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靜,王 雪,花玲玲,陳桂梅*
(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yī)院,江蘇 南京 210029)
多平臺健康教育的延續(xù)在抑郁癥患者中的應用與效果評價
劉 靜,王 雪,花玲玲,陳桂梅*
(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yī)院,江蘇 南京 210029)
目的 探討多平臺健康教育的延續(xù)在抑郁癥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的影響。方法 選擇2015年8月~2016年3月在某三級甲等精神??漆t(yī)院住院的抑郁癥患者66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3例。觀察組進行多平臺健康教育的延續(xù)護理,患者出院前1周進行全面的護理評估并制訂出院護理處方,出院后對患者進行隨訪3個月,評估護理效果。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ITAQ評分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及對治療的依從性有顯著改善,且SDSS評分降低,抑郁癥患者的社會功能缺陷程度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O.05)。結論 延續(xù)護理方案切實可行,可以促進抑郁癥患者保持社會功能,明顯提高服藥依從性,值得臨床應用。
抑郁癥;延續(xù)護理;社會功能
WHO預測到2020年抑郁癥將會成為世界第二大疾病負擔源[1]。據(jù)文獻報道[2],抑郁癥常常需要持續(xù)規(guī)律的抗抑郁藥治療,在患病1年內有1/3復發(fā),而抗抑郁藥服用依從性差占75%。為了延緩疾病發(fā)展,減少疾病復發(fā),對抑郁癥患者進行多平臺健康教育的延續(xù)護理很有必要。國外研究表明,延續(xù)護理能使精神疾病患者廣泛獲得有效治療,大大節(jié)省了醫(yī)療資源[3]。為探討多平臺健康教育的延續(xù)在抑郁癥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的影響,本研究選取某院收治的抑郁癥住院患者66例作為研究對象,展開隨機對照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8月~2016年3月在某三級甲等精神??漆t(yī)院住院的抑郁癥患者66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脫落3例,最終完成30例)和對照組,各33例。觀察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18~59歲,平均年齡(34.88±9.98)歲;教育程度:初中13例,高中10例,本科及以上7例;婚姻狀況:已婚23例,未婚7例。對照組選取年齡、性別、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抑郁癥患者。
1.2 方法
1.2.1 成立抑郁癥??蒲永m(xù)護理小組
醫(yī)院2015年初成立心晴家園QQ群、微信平臺,開展抑郁癥??贫嗥脚_健康教育的延續(xù)護理。成立病區(qū)延續(xù)護理小組,其中護士長1名,責任護士組長2名。
1.2.2 延續(xù)護理的實施
本研究方案包括:第1階段:出院前1周由病區(qū)責任護士組長負責實施。①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評估,并填寫患者一般資料;②針對患者的情況,結合抑郁癥患者健康教育手冊,給患者進行藥物的保管、使用及意義,出院作息和活動、飲食宣教;給家屬也進行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知識講座。第2階段:患者出院后由研究小組成員為患者提供:①3個月的隨訪,包括出院后第1周、半個月、1個月、3個月4次進行電話和網絡隨訪,我們成立的心晴家園QQ群、微信平臺,定期由醫(yī)護按計劃上傳健康教育內容。內容包括:了解患者病情、遵醫(yī)行為、生活情況,給于指導,解答家屬疑問;家屬應對心理問題的技巧、如何與患者正確相處、家屬及患者人際交往能力等;并評價其對健康指導的掌握情況,對未能掌握的內容再次進行指導;醫(yī)護管理QQ群和微信平臺,并提供在線答疑。②提供大型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教育講座,每個月1次,3個月為一個循環(huán)。
1.3 評價指標
1.3.1 ITAQ問卷
自知力與治療態(tài)度問卷(ITAQ)[8]主要用于評定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及對治療的依從性。得分越高,說明對疾病的認識及對治療的依從性越高。
1.3.2 SDSS量表
社會功能缺陷篩選量表(SDSS)[9]來源于WHO制定試用的功能缺陷評定量表,總分≥2分者為有社會功能缺陷。
1.3.3 用藥依從性問卷
患者出院1個月和3個月后衡量服藥依從性,共設5道等級,滿分為14分,>12分為依從性佳,≤12分為依從性不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1 出院時與出院3個月SDSS、ITAQ得分情況
觀察組出院3個月ITAQ得分均值高于出院時;出院3個月SDSS得分均值低于出院時。見表1。
表1 觀察組出院時與出院3個月時SDSS、ITAQ得分比較(±s,分)
表1 觀察組出院時與出院3個月時SDSS、ITAQ得分比較(±s,分)
時間 SDSS ITAQ出院時 5.13±3.05 15.43±4.10出院3個月 3.63±1.06 18.86±3.78 P 0.016 0.002
2.2 出院1個月與出院3個月ITAQ、SDSS得分情況
出院3個月ITAQ得分均值高于出院1個月;出院3個月SDSS得分均值低于出院1個月。見表2。
表2 觀察組出院1個月與出院3個月ITAQ、SDSS得分比較(±s,分)
表2 觀察組出院1個月與出院3個月ITAQ、SDSS得分比較(±s,分)
時間 ITAQ SDSS出院1個月 15.86±4.70 4.7±2.49出院3個月 18.86±3.78 3.63±1.06 P 0.015 0.041
2.3 用藥依從性(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用藥依從性比較
有文獻報道,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識、對服藥治療態(tài)度的認識,從而改善服藥依從性,預防復發(fā)。本研究在抑郁癥患者出院后的延續(xù)護理中引入多平臺健康教育模式,使患者返回家中后仍然能夠得到持續(xù)性的專業(yè)指導與干預,由研究小組護理人員針對健康教育知識面向患者及其家屬展開反復宣教組織召開健康教育講座,并且在講座后提供個性化的面對面咨詢,借助心晴家園QQ群和微信平臺,有醫(yī)護定期按計劃上傳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知識,并提供及時的在線答疑,重質重量,能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減少患者疾病復發(fā)。既往同類報道中也得出了相似結論。
本研究通過對抑郁癥患者實施延續(xù)護理,在健康教育基礎上將患者家屬納入健康宣教知識講座中,幫助患者及其家屬正確認知疾病。觀察結果表明,本延續(xù)護理方案切實可行,可以促進抑郁癥患者保持社會功能,明顯提高服藥依從性。
[1] 李 梅.延續(xù)性護理對抑郁癥患者出院后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7):34-35.
[2] 沈漁邨.精神病學(第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572-581.
[3] 付 偉,李 萍,鐘銀燕.延續(xù)性護理研究綜述[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4):27-30.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24.177.02
陳桂梅 課題:江蘇省衛(wèi)生計生委2014~2015年度預防醫(yī)學課題(Y201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