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 涼
那時天邊有圓月
■花 涼
我曾經特別厭惡節(jié)日,也厭惡任何形式主義的事情,在任何太表演化的場合都會覺得尷尬和矯情。所以,每逢節(jié)假日,旁人問我怎么過的時候,我都會微微有些詫異:“和平時一樣,沒有什么特別的安排呀。”
沒有因為情人節(jié)沒收到花而失落過,也不覺得中秋節(jié)沒吃上月餅就是不圓滿的。我相信不只是我,有很多年輕的男孩、女孩和我有過一樣的想法。我們因為年輕,或者是過于年輕,對這些形式化的東西特別不屑一顧??粗糠旯?jié)假日洶涌的人流,我都在心里翻白眼:你們這些凡夫俗子真是沒勁,過什么節(jié)。
但人的成長是一個如河流般緩慢流動的過程,我們的認知總會隨著某些東西發(fā)生緩慢的變化。
譬如九月中旬的時候,我接到媽媽的電話,她知道我工作強度大,整個人會因為勞累而格外暴躁,所以她開口時有些小心翼翼:“今年中秋回來吧,你爸買了幾斤大閘蟹?!?/p>
我當時路過一個公園,周遭盡是晚飯后出來散步的家庭,第一次,我沒有在電話中以“太麻煩了,票也不好買”為由拒絕,而是點點頭說:“好,我盡量回去?!?/p>
回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秋節(jié)那天下了大雨,我從大巴轉高鐵,一路上苦不堪言。想到只為了在家待上不到兩天的時間,我在心中覺得不值。
但那個晚上,當我趕到家的時候,當我吃到媽媽專門做的大閘蟹的時候,當晚上我們一家三口坐在陽臺上剝石榴的時候,我的內心變得潮濕而柔軟。
暴雨在傍晚時分已經停了,天邊掛上了圓月。有那么一個片刻,我忽然理解了這世間所有被我厭惡的,罵過矯情的節(jié)日和情感。那個時候的我不是天涯漂泊的游子,不是我心似鐵的戰(zhàn)士,不是自持清高的年輕人。我愿意向俗世低頭,感激這人間煙火的暖。
港灣晚燈,山頂旭日破曉。摘下懷念,記住美好。
譬如在那個晚上,遙看天邊月亮的時候,我在記憶中去回想過往的中秋節(jié)是怎么過的,一年年想過去都毫無印象。但記得有一年中秋,那年我尚在戀愛中,當時的男友陪我過中秋,因為我一句“想吃淮揚菜”,他帶我在那個新城市里找了許久。
我們坐在窗邊,那時的天邊也有圓月。當時的我亦是認真地對著圓月,期盼過但愿人長久。
后來我們分開許久,各自繼續(xù)著自己的人生。但當我回望的時候,因得那個關于節(jié)日的片段,我知道,感情從未白費,我收獲過愛意,也付出過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