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千煜
【摘 要】
隨文練筆是小學階段,尤其是高年級階段語文關鍵能力訓練的一項重要方法和技巧。積極利用教材的特點,切準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緊抓教學的課堂氛圍,在閱讀環(huán)境中通過留白補寫,以教材為隨文練筆之機;精彩仿寫,以學生為隨文練筆之本;故事續(xù)寫,以課堂為隨文練筆之源。鑒機識變,趁熱打鐵,讓向讀學寫能力在潤物細無聲中發(fā)揮出最高效益。
【關鍵詞】
隨文練筆 落點
2011版《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教學的過程是學生讀寫聽說不斷實踐的過程,是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受到熏陶感染的過程。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語言運用的規(guī)律?!遍喿x寫作互為表里密不可分,兩者相輔相成,及時、巧妙地運用好閱讀,發(fā)展、培養(yǎng)寫作的方向、內容、范疇能為學生帶來更明確、成效更高的寫作指導,提高效益,那么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該如何選擇隨文練筆的高效落點呢?
一、留白補寫,以教材為隨文練筆之機
在小學教材中有許多教材的設置是設定了留白的內容的,當遇到這樣的情況時,可以見縫插針地抓住課文中的留白部分,為學生的習作做一個內容上的補充,既有助于課文內容、情感的理解,又能夠及時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作為學生寫作能力的訓練點。
在課文中,學生通過自主預習、教師的講解,往往對于文本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理解,此時文本中出現的一些情節(jié)上的空白,讓很多孩子意猶未盡,并且這樣特殊的文本,對于學生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發(fā)揮的訓練也是不可多得的。例如:教學《母親的恩情》一課,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她想,孩兒這次外出,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
師:這里的省略號告訴了我們什么呢?
生:她還想了很多。
師:她還會想些什么呢?
生:孟郊這次外出能不能吃好?要是帶的米不夠,可怎么辦呢?
師:是啊,母親會想孩子能不能吃得飽,穿得暖。
生:擔心他住的地方會不會不安全。
生:不放心,他在外面會不會出事。
師:擔心他的安全。
生:擔心他的學習情況!
……
真是兒行千里母擔憂?。?/p>
關注省略號,可以讀到很多標點里所隱含的東西;還原省略號,可以促進孩子對文本的真實觸摸;解讀省略號,可以激發(fā)學生轉換角度,站在母親的角度體驗想象,充分調動生活積累,來了解詩人與老母親,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看到文字里的,聯想到文字外的,一片愛的親情從這普通常見的場景中充溢而出,撥動了每一個讀者的心弦,讓母親對子女的這份沉甸甸的愛,更加具體,更加形象。
二、精彩仿寫,以學生為隨文練筆之本
學生,尤其是本班學生在閱讀、寫作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是每位語文老師都了如指掌的事,善于切中要害地進行學生薄弱環(huán)節(jié)的能力提升至關重要,讀寫結合式的能力提升不僅減輕了學生寫作訓練的恐懼、厭惡心理,還能夠最大程度上發(fā)揮寫作訓練的效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隨著學生年級的不斷升高,描寫的角度也越來越開闊,簡單的修辭手法的運用已經能基本掌握,然而很多學生為了把文章內容寫充實,在修辭等手法之外還采用了大量的敘述語言,然而明顯的問題是,這些敘述性語言大多繁復、堆砌、啰嗦,并且與中心無關,造成了“言之無物”甚至是為了湊字數的廢話現象。為此,文本中的很多寫法成為效仿的最便捷、最高效途徑。例如:《愛之鏈》中的第一小節(jié),用細致卻又簡潔、樸實卻又不普通的語言描寫了當時惡劣的環(huán)境,看似可有可無,卻通過這樣的環(huán)境描寫表達了主人公當時“悲慘”的境遇和“凄涼”的心情,通過環(huán)境襯托出了人物的情感。文章結尾有一句“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此時我及時抓住資源,提問“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他們一家會走向光明的,請你學習第一小節(jié)的環(huán)境描寫,圍繞這句話,給文章補寫一個結尾?!苯掏旰?,孩子們理解、體會了這段環(huán)境的作用后就能仿照語段寫出屬于人物的心情,仿照語段學會借景抒情。
三、故事續(xù)寫,以課堂為隨文練筆之源
小學生的語文教科書之中,大多以故事性的內容為主,便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便于教師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個生動又富有童趣的情境,引領學生入境,聯系學生生活中已有的認知和體會,將自身置于情境之中,更好的體會文章中的人物性格、情節(jié)發(fā)展、感情變化,便于對文本的學習和理解。在這樣的情境之中,如若戛然而止,不僅讓學生意猶未盡,更無法加深他們對文本的理解,無法提升他們學習文本后能力的提升。例如:《頂碗少年》這篇課文結尾處對于少年的品格進行了總結,但只講到那次表演的一半就戛然而止,讓課堂氛圍難以延續(xù),人物品質的升華也需要情感的延續(xù)。于是讓學生續(xù)寫頂碗少年之后的故事,升華了人物的品質;再如《愛之鏈》講述了好人有好報,關愛一個一個相傳遞,結尾卻以省略號結束,結尾的續(xù)寫就既能扣住題目“鏈”字,又能延續(xù)文章人物的品格,非常的必要。
總之,在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中,及時抓住文本的獨特魅力、切中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延續(xù)課堂情感的氛圍,鑒機識變,趁熱打鐵,能夠使學生的讀寫能力得到高效的訓練,從學情、教材、課堂中來,基于此進行的課堂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才是事半功倍、效益卓著的。
【參考文獻】
【1】葉圣陶.略談學習國文
【2】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季青青.讓隨文練筆回歸本真——例談小學語文隨文練筆的誤區(qū)與對策.內蒙古教育(理論版),2015(12)
【4】趙燕.見縫插針互惠雙贏——例談小學語文隨文練筆的有效落點.新課程導學,2011(09)
【5】尹洪錦.隨機成文妙筆生花——小學語文隨文練筆的有效落點之我見.吉林教育,2011(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