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曉
摘要:整篇文章以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技巧為脈絡(luò)展開闡述。全文分四個大點進行:指導選擇閱讀書籍的技巧、指導做好讀書筆記的技巧、指導閱讀時的技巧、完成閱讀目標的技巧。每一點都把自己平時的經(jīng)驗和總結(jié)介紹出來。文章還通過引用一些名言名句和例子來增加說服力,讓讀者一目了然。
關(guān)鍵詞:課外閱讀;技巧;課外書;閱讀等
《新課標》指出: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教會學生求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要求“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有較豐富的積累”,是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同時,新課程標準也對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作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其中小學六年級課外閱讀總量在145萬字左右。但是,教師的課堂時間是有限的,這就需要老師合理引導和幫助學生在課余時間完成課外閱讀量的要求。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有什么技巧?
一、指導選擇閱讀書籍的技巧
臧克家說過:“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是呀,如果讀書不加選擇,讀了不適合的書,只會適得其反,事與愿違。我指導學生選擇課外書的方法有:1.“延伸法”,就是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來擴展延伸,讓學生去閱讀課文出處的書。例如,我在《魯濱遜造船》 這篇課文后,要求學生課外去借或找到《魯濱遜漂流記》來讀;我在《赤壁之戰(zhàn)》 這篇課文后,要求學生課外去借或找到《三國演義》來讀;我在《將相和》 這篇篇課文后,要求學生課外去借或找到《史記》來讀。通過讓學生自己去閱讀這些名著,感受書中不同人物的個性和品質(zhì)。2.“推移法”,就是在教學一些課文后,讓學生課后找到有關(guān)類似的書籍來讀。如在學習完《天上偷來的火種》《女媧造人》《夸父逐日》這些課文后,我讓學生去找《后羿射日》《三帝下凡》《孟姜女哭長城》《牛郎織女》《白蛇傳》等我國的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來讀。通過閱讀,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我國古代的文化。3.“分類法”,意思是根據(jù)學生的個性、興趣愛好、能力的差異來指導學生選擇閱讀的課外書。例如,推薦《三國演義》這本書時,讓接受能力差的學生我就讓他們選通俗易懂的課外書:帶有拼音的,中文版的等,靈活聰明的學生就讓他們?nèi)フ译y度較高的書籍來閱讀:粵語版、文言文版的課外書籍。這樣分類指導,讓學生真正愛上閱讀,感受到閱讀的快樂。
二、指導做好讀書筆記的技巧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是民間的一句俗語。腦子記性再好,記得再牢,也趕不上把事情寫下來,做好筆記和記錄,更忘不掉。作為學生,做好讀書筆記更有必要,它不僅可以幫助記憶還可以幫助寫作。讀書筆記如何記呢,記些什么?這都需要老師好好指導。我是這樣指導學生做筆記的:1.摘抄好詞好句。如成語、俗語、諺語、名言警句、具有哲理性的句子、運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和文段等,并要求學生注明出處。同時要求學生分門類別摘抄,以方便以后需要時查找。2.記文章的寫作手法。每一本書,每一篇文章,作者都運用了不同的表達手法,我都要求學生閱讀后都要總結(jié)出來,特別是對人物的刻畫方法,要特別留意。3.總結(jié)書中人物的個性特征和品質(zhì)。如我要求學生看過《紅樓夢》這本著作后,把書中的主人公賈寶玉、林黛玉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寫出來。通過讓學生總結(jié)歸納,掌握了描寫人物的表達方式。4.寫好讀后感。要求學生在看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后都要把自己的感悟和收獲用100字左右寫下來。
三、指導閱讀時的技巧
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被調(diào)動起來了,但光有興趣而毫無目的、不求方法地閱讀,走馬觀花、瀏覽式的閱讀,收效是微乎其微的,課外閱讀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讀書之法,在順序漸進,熟讀二深思,字得其訓,句索其旨”朱熹這句話就說明了這個道理。因此,我們教師在指導閱讀時,應(yīng)讓他們這樣閱讀:1.精讀。朱自清先生曾說過:“閱讀有時候不止于要了解大意,還要領(lǐng)會那話中的話,字里行間的話—也就是言外之意:不能讀得太快,得仔細吟味,這就需要咬文嚼字的功夫”。閱讀時,先理解每個字得意思,再讓學生每句話逐一閱讀,通解每一句話的意思后再通解整篇文章的意思,這是傳統(tǒng)的三步精讀法。有時我還鼓勵學生用課堂上的閱讀方法去課外閱讀,即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注,這樣閱讀起來就會輕松、快樂,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2.略讀,略讀又叫瀏覽閱讀。略讀就是以一種比較快的速度進行的一種閱讀 。對于有些文章,可以以最快的速度閱讀,以便更快掌握文章的內(nèi)容和主要思想。我是這樣指導學生略讀的:首先讓學生看序言和目錄,通過看序言和目錄可以大致了解每章節(jié)的內(nèi)容,然后從開頭到結(jié)尾地瀏覽一遍,力求迅速準確地從全局上把握讀物的脈絡(luò)和主旨,以免在一處耗費不必要的時間,在把握文章的主旨之后讓學生抓住關(guān)鍵性詞語,抓線索,抓文眼,搜素自己需要的知識和信息。
四、督促閱讀的技巧
持之以恒的閱讀才是提高閱讀水平的好方法,要想讓學生順利達到閱讀的目標,保證一定的閱讀質(zhì)量,就必須有一定的措施,我堅持“有布置有檢查、有落實”的原則。我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時按這樣的措施執(zhí)行的:1.定時檢查,在布置閱讀任務(wù)之后,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完成閱讀,并檢查。2.設(shè)置激勵機制。定時對學生的讀書筆記進行評比和獎勵。我一般制定一個月評比一次。通過評比,激勵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的質(zhì)量。
無論是杜甫提倡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還是朱熹指出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培根說過的“讀書給人以樂趣,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干?!钡龋瑹o不強調(diào)了多讀書的好處。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多讀書不僅能增長學生的見識,還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一句話就是“百益無一害”。所以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是老師責無旁貸的事。
參考文獻:
[1]《新課程標準》《如何指導學生課外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