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西東
摘要:何玉茹的長篇農村題材小說《前街后街》站在新世紀的空間維度回眸新中國成立后的當代農村,敘述中國農村在解放后三大歷史時期存在面貌的同時,也飽含著獨特的審美意蘊。該作立足于三個農村女性的生存視角,農村基層權力的角逐與轉移,細致描繪農村歷史變遷下的人事悲歡,較為全面地展示了二十世紀下半葉中國農村社會歷史的整體面貌。
關鍵詞:《前街后街》;農村權力;女性視角;農村變遷
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學,何玉茹作為出生于解放初,現(xiàn)今步入新世紀的當代作家,她的農村題材小說《前街后街》作為站在新世紀的空間維度回眸新中國成立后當代農村的長篇巨著,在農村敘事的書寫中跨越了解放后的三大歷史時期:人民公社化時期、文化大革命時期、改革開放初期。這三大時期因為有著厚重的內在歷史感,在“文革”后成為許多作家格外青睞的寫作背景。許多當代作家關于農村題材的作品也有對這些時期的農村敘事,如莫言的《豐乳肥臀》、張煒的《古船》、關仁山的《天高地厚》等。何玉茹的《前街后街》勾連三大歷史時期,主要從農村基層權力、農村女性的生存視角以及農村變遷中的人事悲歡三個維度進行敘事,展示給我們的是農村街巷小人物的平凡故事和恢弘壯闊的農村社會面貌,也有著諸多抹不去的感情記憶。
一、農村社會的權力場域
自古以來,權力在中國就是主要的社會內容之一,不只是存在于上層政治中,根據布迪厄的“場域”理論,農村也是重要的權力場域。《前街后街》展現(xiàn)了特殊歷史時代下的農村權力角逐,其中主要是農村社會不同階層之間的權力爭奪和不同階段的權力轉換。前街與后街同屬黃村,由于經濟狀況、人文與生活環(huán)境等方面的差異,在此圍繞黃村的領導權形成了兩個貌合神離的權力斗爭地域。前街在土改前生活的是原住民,大多姓宏,基本生活條件較為優(yōu)越。后街大多是后來逃荒至此的人,黃姓居多,居民身份基本是貧苦中下農。前街與后街在這種先天差距和隔閡下無形之中便產生了權力斗爭的潛在意識,特別是對貧苦的后街人來說,都有一種要與前街人較量一番或者“叫他們看看我們的本事”的欲望和沖動,這種對于權力話語的爭奪在土改初期黃姓人呼吁把宏村改為黃村就已經浮現(xiàn)出來了。黃塊是后街人的代表,他先是當選生產隊長,后又升任大隊黨支部書記,作為黃村的一把手,他的副手一直是前街的代表宏斯,黃村主副職位的人員安排,也是后街人對前街人在權力斗爭方面的勝利。前街與后街的權力角逐背后實質上是不同階層之間的斗爭,在當時的政治語境中,轉化為不同階級之間的較量。前街是富農中農的聚居地,后街是貧苦中下農的聚居地,兩個處于不同物質經濟水平的階層不由得產生潛在意識上的對抗與較量。在解放初至改革開放新時期這段濃厚的國家政治話語權力占主導地位的歷史背景下,后街對前街在基層權力斗爭的勝利也是有其政治優(yōu)勢的?!皺嗔κ且慌_巨大的機器,每一個人,無論他是施展權力的,還是被權力控制的,都被套在里面?!盵1]黃村在不同階層之間進行權力斗爭的同時,個體圍繞黃村的權力也展開著激烈的角逐。當老姜帶領的工作組進入黃村后,黃塊長期烙刻在黃村人心中的不良印象,加之肆意的流言,終于讓黃塊和宏斯下了臺,貴生爹、黃二牛等后街人取代了他,黃村的權力基本掌握在后街貧困農民的手中。在此之前,黃村的權力斗爭基本處于前后街的較量中,這種較量是建立在姓氏、地域、經濟條件、生活環(huán)境等差異的基礎之上。至此之后,黃村更突出的是個人斗爭帶來的權力在不同階段的轉移。二妮不服氣不認同貴生等無知識又無賴的人當權,她通過勤懇做事贏得了工作組老姜的認可,在權力斗爭的鍛煉中進步很快,在“文革”期間更是黃村主要力量的首領。后來二妮戰(zhàn)勝貴生,一路升到公社副書記,已經越出了直面黃村權力斗爭的空間。宏濤是宏斯的兒子,作為前街人,得到了二妮的大力提攜,升至黃村的黨支部書記,盡管很多后街人反對。此時黃村前街后街之間的權力斗爭已經日益旁置,轉向了農村精英之間的權力角逐?!拔母铩苯Y束后,二妮和姜新國在撥亂反正的運動中失去了權力,黃村的權力轉移到宏濤和他的心腹貴田手中。進入到改革開放新時期,黃村的權力沾上了更多的利益色彩。宏濤為了利益,強行推動新村建設,私吞黃村集體財產。貴田為了個人利益,先對宏濤阿諛逢迎,后在背地里揭露宏濤的貪污腐化與獨裁專橫,得以在村委會選舉中取代了宏濤。然而貴田以惡劣手段變賣集體資產、推行新村建設,為了在拆遷中獲得暴利而雇傭流氓打斷拒絕拆遷的村民的腿。最終貴田在大酒店被憤怒村民報復性地槍殺了,黃村的權力斗爭也到此落幕。城市在一步步把黃村收入囊中,黃村的村民也順應時代的變遷變成了市民,黃村沒有了,又去哪里進行農村權力的斗爭呢?黃村的權力斗爭經歷了約三十余年的紛紛擾擾,最終在豆角架里三個女性的苦澀回憶與玩笑聲中灰飛煙滅了。也許有一天,它會在高樓廣廈間死灰復燃,但再也不會是前街后街時那個樣子了。
二、農村女性的生存視角
時代紛擾,演繹悲歡離合。歷史洪流下,普通女性也有著屬于自己的故事?!肚敖趾蠼帧分饕悦鲪?、二妮、小慧三位普通農村女性的人生路徑為敘事主線,從她們初讀小學相識相知,到改革開放初期三人已近暮年重聚田間,這其間三位女性近四十年的種種經歷,一直與前街后街紛紛擾擾的歷史變遷緊密相連。三人雖同是農村女孩,但由于家庭環(huán)境不同,使三人在性格、思想觀念等多方面存在著差異。這些差異卻沒有阻擋住三個平凡爛漫的女孩成為人生摯友,她們日夜漫談,互訴衷腸,形同親姐妹,偶爾有些小摩擦,也很快化為玉帛,作者對于她們友誼的細節(jié)描寫很讓人感動。二妮作為后街貧苦農家的女兒,入學晚,偶然間與同班的明悅結緣,強壯的她對弱小的明悅是言聽計從,溫順得像條小綿羊。明悅家住在前后街中間,但因為青瓦鋪的房頂、青磚壘的墻面而被劃歸為前街人,其實更主要的是她有個在城里掙工資的爸爸。在那個階級劃分界限明確的年代里,明悅與二妮之間有著看似無形卻又格外明顯的界限隔閡,但這些沒有影響到兩個爛漫女孩的交往。小慧家是前街人,父親在城里中學教書,家境和明悅相似。明悅因為喜歡小慧的歌聲而與她結緣,共同的愛好使二人結為好友。二妮借著明悅的關系試圖接近小慧,而小慧反感二妮父親連帶對二妮表現(xiàn)著不友善,但女孩們童真的爛漫最終化解了隔閡,也由此開啟了她們人生的悲歡離合。二妮雖然受擾于家庭困境,但依然有著普通女孩對美好生活的渴望,頑強地支撐了下去,靠自己一點一滴的辛苦改變著得過且過的家。在無賴分子貴生等人取代父親黃塊上臺后,二妮作為一個普通女性,在歷史的洪流中她像一條搖搖欲翻的小船,但她繼承了父親敢作敢為的性格,有著獨立女性的個性和見解,農村女性天然的韌勁促使著她不會輕易屈服于命運。二妮在村人厭惡的眼光下勤懇做事、積極入黨,歷經了基層政治的種種磨礪,感受了與丈夫姜新國在共事中的惺惺相惜和共同奮斗成功后丈夫的背叛,二妮又回到了農村。明悅作為一個經常生活在自我空間里的富有理想色彩的女性,她與二妮有著相對的形象特征,她喜歡讀書,喜歡簡單的生活。明悅的夢想是考大學,向往城市里的學校生活,卻并不是像小慧是喜歡城市的華麗和優(yōu)越。但當明悅在中學經歷和張瑞的情感糾葛與流言困擾后,她對理想中的城市失望了,毅然回到了農村,慢慢地適應了農村生活,又與老醫(yī)生宏先產生了友誼。明悅很重視與宏先理想而純潔的友誼,認為兩人是相互理解的,這種友誼是普通人不明白的,是超越年齡、性別、身份等差異的。但宏先并不像明悅想得那么理想,當得到平凡后闊綽的宏先把一張獸臉伸向明悅時,明悅的心碎了,她回到了田間,喜歡與租地的外來戶們一起,耕種心中理想的天地。小慧處于二妮與明悅之間,沒有二妮介入世俗的勇氣,也沒有明悅對追逐理想的執(zhí)著。她厭倦農村,向往城市帶來的優(yōu)越生活,當經歷了秦老師的虛偽、黃小石的傲慢、學校農場老師們的不信任、城市工作的來回奔波后,小慧對早年憧憬的城市生活感到了疲倦,兩次進城,兩次回鄉(xiāng),最終還是回到了黃村,回到了明悅身邊。三位女性經歷對城市的失望與理想的破滅后轉而回到鄉(xiāng)村,殊不知鄉(xiāng)村在城市的擠壓下已失去了原來的樣子。“站在豆角架之間,距離外面的世界似遠了許多,推土機的轟鳴聲也像是弱下去不少,三人在某一刻,不由自主地沉默下來,仿佛真的找回了當年在一起的感覺……”[2]她們討論著黃村下一任的村長人選,人性與希望之花或許就在這苦澀又純真的玩笑聲中綻放了。何玉茹從三個農村女性的生存視角展現(xiàn)了傳統(tǒng)農村的沒落乃至消亡,歷史變遷的大環(huán)境下,鄉(xiāng)村或許只是她們歷經紛紜世故后厭倦與無奈之余而臨時寄托的“精神烏托邦”,但即使生活給她們百般坎坷,她們依然保持著對生命理想的執(zhí)著追尋。endprint
三、時代變遷下的人事悲歡
中國傳統(tǒng)古詩文中關于人事變遷下展現(xiàn)的大多是物是人非的悲涼與感慨,如唐代崔護的“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北宋晏殊的“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等。當代文學也不乏通過人事悲歡表達創(chuàng)作主題的佳作,何玉茹的《前街后街》隱透著歷史變遷下的感傷,同時也有著對內在人性的思考。黃村由解放前的前后街,一路經歷“土改”、“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直到“文革”結束,整體的物景上變化還不顯著,依然保留著農村的外貌,保留著“物是”。然而歷史的發(fā)展變遷是阻擋不住的,隨著改革開放新時期的到來,城市發(fā)展的腳步越來越快,黃村處在城市邊緣,被城市進一步吞噬已不可避免。同時在社會思潮大變遷的背景下,人心思變,黃村人也早就對城市有種莫名的向往和追求。解放前夕,黨中央就做出工作重心由農村轉移到城市的決定,城市在人們的心中有著天然的優(yōu)越,從小慧和明悅的父親在城市工作帶來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黃村人對待拿城市工資的人那種歆羨的眼光、黃村人重視城里來的工作隊等方面可以看出,城市在黃村人心中陌生卻又帶著神圣。特別是對于年輕一輩的人如小慧、明悅、二妮、宏濤、貴田等人來說,他們相對更了解城市較之于農村的突出與優(yōu)越。宏濤、貴田、姜新國傾向于城市是對財富利益的俯首跪拜,不惜出賣黃村。小慧、明悅是厭倦了農村的落后、平淡及無謂的紛爭,向往她們心中所認為的城市的文明、熱鬧、舒適生活等。在黃村的歷史變遷中,“物非人亦非”,宏濤由當初一個勤懇辦事的小伙兒變成了高傲自大、背叛黃村的逐利者;貴田由一個自力更生成家立業(yè)的小伙兒變成了追權逐利、獨斷專橫,為出賣黃村土地不惜殘害村人的無賴村霸;二妮的丈夫姜新國長期指導黃村工作,同時還是父親事業(yè)、思想、品格的繼承人,但時間改變了他,他在二妮的幫助下發(fā)家致富后卻搖身一變,混跡于錢權酒色之間,無情地榨取黃村這片父親和自己都曾為之付出過的土地。最終他們有的繼續(xù)渾噩,有的一蹶不振,有的被憤怒者槍殺。曾經深深喜歡這塊土地并為之辛勤耕耘的黃塊、宏斯等人,也在拆遷中無奈搬進了新式小區(qū)。明悅、二妮、小慧三個普通女性,作為黃村變遷的親歷者,歷盡人生悲歡后,感傷地回憶黃村往事,感傷地眺望城市,沉默無語,此時的黃村也無奈地靜默了,還剩下殘余耕地中的幾塊豆角架,但不知還能阻擋遠處轟鳴著的推土機的蠶食多長時間?!肚敖趾蠼帧窙]有細致描寫城市的現(xiàn)代性文明,但通過敘寫時代紛紜變遷下人事悲歡的演繹,從側面道出了歷史變遷中現(xiàn)代性城市對傳統(tǒng)鄉(xiāng)村的致命性沖擊,以及對樸實人性的煉獄式異化。李敬澤曾說:“通過何玉茹細致的操作,我們看到了在最微小的事物中、在近乎無事的生活細部上,有繁復的意義世界?!盵3]何玉茹通過圍繞黃村這一有代表性的農村地域的人事進行詳盡而細密的書寫,表達了一個作家對解放后中國當代農村數十年歷史變遷的獨特觀察和理解。
四、結語
何玉茹擅長通過對綿密的日常生活小事的書寫展現(xiàn)她獨特觀察與理解下的意義世界,《前街后街》就是以細密的書寫方式給讀者完整地展開了新中國成立后數十年間當代農村的面貌。該作也隱現(xiàn)著女性作家淡淡的憂傷,飽含著深厚的審美意蘊?!肚敖趾蠼帧纷鳛闀鴮懼袊兰o后半葉農村的巨著,立足現(xiàn)實主義敘事的同時,也有作家浪漫主義情懷的張揚,為中國當代農村題材文學又添加了一道亮麗而引人思考的風景線。
參考文獻:
[1]佟立.西方后現(xiàn)代主義哲學思潮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256.
[2]何玉茹.前街后街[J].當代,2016(3):154.
[3]李敬澤.小事的神靈[J].時代文學,2000(1):1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