于生活中,操作簡單,學生可以獨立完成.這樣的實驗,有利于學生對實驗過程和注意事項的自主學習,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習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例如,在做家庭小實驗“自制簡易凈水器”時,學生需要自己動手制作一個簡易的過濾器:找一個大飲水瓶,去掉瓶底,倒立放置,先按照毛巾、木炭、細沙的順序依次鋪進水瓶中,然后鋪一層粗沙,再鋪上一層洗干凈的小石子.這樣,從水瓶的底端加入需要過濾的水,在瓶口就會流出清水.學生再加入一定量的消毒藥片,這種過濾過的水就可以飲用.為了促進學生的自我反思和提高,還可以組織學生競賽,從凈水器的外觀、凈水效果進行考慮,激發(fā)學生的動手欲望,為學生完善實驗提供動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
三、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化學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在生活中利用化學知識制作各種新產(chǎn)品或者解釋各種現(xiàn)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善于提出和思考生活中化學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使學生從被動地接受知識變成主動地探究知識.例如,在探究“鐵生銹的原因和鐵生銹的化學方程式”時,學生可以設計鐵生銹的不同條件,并運用控制變量法做實驗,從而得出鐵生銹的原因:空氣中的氧氣和水共同作用.化學方程式:4Fe+6H2O+3O24Fe(OH)3,2Fe(OH)3Fe2O3+3H2O.在做了這樣的實驗后,學生就有了預防生銹的措施:刷漆、改變鐵內(nèi)部的結構等.又如,在講“常見的酸堿鹽”后,教師可以培養(yǎng)學生實際運用知識的能力——要求學生做家庭小實驗“制作簡易滅火器”.首先需要了解實驗的原理,其次選擇實驗原料,了解純堿和醋精的反應方程式:Na2CO3+2CH3COOH2CH3COONa+H2O+CO2↑.利用飲料瓶、吸管等制作成品,在班上進行競賽.這樣的家庭實驗,使學生感受到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激發(fā)了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總之,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家庭小實驗教學對化學教學有著重要的作用.它是對化學實驗教學的補充、鞏固、拓展,能夠引導學生從多種角度、層次對化學知識進行創(chuàng)新運用,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