郇博文
摘要:在高中物理的學習中,摩擦力的內(nèi)容在整個高中物理中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位置。掌握好摩擦力是學好力學的基礎(chǔ),同時也是學好物理的一個重要的基礎(chǔ)條件,所以師生對摩擦力的教與學都非常重視。摩擦力的內(nèi)容既復(fù)雜又抽象,不易理解。特別是摩擦力又分為多種狀態(tài),即所謂的“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結(jié)合”等,尤其是在一個情形中有多重摩擦力同時存在時,對于高中的學生來說是很難理解的。
關(guān)鍵詞:高中物理學習;摩擦力;思考
力是物理學習中一個最基礎(chǔ)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從大家剛接觸自然開始就伴隨著力的產(chǎn)生,從小學的自然課本,到初中高中的物理課本,力一直都存在,也一直在不斷的加深。在高中物理的學習中,力占據(jù)著相當大的比重,然而在重力、彈力、摩擦力這三種性質(zhì)的力的學習中,大家公認的比較難理解的,就數(shù)摩擦力。在學習摩擦力的時候大家不難發(fā)現(xiàn),這種力是看著難,但只要深接觸就會很有樂趣的,其實它跟其他東西的學習是一樣的,都是一個由難到易循序漸進的過程。
一、摩擦力的學習不可能一步到位
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的產(chǎn)生原因,以及摩擦力的方向大小,大家都是通過想象來完成對摩擦力的認識,這是大家對摩擦力的初始印象。而學生學習摩擦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實驗,這也是新課標的要求。摩擦力分為靜摩擦力跟滑動摩擦力,滑動摩擦力是指在兩個發(fā)生相對位移的物體之間產(chǎn)生的力,而靜摩擦力則是在兩個相對靜止的物體在受到外力的作用時沒有發(fā)生相對位移,只是存在相對運動趨勢時產(chǎn)生的力。從這兩個摩擦力的概念上就可以看出,滑動摩擦力相對來講是可以看見的,而靜摩擦力是看不見的是需要學生去理解去想象的。這對初學的高中生來講是十分的困難的,明明只有兩個靜止的物體,可是我們卻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使它們可以靜止。我們可以想象出應(yīng)該是有一種看不見的力量在支撐著這兩個靜止的物體。對于摩擦力的理解是抽象的,而對于剛剛接觸的高中生來講對于摩擦力的理解還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初步的認識上面,單純的依靠這些知識是很難解決摩擦力的問題的。因此,要想學好摩擦力首先就要求能多動手,多鉆研,結(jié)合課本上的知識點,在理解課本概念的基礎(chǔ)上要通過實驗不斷的熟知課本的每一個知識點,通過自己動手去得出結(jié)論,只有這樣的學習才能徹底的掌握摩擦力的相關(guān)規(guī)律。[1]
二、摩擦力的學習是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
在高中的物理課本中,我們最先接觸的是力,什么是力,力是怎么產(chǎn)生的,力的方向是怎樣的,力又分為幾種。一個人靜止的站在一個地方,他的身上又受幾種力,是什么力使他保持靜止不動的,靜止不動的平衡條件又是什么等等所有關(guān)于力的學習。在學習完力之后大家才接觸的摩擦力,摩擦力是力的一種,而且是所有力中最難學習,最難理解的一種力,剛開始接觸摩擦力,大家只是簡單的學習一些較易理解的內(nèi)容,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是怎樣的,為什么會有摩擦力,現(xiàn)實生活中摩擦力的存在。在了解了這些的基礎(chǔ)上開始引出摩擦力的種類,靜摩擦力跟滑動摩擦力,由現(xiàn)實存在的到抽象的想象的,摩擦力經(jīng)過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大家最初沒有接觸力而是直接的接觸摩擦力,那么大家的頭腦不會像現(xiàn)在這么的清析,所以學習摩擦力是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一點一點的加深,學習基礎(chǔ)的力的知識為學習摩擦力奠定基礎(chǔ)。通過不斷的模擬演練讓大家不斷的感知摩擦力的存在,摩擦力給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2]
三、科學探究貫穿于學習過程的始終
科學的探索研究是一種學習的方法同時也包含著一種精神,科學探索貫穿于物理學習的整個過程中。在摩擦力的學習過程中引入科學探索,在研究摩擦力的過程中,以推箱子作為案例進行分析,在推箱子的這個過程中,既有靜摩擦力又有滑動摩擦力,在推箱子的初期外力比較小,箱子沒有發(fā)生位移,此時箱子與地面之間存在靜摩擦力,由二力平衡可知靜摩擦力的大小與推箱子的外力大小相同,隨著推箱子的外力逐漸增大,靜摩擦力也逐漸增大,直到箱子剛剛要發(fā)生位移而還沒有發(fā)生位移的這一時刻靜摩擦力最大,稱之為最大靜摩擦力。此后箱子運動起來發(fā)生了位移,箱子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轉(zhuǎn)變?yōu)榛瑒幽Σ亮?,此后要使箱子勻速運動,所用的外力比箱子剛要運動時所施加的外力還要小,所以滑動摩擦力要比最大靜摩擦力小。 通過這樣的實踐有助于更加清晰明了的去分析理解,有助于對靜摩擦力跟滑動摩擦力的理解,同時總結(jié)出在什么情況的靜摩擦力是最大的,最大的靜摩擦力跟滑動摩擦力是什么關(guān)系。通過采用力的傳感器做實驗時在電腦上所呈現(xiàn)的圖形來表示拉力的大小變化程度。采用科學的探究方法可以使探究的過程更加準確真實。[3- 4]
四、結(jié)語
摩擦力是一種觀察跟理解并存的力,只有不斷的通過實踐,不斷的去想象才能更加深刻的去理解運用。對于現(xiàn)在的高中生來講,大家對事物的觀察不夠細致,更多的是不愿意去思考,再加上現(xiàn)在的物理學習是一種被動的學習過程,老師在課堂上不停的講,不停的說,完全沒有顧及學生的感受感知,沒有去了解學生的接受能力,再加上現(xiàn)在的學生叛逆心里很強,越是這樣大家就越不會認真的去思考,最終的結(jié)果就是老師講老師的,我們做我們的,課下的作業(yè)抄抄,課上有不懂的也不會去提出,導(dǎo)致學習成績不理想,經(jīng)常的受到家長老師的責備,心里的逆反會更加明顯,久而久之,完全失去對物理學習的興趣。所以,物理學習是雙向的,老師要考慮學生,顧及學生的感受,學生同時也要把自己的學習信息反饋給老師??偠灾?,摩擦力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希望老師要一點一點的將知識教授給大家,由淺至深,緊密的結(jié)合教材,這樣才能使學生逐漸的理解并掌握摩擦力的知識,從而實現(xiàn)自己的學習目標。
參考文獻
[1] 毛成城.高中物理摩擦力做功原理教學探析[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S2):236-237.
[2] 孫洋,王林.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高中物理教學實踐研究——以靜摩擦力的教學設(shè)計為例[J].中國教育技術(shù)裝備,2015,(24):151-153.
[3] 王之鋮.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儀[J].求知導(dǎo)刊,2014,(10):7.
[4] 曹立娟.高中物理摩擦力學習的認識誤區(qū)與點撥[J].學周刊,2014,(23):1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