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平東 吳朝陽 陳政鐿
[摘要]目的 探討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接受手法復位與墊枕練功聯(lián)合治療的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根據(jù)治療方案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60例。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藥物治療、功能鍛煉以及手法復位,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墊枕治療,比較兩組的治療療效、疼痛程度差異性。結果 實驗組的治療優(yōu)良率為96.6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干預后1、4、6周的疼痛評分均顯著低于干預前,其疼痛評分呈逐漸下降的趨勢(P<0.05)。實驗組干預后4、6周的疼痛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接受手法復位與墊枕練功聯(lián)合治療可以較好地改善其疼痛癥狀,提高骨折治療效果,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手法復位;墊枕練功;胸腰椎壓縮性骨折
[中圖分類號] R68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08(a)-0084-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manual reduction combined with bolster training in the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vertebrae compression fractures.Methods 120 cases of thoracolumbar compression fracture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March 2017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protocols,6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drug therapy,functional exercise and manipulation,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bolster train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therapeutic efficacy,pain level difference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treatment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6.67%,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0.00%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 pain scores at 1,4 and 6 weeks after intervention i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intervention,and the pain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P<0.05).The pain scores at 4 and 6 weeks after interven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in patients with manual reduction and bolster training combined treatment can better improve the pain symptoms,improve the effect of fracture treatment,the application value is higher.
[Key words]Manual reduction;Bolster training;Thoracolumbar compression fractures
胸腰椎壓縮性骨折在臨床上十分常見[1],屬于脊柱損傷的一種,其中以胸腰段(T10~L2)的骨折最為多見[2],對患者的正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質(zhì)量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對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實施及時有效的治療非常重要[3]。單純臥床休息對于本病的效果不佳,后期常發(fā)生腰背疼痛、后凸畸形并發(fā)癥[4]。目前,為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實施保守治療的方法主要包括墊枕練功、手法復位、藥物治療等。本研究旨在探討手法復位與墊枕練功聯(lián)合治療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根據(jù)治療方案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60例。實驗組中,男性37例(61.67%),女性23例(38.33%);年齡為17~72歲,平均(56.20±10.33)歲;受傷距治療時間為2~28 h,平均(5.20±2.33)h。對照組中,男性38例(63.33%),女性22例(36.67%);年齡為18~71歲,平均(56.18±10.30)歲;受傷距治療時間為2~27 h,平均(5.15±2.30)h。兩組的脊柱均存在一定的成角畸形,且均不存在神經(jīng)受壓癥狀。所有患者均意識清醒、病情穩(wěn)定,能夠積極配合本次研究,均在知情以及同意的狀態(tài)下接受相關的治療,且本研究已經(jīng)過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endprint
1.2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藥物治療、功能鍛煉以及手法復位,具體如下。①手法復位:協(xié)助患者在硬板床上俯臥,將折疊床單從患者的背部經(jīng)過其兩腋窩穿出至其頭前,并在床頭柱前扎住,一名助手在床頭拉住患者兩腋部,另兩名助手在床尾分別握住患者的踝關節(jié),將雙下肢向床尾方向牽引,在牽引狀態(tài)下同時逐漸向上抬高約30°,再持續(xù)牽引3 min,由術者雙手重疊置于患者的棘突上,并用力進行下壓,同時助手進行加力牽引,直至患者的棘突平下去。在實施手法復位治療的過程中,如果患者出現(xiàn)疼痛難忍的情況,則可適當休息,之后再次牽引,并用力下壓,并不需要為患者實施麻醉處理。在手法復位結束后,將患者由平直狀態(tài)向仰臥位推轉(zhuǎn)。②藥物治療:在疾病初期,給予其活血化瘀的藥膏進行外敷治療,其具有舒筋活血、消瘀退腫止痛的作用,患者每3天進行1次換藥;在患者骨折的中期,即其骨折后3周左右,為其實施接骨續(xù)筋的藥膏外敷治療,其具有續(xù)損接骨的作用,每3天進行1次換藥,直至患者的骨折痊愈;在患者骨折的后期,給予其壯骨強筋的藥膏進行外敷治療,具有強筋壯骨的作用,每3天進行1次換藥。③功能鍛煉:早期功能鍛煉可防止骨質(zhì)疏松和慢性腰痛,也有維持復位的作用[5]。治療全程均應加強腰背肌功能鍛煉[6],骨折整復后,鼓勵其積極進行早期的功能鍛煉,為患者實施功能鍛煉指導的原則是根據(jù)其不同骨折時期,實施循序漸進的功能鍛煉指導。在患者骨折的復位期,鼓勵其積極進行主動的挺腹,每次時間為5~10 min,每天實施3次治療,連續(xù)進行1~2周;骨折后1周,指導患者進行5點支撐法;骨折后2~3周,指導患者對3點支撐法進行練習?;颊哌M行3點支撐法練習的背伸度與5點支撐法練習相比更大,從而可以使患者的腰背肌得到更好的鍛煉。
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墊枕治療,即其藥物治療、功能鍛煉、手法復位的措施與對照組一致,另加墊枕治療。腰部墊枕法是常用的非手術療法之一[7],在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手法復位治療后,將適當?shù)能浾韷|在其傷椎下,墊枕的高度在5 cm左右,寬度在25 cm左右,持續(xù)時間為3~5 d,之后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逐漸將墊枕加高,常規(guī)情況下,其1周內(nèi)的高度應達15 cm左右,保持高度至患者傷后的4~6周,從而對胸腰椎的生理曲度進行維持。為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實施墊枕時,其最高點應處于患者的病椎上,其腰曲段應保持受力均勻,使用墊枕應保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如果患者存在嚴重的腹膜后血腫,則不能開始即用高墊枕進行使用,以減少患者出現(xiàn)局部再出血或患者不能耐受的情況。如果患者脊柱骨折壓縮較為輕微,且其腹膜后血腫并不明顯,則可在開始時為其實施高墊枕,從而獲得更好的骨折復位效果。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的療效以及疼痛程度進行觀察分析,療效根據(jù)患者的功能恢復、愈合情況以及脊柱骨折復位情況進行評價,具體如下。優(yōu):患者的骨折復位較好,腰部可自如活動,生理曲度正常,不存在腰背痛等后遺癥;良:患者的骨折基本復位,不存在畸形,其功能良好恢復,偶爾存在腰背痛等癥狀;可:患者的骨折部分復位,存在脊柱生理曲線改變的情況,患者可適當運動,偶爾存在腰背酸痛;差:患者的壓縮椎體存在后凸畸形明顯的情況,其腰部活動受限嚴重。疼痛程度采用VAS評分進行評價,分數(shù)為0~10分,其中0分為無痛,10分為劇烈疼痛,主要評價骨折干預治療前及干預后1、4、6周的疼痛情況。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療效的比較
實驗組的優(yōu)良率為96.6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干預前后疼痛評分的比較
兩組干預后1、4、6周的疼痛評分均顯著低于干預前,其疼痛評分呈逐漸下降的趨勢(P<0.05)。實驗組干預后4、6周的疼痛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3討論
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接受功能鍛煉、藥物治療等雖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其并不能將患者被壓縮的椎體原有高度進行恢復,因此,患者在骨折治療后,仍然存在后凸畸形的情況,且多數(shù)患者會出現(xiàn)腰痛和腰部活動功能受限等后遺癥情況。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促進骨折患者被壓縮的椎體原有高度恢復有著積極的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接受手法復位與墊枕治療的實驗組的治療的優(yōu)良率(96.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優(yōu)良率(80.00%);兩組干預后1、4、6周的疼痛評分均明顯低于干預前,其疼痛評分呈逐漸下降的趨勢;實驗組干預后4、6周的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手法復位與墊枕治療聯(lián)合治療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能夠較好地對患者的骨折進行復位,使得以后其腰部可自如活動,減少患者出現(xiàn)腰背痛等后遺癥,從而更好地提高了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治療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恢復被壓縮椎體的高度和脊柱穩(wěn)定性,以重建脊柱的生理負重力線[8]。如何恢復脊柱的生理曲度及正常結構、減輕后期腰痛,恢復正常工作生活是治療的關鍵[9]。手法復位是簡單有效的傳統(tǒng)治療手段[10],手法切忌強力粗暴[11]。手法復位在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治療中應用,能夠較好促進患者骨折的復位,具有較高的價值。為患者實施復位治療的過程中,應對腹脹等情況進行預防,避免其在術中因腹脹而出現(xiàn)脊柱后伸限制以及呼吸妨礙的情況,減少對其復位效果的影響。合理對復位的時機進行選擇,即在患者無腹痛、腹脹以及腹膜出血較少的狀態(tài)下,即可為患者實施復位治療,如果患者存在腹痛、腹脹以及出血量多的情況,則應在其癥狀穩(wěn)定后方可實施復位。實施手法復位的過程中,應及時對患者的雙下肢情況進行了解,判斷其是否存在傳導阻滯,從而對其復位的效果進行保證。endprint
墊枕練功治療可以使得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在復位后,其脊柱可以對穩(wěn)定的解剖形態(tài)進行保持,使得患者的椎間盤纖維環(huán)以及前縱韌帶可以被動產(chǎn)生牽引拉力,使得患者的壓縮椎體可以處于一個穩(wěn)定、持續(xù)的狀態(tài),對血腫吸收進行促進,更好預防關節(jié)痙攣以及肌肉萎縮,將其局部水腫的情況減輕。筆者主張墊枕練功盡早開始,堅持不懈,先易后難,循序漸進[12]。功能鍛煉是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中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13],但此法需要患者的積極配合治療才能成功[14-15]。
綜上所述,手法復位與墊枕練功在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治療中應用,可以較好促進患者骨折的復位以及生理曲度正常的恢復,使得患者的腰部以后能夠自如活動,緩解其腰背痛等癥狀,降低其疼痛程度,從而更好地改善患者的預后。此療法對于脊柱后柱損傷、有神經(jīng)癥狀、嚴重爆裂性骨折者禁用,以免加重脊髓損傷導致截癱[16]。
[參考文獻]
[1]楊曾靜,林松青,張磊,等.過伸牽引手法復位并墊枕療法治療胸腰椎壓縮性骨折40例[J].湖南中醫(yī)雜志,2015,31(3):78-80.
[2]鄒煥汶.中醫(yī)保守治療單純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臨床觀察[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4,41(5):934-935.
[3]謝晶,邵麗霞,張沛.探討中藥穴位貼敷對于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早期患者預防和治療效果評價[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17(28):156-157.
[4]高宏文,唐志榮,陳景宇,等.俯臥位骨盆牽引下手法復位治療胸腰椎單純壓縮骨折的療效觀察[J].中醫(yī)正骨,2014, 26(1):28-34.
[5]田輝.胸腰椎壓縮性骨折墊枕及功能鍛煉的指導[J].中國醫(yī)藥指南,2008,6(17):237-239.
[6]王漢龍,賴展龍,柯曉斌,等.中醫(yī)保守治療胸腰椎壓縮骨折453例[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3,22(1):76-77.
[7]石紅軍,徐紹德,左天虎.墊枕治療單純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42例[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1,10(1):43-44.
[8]黎建義,黃星垣.急性手法復位加腰背部墊枕治療胸腰椎壓縮性骨折[J].江西中醫(yī)藥,2000,31(3):29.
[9]吳云強,周小敏,陳勁.過伸位腰椎牽引治療腰椎壓縮骨折[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1,49(14):139-140.
[10]鄧軒賡,熊小明,萬躉,等.胸腰椎骨質(zhì)疏松性壓縮骨折手法復位治療的有效性[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2,16(22):4105-4108.
[11]李平.后伸扳壓法治療胸腰椎楔形壓縮性骨折[J].四川中醫(yī),2004,22(2):74-75.
[12]高彥平,李義凱.墊枕療法在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中的應用及思考[J].頸腰痛雜志,2004,25(6):450-452.
[13]李智斐,鐘遠鳴,周賓賓,等.單純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保守治療研究進展[J].廣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6,9(4):87-89.
[14]馮云忠.中醫(yī)保守治療單純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臨床效果觀察[J].醫(yī)學信息,2011,24(2):1082-1083.
[15]王萍萍,原泉,徐麗美.連續(xù)性護理對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手術患者臨床并發(fā)癥及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6,13(17):144-148.
[16]李孝林,楊傳美,梅啟元.仰臥懸吊復位法治療胸腰椎屈曲性骨折30例[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07,23(11):720.
(收稿日期:2017-07-17 本文編輯:祁海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