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軍,楊 帆
(1.新疆師范大學 國際文化交流學院/中亞漢語國際教育研究中心,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2.新疆師范大學學報,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
論學術期刊辦刊瓶頸的兩大突破
——以新疆師范大學學報為例
李建軍1,2,楊 帆2
(1.新疆師范大學 國際文化交流學院/中亞漢語國際教育研究中心,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2.新疆師范大學學報,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
學術期刊的發(fā)展目前遭遇了國際化、數字化、辦刊理念、辦刊結構等諸多瓶頸,其關鍵還在于期刊自身怎樣認識和有效打破的問題?!缎陆畮煼洞髮W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在一個較短的周期內聲譽鵲起,捷報頻傳,成就了西部期刊的辦刊傳奇和催生出 “新疆師范大學學報現象”。產生這一現象當然與新疆師范大學學報人艱辛的探索、創(chuàng)新、拼搏分不開,但方向比行動更為重要。新疆師范大學學報一個突出的亮點則是秉持和踐履了“全球視野、前沿聚焦、問題探究、絲路情懷”的理念,摒棄了辦刊結構和內容上的“學科拼盤式”、辦刊思想取向和行為上的“等米下鍋”兩大傾向和路徑依賴,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問題綜合和“精米不請自來”的根本轉變,走向了專題策劃和聚焦傳播的通途。
學術期刊;辦刊;問題綜合;找米下鍋;瓶頸;新疆師范大學學報
學術期刊的發(fā)展目前遭遇了國際化、數字化、辦刊理念、辦刊結構等諸多瓶頸,其關鍵還在于期刊自身怎樣認識和有效打破的問題。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新媒體、新業(yè)態(tài)的強力發(fā)展,對傳統(tǒng)紙介質媒體構成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挑戰(zhàn)。不少高校學報在辦刊過程中似乎仍然在原地踏步,一直在兩大瓶頸中掙扎徘徊。一大瓶頸是辦刊結構和內容上的“學科拼盤式”;另一大現象是辦刊思想取向和行為上的“等米下鍋式”或 “守株待兔式”。
高校綜合性學報像“百貨店”“雜貨店”,幾乎成為一種公認的普遍現象?!拔氖氛芙浄ù笃幢P”,使讀者就像進了超市,看起來商品琳瑯滿目,實則使人眼花繚亂,無所適從。學報為何只開“百貨店”,而不能做成“專賣店”?為何不少期刊總幻想做成“滿漢全席”,而不扎扎實實做成地方菜系?舍近求遠、貪全求大,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把諸多人文社科學科作為欄目內容設置的“拼盤式”辦刊模式是學科內容的“亂燉”和大雜燴,是學術資源、人力資源和出版資源的浪費。欄目之間、論文之間缺少內在、有機、必然的聯系,隨意灌水拼湊,有的期刊甚至沒有欄目設置。論文與論文之間學科混雜,主題散亂,缺乏內在邏輯關系。上一篇論文還是西方現代經濟學方面的,下一篇論文論題則直接轉到中國唐代詩歌方面的,兩者內容風馬牛不相及,跨度落差很大。猶如恣意馳騁,信馬由韁,上下五千年,縱橫五萬里的科幻小說,包羅萬象,讓人無法聚焦,身心疲憊,如坐針氈,望而生畏。
面對以上情景,新疆師范大學學報秉持和踐履了“全球視野、前沿聚焦、問題探究、絲路情懷”的理念,摒棄了辦刊結構和內容上的“學科拼盤式”、辦刊思想取向和行為上的“等米下鍋”兩大傾向和路徑依賴,真正實現了問題綜合和“精米不請自來”的根本轉變,走向了專題策劃和聚焦傳播的通途,取得了良好效果。據《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2016版),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以下簡稱新疆師范大學學報)脫穎而出,其復合影響因子為2.568、期刊綜合影響因子為1.854、人文社科影響因子1.737,在全國高校社科學報期刊方陣中名列第1位,在文科綜合期刊復合影響因子排序中位列第二位,僅次于《中國社會科學》(見表1、表2、表3、表4)。
表1 全國高校文科學報復合影響因子前五名名單
表2 全國高校文科學報期刊綜合影響因子前五名名單
表3 全國高校文科學報人文社科影響因子前五名名單
從表1、表2、表3的橫向對比中可以看出: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復合影響因子、期刊綜合影響因子、人文社科影響因子均超過同類“985”“211”大學學報,奪取了全國文科學報的桂冠。從表4縱向比較中亦可顯現: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在與全國的文科綜合類期刊(不僅僅是文科學報)比較中,五年來的各項影響因子高歌猛進,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復合影響因子由2012年的0.697上升到2016年的2.568,2016年的復合影響因子是2012年的3.68倍;學科排序由2012年的第85位上升到2016年的第2位(僅次于《中國社會科學》)。期刊綜合影響因子由2012年的0.418達到2016年的1.854,2016年的期刊綜合影響因子是2012年的4.43倍;學科排序由2012年的第61位上升到2016年的第3位。人文社科影響因子由2012年的0.394上升到2016年的1.737,2016年的人文社科影響因子是2012年的4.48倍;學科排序由2012年的第58位上升到2016年的第3位。
表4 《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2012—2016年綜合影響因子對比(據CNKI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統(tǒng)計數據)
注:2012年期刊統(tǒng)計源:復合JIF674種;期刊綜合JIF662種;人文社科JIF662種。2013年期刊統(tǒng)計源:復合JIF642種;期刊綜合JIF639種;人文社科JIF639種。2014年期刊統(tǒng)計源:復合JIF631種;期刊綜合JIF631種;人文社科JIF631種。2015年期刊統(tǒng)計源:復合JIF632種;期刊綜合JIF632種;人文社科JIF632種。2016年期刊統(tǒng)計源:復合JIF623種;期刊綜合JIF623種;人文社科JIF623種。
新疆師范大學學報經歷了一次由丑小鴨到白天鵝的涅槃和洗禮,迎來一次新的淬火重生。新疆師范大學學報現象引起大家的強烈關注,使期刊人和專家學者產生了諸多的“沒想到”?!靶陆畮煼洞髮W微信公眾平臺”以“今天,師大因你而自豪”為題,推送了“新疆師范大學學報排名全國高校學報第一”的消息,僅一天時間,閱讀量突破1萬8千次[1]97。的確,近年來,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取得了跨越式發(fā)展,連續(xù)六屆榮膺新疆期刊獎,現已成為新疆唯一入選國家社科基金資助和全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總覽》期刊、“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A+)”。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辦公室年度考核中,其刊物連續(xù)兩次被考核定等為“優(yōu)秀”,這在全國200家受到資助期刊中只有3家。
面對學術期刊約定俗成的兩大辦刊傾向和路徑依賴,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力求突破辦刊瓶頸,強化全球化視野、前沿水平、問題意識和人文情懷的辦刊理念,強化以名專家和學術新銳立刊的意識,強化內容為王的思想,加大了選題策劃力度,以重大問題、熱點問題為切入點,從多學科、多層次、多視角入手,進行專題化介入和深耕,讓學報的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得以彰顯。
(一)聚焦新疆本土問題研究
無法做最好的這一個,就做唯一的有特色的這一個[2]85-87。不因新疆有“喬戈里峰”,就坐享其成,甘愿千年第二;新疆師范大學學報誓言不做“喬戈里”,要做就做西部的“珠穆朗瑪”。
新疆師范大學學報聚焦新疆本土問題研究,堅持在策劃中把守“基本盤”。中國新疆的社會穩(wěn)定和長治久安是新疆社科學術期刊的緊要問題、大問題、真問題。新疆師范大學學報開辟“新疆的社會穩(wěn)定和長治久安”專欄,就是緊緊聚焦總目標意識,堅持以總目標統(tǒng)領學報工作,始終堅持穩(wěn)定壓倒一切,敢于亮劍,敢于發(fā)聲,努力做好新疆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篇大文章,以發(fā)揮意識形態(tài)前沿陣地和思想庫的作用[3]60-62?!靶陆纳鐣€(wěn)定和長治久安”是大的專欄板塊,可以細化為“治疆研究、南疆研究、援疆研究、新疆雙語研究、新疆文化安全研究、新疆去極端化研究、‘雙泛’研究、嵌入型社區(qū)研究、民族團結研究、新疆‘五大’發(fā)展研究、新疆少數民族就業(yè)研究、新疆扶貧攻堅研究、‘訪惠聚’研究”等多個子專欄,通過大專欄小專題來形成板塊聯動和內容共振。
心里有譜,做事才能靠譜。新疆一盤棋,南疆是棋眼。南疆工作事關自治區(qū)工作大局、事關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事關新疆各族人民安寧幸福,南疆穩(wěn)則新疆穩(wěn)。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在組織力量重視南疆研究的同時,注重從哲學觀、歷史觀、價值觀、治理觀的高度開展穩(wěn)疆專題研究。學報開辟“治疆方略”專題,推出了一批精品力作。馬大正先生的《論百余年來新疆反分裂的幾個問題》一文從歷史角度對新疆百余年來反分裂問題進行深入剖析,指出“三股勢力”是危害新疆社會穩(wěn)定和長治久安的毒瘤,鏟除其滋生的土壤、思想根源和歷史來源刻不容緩。論文先后被《新華文摘》等四大文摘刊物全文轉摘,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和很高的顯示度。蔣建華先生所寫的《論中國治邊方略》,從宏大視角闡釋了中國治邊方略尤其是治疆方略,理念推陳出新,路徑切中肯綮,具有較強的指導性和針對性。該論文刊發(fā)后被《新華文摘》全文轉摘?!爸谓铰浴钡拈_設直面新疆社會穩(wěn)定的大問題、緊要問題,以問題為導向,以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注重為新疆實現總目標發(fā)揮思想庫和智囊團的作用,效果顯著[4]116-117。
(二)力推國內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專題研究
一方面強化“基本盤”,另一方面抓好“重點盤”。抓好“重點盤”即以國內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研究為中心。近幾年來,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先后組織了“中國夢”“四個全面”“一帶一路”“綠色發(fā)展”“美麗中國”“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 “全球治理與中國方案”“民族互嵌型社區(qū)” “經濟新常態(tài)”“新型智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史觀新探” “中亞研究”“文化自信” “文化走出去”“大數據”“網絡治理”“老齡化與養(yǎng)老問題研究”等多個特別策劃和專題,使刊物社會顯示度和輻射力明顯提升。“中國學派”“長江學者”等專題論壇都為國內設置的首創(chuàng)專欄。
抓重點不靠憑空想象,也不能坐等選題光臨,而是要別具慧眼,敏感睿智,扎實準備,搶抓機遇,選準專家,力求以最快的速度刊發(fā)。新疆師范大學學報組織“絲綢之路經濟帶”專題策劃則是一次機緣。2013年9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演講時,首次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概念,幾天后國家重要媒體都紛紛報道此次出訪事宜。新疆師范大學學報敏銳地意識到“絲綢之路經濟帶”這個關鍵詞意義重大,將會成為未來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隨后就立即確定選題,向學術名家和實力專家約稿。因為要搶發(fā),所以學報就揚長避短,優(yōu)中選優(yōu)。約稿對象聚焦到既有深厚學術和思想底蘊,又出手快、準的專家;或者是具有相當發(fā)展?jié)撡|、屬于學術快速成長期,又精力充沛、能一揮而就的學者身上。學報僅僅給國情研究大家胡鞍鋼先生的約稿信就準備了近600字的內容。功夫不負有心人,學報很快就收到幾位專家的約稿,經審定后迅速刊發(fā)。專題發(fā)布后,就引起了較大關注。截至2017年2月16日,胡鞍鋼先生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戰(zhàn)略內涵、定位和實現路徑》被作者下載13 381次,被引用340次,打破了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即年引用的最高紀錄;趙華勝先生的論文《“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關注點及切入點》被下載5 188 次,被引用62次;唐立久先生的文章《中國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qū)的建構》被下載2 807 次,被引用52次;龐昌偉先生的論文《能源合作:“絲綢之路經濟帶”戰(zhàn)略的突破口》被下載2348次,被引用47次;孫壯志先生的論文《絲綢之路經濟帶”:打造區(qū)域合作新模式》被下載2 173 次,被引用42次(見表5)。據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2017年2月16日,新疆師范大學學報2014年發(fā)表的論文共計被引用1 328次,其中“絲綢之路經濟帶”專題被引用543次,占總被引數的40.9%,對2016年學報影響因子貢獻率達到0.4以上,其中胡鞍鋼先生的一篇論文對學報的被引貢獻率就達到25.6%,確實是一次非常成功的選題策劃。
表5 新疆師范大學學報 “絲綢之路經濟帶”專題
以上數據來自中國知網,截至2017年2月16日。
而新疆師范大學學報2014年組織的另外一次“戰(zhàn)役”——“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專題策劃也取得良好效果。截至2017年2月16日,江必新先生的論文《論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被下載5 867次,被引用86次;唐皇鳳先生的論文《構建法治秩序:中國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被下載2 940次,被引用40次;李放先生的論文《現代國家制度建設:中國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zhàn)略選擇》被下載2 358次,被引用37次;莫紀宏先生的論文《論“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法治精神”》被下載3 344次,被引用31次;向德平、蘇海先生的論文《“社會治理”的理論內涵和實踐路徑》被下載2 292次,被引用23次(見表6)。此項專題被引用217次,占總被引數的16.3%,也達到了預期的目的。新疆師范大學學報2014年策劃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專題對學報被引數占總被引的57.2%,貢獻率占據了近六成,實現了學報重點策劃、精準策劃的突破,實現了學報開門辦刊、問題綜合的突破,新疆師范大學學報把其他學報處于應然狀態(tài)的問題探究、問題綜合變成了自己實然狀態(tài)的問題探究、問題綜合。
表6 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專題
以上數據來自中國知網,截至2017年2月16日。
學術期刊在辦刊思想取向和行為上有一大瓶頸就是一直沿襲“等米下鍋”的定式而不能自拔,從而陷入了“等靠要,混日子” 的被動辦刊誤區(qū)。被動辦刊主要體現在被動選稿辦刊,在稿件遴選上,主要為自發(fā)來稿,采取了“等米下鍋”“守株待兔”的方式,缺少進取精神和主動辦刊意識。由“等米下鍋”到“找米下鍋”的轉變就是一次由被動辦刊到主動辦刊的變革,就是一種由不作為到有所作為再到大有作為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的巨大轉變。
新疆師范大學學報采取了從“等米下鍋”到“找米下鍋”的方式,實現了由“等米下鍋”到“找米下鍋”——“找精米下鍋”——“精米不請自來”的轉變。這既是約稿理念的轉變,也是辦刊理念、辦刊模式和辦刊機制的轉變。
(一)約有思想有靈魂的稿件
期刊的格局是約出來的,期刊的顯示度是約出來的,期刊的親和力是約出來的。約什么?約有思想有靈魂有生命力的稿件。不僅要“找米下鍋”,而且要找“精米下鍋”。思想性、現實性賦予學術活的靈魂,是學術進步不竭的動力源泉,有思想的學問才是真學問。學術要大氣,視野要寬廣,用宏觀視野把握具體問題的研究與解決,拓展研究領域,運用先進科學理論,探索時代命題,通過探索實踐,做真正有為的學問[5]。學術期刊編輯要別具慧眼,勇于擔當,努力向有思想有靈魂有品質的專家學者看齊,約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歷史的精品力作。
約稿不約倉促的,只約有準備的;不約不合適的,只約對路的,并且約更好的。也就是說約稿要 “拒絕一般的、尚可的、差強人意的,給力鮮活的、原創(chuàng)的、洞見的?!?約到次的、不合適的也是大概率事件,優(yōu)質稿源永遠是稀缺資源。學術期刊主編或編輯要有魄力和膽識,能夠婉拒名家的平庸之作,大膽提攜新銳的活力之作,向關系稿、權力稿、人情稿、職稱稿等堅決“開炮”,勇敢地說“不”!
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思想市場雖在多元中立主導、在多樣中謀共識,但也良莠不齊、泥沙俱下。西方敵對勢力、“三股勢力”也在與我爭奪意識形態(tài)的陣地。我們要警惕“普世價值”、西方“憲政民主”“歷史虛無主義”“新自由主義”和西方“新聞自由觀”等思潮通過不同途徑不斷對我國的滲透[6]。社科學術期刊主編是政治質量把關的“緝毒隊長”,是學術質量把關的“監(jiān)察主任”。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發(fā)揮意識形態(tài)前沿陣地的作用,釋疑解惑,激濁揚清,祛毒排毒,正人正己,切實維護國家思想文化和意識形態(tài)安全。
2015年,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共計發(fā)稿108篇,其中約稿80篇,占74%;專家“不請自來稿”8篇,占總數的7.4%,約稿和“不請自來稿”共占發(fā)稿總數的81.4%??偘l(fā)稿中,基金課題達到157項,其中國家課題69項(國家重大項目22項),省部級課題46項。在第一作者分布中,疆外包括國外作者81人,疆內作者27人,分別占作者總數的75%和25%。約稿專家為胡鞍鋼、陸南泉、陳占安、蘇金智、于逢春、姚建宗、束定芳、張西平、楊恕、唐亞林、胡壽平、王義桅、莫紀宏、何茂春、汪習根、蘇新春、石建勛、王健、葉初升、朱廷劭、郝亞明、趙華勝、梅榮政、霍旭初、邸乘光、齊衛(wèi)平、簡新華、張志安、方興東、高一虹、李如龍、金太軍、陳金釗、張乾元、王岳川、洪成文、劉文鎖等等,主要來自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吉林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蘭州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武漢大學、廈門大學、中國國家博物館、同濟大學、中國科學院、南開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中山大學、商務部、華東政法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新疆大學、新疆社科院、新疆師范大學、新疆龜茲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一流智庫和政府部門。2015年學報被二次文獻機構轉摘51篇次,轉摘率約為47%,創(chuàng)歷史最好水平。其中,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轉載26篇,《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轉摘14篇,《新華文摘》轉摘5篇,《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摘3篇;《社會科學報·學術看臺》轉摘2篇,《教育科學文摘》轉摘1篇。
(二)約稿要持之以恒
1.根據專題,篩選對的專家
有了相關的策劃和專題,接下來關鍵的不是“約什么”,而是“向誰約”的問題。期刊編輯要精選專家、學者,找對最契合期刊專題的那些人或那幾個人。
移動互聯網、電子郵箱等電子介質手段大大方便了投稿,但筆者認為,它卻是為約稿提供極大便利性,運用多媒體組稿約稿也成為編輯主編的常用工具。QQ、微信平臺等皆是約稿的主戰(zhàn)場,要搶抓歷史機遇?,F代高科技為期刊約稿鋪設了“黃金水道”,節(jié)約了親自赴約的成本(有時還需面對面),成就了策劃的氣場,約稿的盛宴。
文科學報不是學校的“自留地”,是為一切熱愛哲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的人服務的“公共圖書館”。約稿不能只約自己家或家門口的,自己家是有一番天地的,但它外面的天地更大。學報編輯要有開放約稿的胸襟和視野,廣泛通約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名師大家。不約稿,沒有出路;一約稿,勞心費神。向名師大家約稿的確對于很多地方學報來講是一項“上蜀道的天下第一難”的事情。這意味著約稿更多時候就是杳無音信,就是焦急等待,就是吃閉門羹,就是顏面盡失,就是一挫再挫,就是無所適從……但只要屢敗屢戰(zhàn),鍥而不舍,不畏險阻,奮勇攀登,總有成功的那一天。新疆師范大學學報正是在經歷了無數次“碰壁”和不斷煎熬的過程中艱辛而頑強地挺過來的。約稿就要不怕失敗,要有勇氣,要有韌性,要專心致志。新疆師范大學學報近幾年內外稿發(fā)稿比例基本保持在1∶9,專家約稿量占年度發(fā)稿總數的近80%。
2.確定核心作者群和審稿專家?guī)?/p>
約稿不是單聲道,它是互動的立體聲。期刊有沒有大格局,在于能否在正確理念指導下持之以恒地約稿、組稿;在于是否堅持不懈地向“三高”“三重”作者約專題稿和原創(chuàng)作品。 所謂“三高”作者就是指“高層次、高水平、高產出”的作者,“三重”作者是指“重要機構、重大項目、重點工作”的作者。與“三高”“三重”作者建立良好的專業(yè)和人際關系,是學術期刊提高學術競爭力和影響力的不二選擇。
從向與自己陌生、學界熟悉的專家約稿,到向學界熟悉、自己親密的專家約稿,這樣的轉變體現了學報工作者的素養(yǎng)、能力和擔當。核心作者群和審稿專家?guī)焓瞧诳碾p重角色,是能夠互為補充和靈活掌握的,核心作者可以是審稿專家,審稿專家當然也可以是核心作者。核心作者群和審稿專家經過嚴格篩選一旦確定下來就要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他們是期刊的核心競爭力,也往往是“精米不請自來”的那一批。
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已闖出了一條屬于適合自己加速發(fā)展的道路,雖然前面依然荊棘叢生、坎坷崎嶇,但新疆師范大學學報人不忘初心,牢記擔當,不辱使命,知難而上。今后,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將不斷推陳出新,不斷銳意進取,不斷開拓未來,始終堅持以問題研究為導向,以緊密結合國家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和戰(zhàn)略性重大理論現實問題為抓手,以服務哲學社會科學繁榮和新疆社會穩(wěn)定、長治久安為目標,以為“一帶一路”戰(zhàn)略提供智力支持為立足點,注重選題策劃,注重專題化約稿,勇做華文學術期刊國際化的探索者,人文社科原創(chuàng)成果的發(fā)布者,當代社會輿論和社會風尚的引導者。
[1] “新疆師范大學學報排名全國高校學報第一”,信息閱讀量突破18000人次[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4).
[2] 李建軍.中華文化走出去新視角[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4).
[3] 李建軍,劉成,周普元.中國社科學術期刊的學術擔當——以《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為例[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2).
[4] 李建軍,劉娟.以問題研究為中心 開辟學術期刊發(fā)展新向度——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辦刊新攻略[J].喀什大學學報,2016(1).
[5] 牛潤珍.做有思想、有靈魂的學問[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01-12(1).
[6] 唐紅麗.弘揚主旋律 傳播正能量——中國社會科學報“學海觀潮”年度回顧[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12-31(3).
[責任編輯:張樹武]
TwoBreakthroughsintheBottleneckofAcademicHournals——Journal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LI Jian-jun1,YANG Fan2
(1.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School of Xinjiang Normal Yniversity,Central Asia,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Urumqi 830054,China;2.Journal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Urumqi 830054,China)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journal is encountered,digital,the concept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bottleneck,the key is how to recognize and effectively break the problem lies in the journal itself.Journal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in a shorter cycle,excellent reputation,good news,achievement of the western journal journal legends and produce the phenomenon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ournal”.Of course,this phenomenon and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ournal of innovation,exploration,struggle,but the direc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action.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ournal is to uphold and practice the “global vision,frontier focus,to explore the feelings,the silk road” of the concept,slam the door on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the thought of subject Pinpanshi orientation and behavioral tendency of “meters such as the pot” two big and path dependence,in the true sense to the composite and the problem of refined rice uninvited.
Academic Journals;Journal;Questions Comprehensive;Looking for Rice Pot;Bottleneck;Journal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10.16164/j.cnki.22-1062/c.2017.05.024
2017-05-26
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11XSH014);新疆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亞漢語國際教育研究中心”重大招標項目(XJEDU040716A01)。
李建軍(1967-)男,新疆烏魯木齊人,新疆師范大學學報編輯部主任,主編,新疆師范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教授,自治區(qū)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亞漢語國際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楊帆(1982-),女,新疆烏魯木齊人,新疆師范大學學報編輯。
G237.4
A
1001-6201(2017)05-014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