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亞玲
摘要:目前,就我國英語教學的大環(huán)境而言,英語閱讀是整個英語教學的關鍵,要讓學生具備一定的英語閱讀能力,就需要讓學生更好的對英語語言進行理解及運用。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有效進行閱讀訓練成為了廣大教師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理論知識;實踐訓練;提問
閱讀是一種重要的學習形式,特別是對語言類的英語學科而言,換句話說,閱讀是學習英語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就目前的高中英語教學而言,學生在對英語進行學習過后,教師會采取考試的形式來直觀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樣閱讀及其相關的內容就會以各種形式出現(xiàn)在考試中,并且所占的比重及分值極高。正是如此,高中英語教師要把閱讀教學放在課堂教學的首要位置,對閱讀教學予以高度的重視,并積極尋求各種教學方法或手段來提升閱讀教學的效率。同時,高中英語教師要能夠在實施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的將教學思維予以創(chuàng)新,優(yōu)化當前的教學設計,積極尋找和創(chuàng)造新的教學方法,借此來使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質量得到提高。另外,高中英語教師除了要擺正閱讀教學的位置和積極尋求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外,還要能夠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學生予以必要且足夠的尊重,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著手,來對整個閱讀教學的節(jié)奏進行掌控,促使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得到持續(xù)平穩(wěn)提升。本文主要從理論與實際聯(lián)系進行兩個方面的重點探討。
一、理論與實際聯(lián)系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會涉及到大量的英語理論知識教學,而學生僅通過單純的學習是無法將這些理論知識進行全面掌握的,還需要輔以一定的實踐訓練,讓理論知識同實際運用聯(lián)系起來,借此來使學生的理論知識及其知識結構得到強化,從而使學生能夠真正的將英語理論知識掌握,并形成屬于自己的英語能力。而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教師的引導作用是極為重要的,教師一定要在閱讀教學時進行有創(chuàng)新的閱讀教學設計,把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放在具體教學中的首要位置。通過教學來誘使學生萌發(fā)出閱讀的欲望,同時教師要將閱讀教學,甚至是英語教學的思維轉變,把一些閱讀的技巧和方法融入到閱讀教學之中,使整個教學過程不至于因為只有理論知識的傳授,而顯得有些單薄,并且由于閱讀技巧和方法的融入,使學生的整個實踐訓練過程變得更為順暢,進而讓學生能夠順利的完成理論知識到實際運用的遷移。
而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開展的具體過程中,教師要在教學的第一時間就著手于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但又需注意不能為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而去一味的逢迎學生、取悅學生。教師需要把握好高中英語教材的基本內容,在教學大綱的輔助下進行閱讀教學,以便能夠將具有實際教學意義的閱讀素材呈現(xiàn)給學生。教師在對學生閱讀興趣進行激發(fā)時,還需要注意的是,閱讀興趣的激發(fā)其實就是閱讀欲望的激發(fā),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任務式的閱讀,在學生進行閱讀前就預先給學生布置一定的閱讀任務,任務的內容是圍繞著教材內容本身和教學大綱來進行設置的,讓學生在閱讀后來對這些任務進行完成,即解決任務所提出的對應問題,這樣學生在閱讀時會表現(xiàn)得更為積極。同時,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教師要針對相應的問題對學生施以適當?shù)囊龑Щ騿l(fā),讓學生能夠選擇恰當?shù)姆椒▉碛枰詰獙Γ瑥亩寣W生能夠順利的掌握所閱讀的文章。例如,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通常會遇到一些生詞,教師就可以事先將這些具有代表性的生詞羅列出來,告知學生需要在閱讀中搞清楚這些詞匯的具體意思。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在閱讀時對這些生詞予以特別的注意,并通過聯(lián)系閱讀素材的上下文意思,把生詞放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去進行理解,從而猜測出這些詞在文中的具體含義是什么,使得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得到了保證。
二、提問需謹慎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閱讀素材,或者要檢驗學生閱讀的效果具體如何,那么就免不了要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奶釂?。在學生閱讀前的提問,可以讓學生在閱讀時更具針對性,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對閱讀素材進行理解,從閱讀素材中獲取盡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使得閱讀教學變得更為有效;在學生閱讀后進行提問,可以通過學生對于問題的回答,清楚的了解到學生對閱讀素材的理解到底如何,具體有哪些不足之處,便于教師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措施,使得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得到保證。
教師要保證提問具有較強的目的性。進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時,教師要保證所提出的問題具有較強的目的性,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閱讀教學中進行有效的問題探求,從而把學生的思維帶動起來,使學生能夠積極的去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予以克服。而且,教師提出問題的目的就是要學生注意問題所指的部分,對這部分進行重點理解,這樣才能使教學的效果得以凸顯,所以教師是不能忽視提出問題的目的性的。而且,由于學生之間的能力水平各不相同,教師在選擇問題的回答對象時,要注意把握好問題的難易程度,以此來選擇能力適宜的學生來對問題進行回答,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享受到閱讀學習的樂趣,不至于因為問題難度過大而打擊了學習的積極性,也不至于因為問題過于簡答而喪失了問題提出的實際意義。同時,教師在提出問題時,因為問題的對象是全體學生,而不是某單一的個體,所以教師需要保證問題具有一定的廣泛性特征,以便能夠鍥合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實際能力水平。因此,教師要能夠對問題進行靈活的調整,以便使問題能最大限度的適合不同學生的實際能力水平,這樣才能保證問題提出具有現(xiàn)實的實際意義。
另外,教師還要保證問題的提出包含具體的思考價值,這樣才能讓問題的提出對學生的英語閱讀起到有效的引導作用,讓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思考來理清閱讀的相關思路,從而使得閱讀變得更為有效。因此,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教師要對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基礎能力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使設計出的問題與之適應,并注意問題的設計要注重對學生的啟發(fā)性和引導性教育,從而對閱讀素材進行有效的理解,進而讓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總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教學過程是極具實踐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首要任務就是保證閱讀的有效性,具體就是可以通個理論與實際相聯(lián)系、問題提出等方法來予以實現(xiàn),這樣英語閱讀教學的真正作用才能得到有效的發(fā)揮,從而使學生的英語能力得到持續(xù)不斷的提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