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未成年人角層下膿皰病及文獻病例分析

      2017-09-26 06:15:02吳曹英鄒云敏吳秀娟康曉靜普雄明
      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 2017年9期
      關鍵詞:環(huán)孢素膿皰皮膚病

      吳曹英 鄒云敏 吳秀娟 康曉靜 普雄明

      未成年人角層下膿皰病及文獻病例分析

      吳曹英 鄒云敏 吳秀娟 康曉靜 普雄明

      角層下膿皰病是一種慢性良性復發(fā)性膿皰性皮膚病,好發(fā)于中年婦女,臨床上較少見,未成年人發(fā)病則罕見。本病診斷主要依靠臨床特點(軀干及褶皺部位細小膿皰)、病理檢查提示角層下膿皰、免疫熒光陰性等可明確診斷。國內(nèi)較早為陳汝庚[1]于1976年報道的兩例兒童角層下膿皰病,近幾十年陸續(xù)報道的未成年人發(fā)病病例不超過20例。現(xiàn)將我科近兩年接診的2例及文獻報道的8例[1-8]未成年人角層下膿皰病做臨床資料分析,總結(jié)出未成年人角層下膿皰病的特點。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1.1.1 病例1,男,12歲。腹股溝、臀部反復起膿皰半年,加重半月。在外院曾以“濕疹”、“股癬”治療,給予開瑞坦口服,派瑞松軟膏外用,可好轉(zhuǎn);但很快復發(fā),入院前半月皮損擴展至雙側(cè)大腿上部、腹股溝、腘窩。皮膚科檢查:會陰、臀部、腹股溝、大腿上部、腘窩可見片狀紅斑,中央紅斑表面附有鱗屑,邊緣可見密集的粟粒大白色膿皰,膿皰壁易破裂。瘙癢明顯。實驗室檢查:白細胞明顯偏高,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偏高;余未見異常;組織病理檢查示:角質(zhì)層下膿皰,免疫熒光陰性,膿皰皰液培養(yǎng)陰性;治療:給予地塞米松5 mg靜點后膿皰迅速增多至頸部以下全身,雙側(cè)耳后、兩側(cè)鼻唇溝出現(xiàn)散在膿皰。糖皮質(zhì)激素逐漸減量,給予環(huán)孢素3 mg/kg·d,氨苯砜50 mg,日2次口服,全身紫外線照射等治療10天后膿皰逐漸干燥結(jié)痂消退,出院后繼續(xù)口服藥物,仍偶有新發(fā)膿皰,目前正在隨訪中。

      1.1.2 病例2,男,14歲。以全身反復起膿皰伴有疼痛4月,加重5天入院。皮損初起在雙側(cè)腋下,逐漸擴展至肘窩、軀干,住院給予丙種球蛋白20 mg/d連續(xù)5日,甲氨蝶呤5 mg/w靜點后皮損好轉(zhuǎn)出院,出院后口服氨苯砜50 mg,日3次,2周前自行停藥后皮損加重。皮膚科檢查:雙側(cè)腋下、軀干、腹股溝、雙大腿可見密集的米粒大膿皰,壁薄,易破,基底潮紅,觸痛。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白細胞明顯偏高(>20×109/L),伴有轉(zhuǎn)氨酶上升、D-二聚體升高,膿皰皰液細菌培養(yǎng)陰性。組織病理活檢示:角層下膿皰,免疫熒光陰性。治療給予甲潑尼龍80 mg靜滴,口服米諾環(huán)素100 mg/d、 氨苯砜50 mg日3次、環(huán)孢素3 mg/kg·d,維生素E治療29天,糖皮質(zhì)激素逐漸減少,期間白細胞出現(xiàn)一過性的減少,環(huán)孢素、氨苯砜減量口服并給予升白藥物后白細胞恢復正常。出院后繼續(xù)口服潑尼松、環(huán)孢素、氨苯砜,隨訪1年病情較平穩(wěn),1年后自行停藥,改服中藥后皮損復發(fā),再次給予氨苯砜口服治療后好轉(zhuǎn)。

      1.2 分析方法 文獻檢索“角層下膿皰病”“Subcorneal Pustular Dermatosis”,篩選年齡≤14歲的病例,共報道8例,與我院診斷的2例(共10例)進行綜合分析。分析內(nèi)容包括年齡、性別、并發(fā)癥、皮損分布、實驗室檢查、治療方法及愈后等見表1。

      2 結(jié)果

      2.1 文獻檢索結(jié)果 中文文獻共報道4例,國外文獻報道共檢索到4例。與筆者收集的2例綜合對比分析(共10例)。

      2.2 分析結(jié)果 10例未成年人角層下膿皰病,男5例,女5例,發(fā)病年齡7個月~13歲(平均4歲),病程1個月~2年;基本無相關的伴發(fā)疾??;多伴有不同程度瘙癢;皮損多起初為局限性,以腹股溝、臀部、腋窩等部位為主,逐漸向周邊擴展,中央的膿皰逐漸愈合形成痂皮脫落,邊緣不斷有新發(fā)膿皰。逐漸轉(zhuǎn)變?yōu)榉喊l(fā)性皮損;成人角層下膿皰病罕見累及頭面部,本研究10例患者除2例未提及皮損范圍,其余8例中4例(50%)累及頭面部。血液檢查6例(60%)有白細胞明顯升高;膿皰液細菌培養(yǎng)均陰性;組織學特點為角層下膿皰,直接免疫熒光均陰性;治療手段多種多樣,以氨苯砜、糖皮質(zhì)激素(激素)為主要用藥,結(jié)局為好轉(zhuǎn),短期療效肯定。

      3 討論

      角層下膿皰病是一種慢性良性復發(fā)性膿皰性皮膚病,于1956年第一次由Sneddon and Wilkinson描述,因此本病又被稱為Sneddon-Wilkinson病[7]。早在1974年便有兒童角層下膿皰病的報道[8],一共約有15例報道[6]。本病臨床上較少見,其中又以中年女性為主,未成年人發(fā)病罕見。本病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可能與感染、過敏反應、內(nèi)分泌紊亂、自身免疫等因素有關,也可與類風濕關節(jié)炎、多發(fā)性骨髓瘤、壞疽性膿皮病、甲亢等疾病伴發(fā)[9]。本病的病理改變及預后在成人及兒童之間并無差異。皮損主要位于腋窩、腹股溝、臀溝、四肢屈側(cè),為紅斑基礎上發(fā)生的簇集或散在的粟粒大膿皰。膿皰易破裂,幾天后形成結(jié)痂,皮損自中央開始愈合,新發(fā)膿皰多發(fā)生于紅斑邊緣。愈后留有色素沉著。與成人發(fā)病不同的是,成人角層下膿皰病罕見累及面部,而未成年人頭面部累及相對較常見(4例)。在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中均未見黏膜累及的報道。10例患者一般情況尚可,無基礎疾病,多有白細胞升高(6例),其中1例出現(xiàn)有轉(zhuǎn)氨酶升高,考慮可能為藥物性肝損害可能。

      表1 10例未成年人角層下膿皰病特點

      角層下膿皰病無特效治療方法,口服氨苯砜仍然是本病的主要治療方法。文獻提到的藥物治療主要有氨苯砜(5例)、糖皮質(zhì)激素(5例)、米諾環(huán)素(2例)、丙種球蛋白(2例)、阿維A(1例)、甲砜霉素(1例)及外用糖皮質(zhì)激素、磺胺嘧啶等,短期療效肯定,隨訪最長18個月皮損基本好轉(zhuǎn),無大面積復發(fā)傾向。由于未成年人的特殊性,其安全性有待遠期隨訪觀察,待病情穩(wěn)定后需要確定最小有效劑量長期口服。另外也有報道窄譜UVB、廣譜UVB、PUVA治療有效[6]。

      [1] 朱光斗.少女的角層下膿皰病[J].國外醫(yī)學.皮膚病皮膚科,1981,35(1):21.

      [2] 孟慧敏,劉宏杰,王琳,等.兒童角層下膿皰病1例[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10,26(12):878-879.

      [3] 陳汝庚.小兒角層下膿皰病.國外醫(yī)學參考資料[J].皮膚病學分冊,1976,1:48-49.

      [4] Kocak M, Birol A, Erkek E, et al. Juvenile subcorneal pustular dermatosis: a case report[J]. Pediatric Dermatol,2003,20(1):57-59.

      [5] Ali AA , Abdullah AS, Ibraheem AB, et al. Subcorneal pustular dermatosis in a 7-year old Saudi child: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J Dermatol & Dermatol Surg,2015,19:136-139.

      [6] Yayli S, Bahardir S, Alpay K, et al. A case of juvenile subcorneal pustular dermatosis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acitretin.International[J]. Int J Dermatol,2006,45(9):1131-1133.

      [7] Sneddon IB, Wilkinson DS. Subcorneal pustular dermatosis[J]. Br J Dermatol,1956,68(12):385-394.

      [8] Johnson SA, Cripps DJ. Subcorneal pustular dermatosis in children[J]. Arch Dermatol,1974,109(1):73-77.

      [9] 張潔塵,陳浩,侯偉,等.角層下膿皰性皮病[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9,38(7):455-456.

      (收稿:2016-06-22 修回:2016-09-02)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新疆烏魯木齊,830000

      康曉靜,E-mail: drkangxj666@163.com.

      猜你喜歡
      環(huán)孢素膿皰皮膚病
      羊傳染性膿皰病的病原、流行特點、病理變化及防治
      0.05%環(huán)孢素A納米粒滴眼液治療干眼癥的實驗研究
      草藥在皮膚病中的應用
      夏秋重護膚 遠離皮膚病
      HPLC法測定環(huán)孢素膠囊的含量及有關物質(zhì)
      夏秋重護膚 遠離皮膚病
      雄激素聯(lián)合環(huán)孢素A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臨床療效分析
      魚腥草外敷除膿皰
      特別健康(2017年9期)2017-03-14 03:25:43
      實事求是 報喜告憂 喜讀《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皮膚病》
      北方地區(qū)羔羊傳染性膿皰病的防治措施
      连江县| 灌南县| 前郭尔| 平顺县| 苍南县| 确山县| 鄂尔多斯市| 荥阳市| 湖南省| 晴隆县| 黄龙县| 石景山区| 苏州市| 宁国市| 滕州市| 宝丰县| 慈溪市| 孙吴县| 文水县| 盐池县| 富顺县| 得荣县| 拜城县| 白玉县| 靖边县| 班玛县| 博白县| 温州市| 平远县| 九台市| 弥渡县| 武鸣县| 綦江县| 衡山县| 库尔勒市| 邵阳市| 孟连| 无棣县| 呈贡县| 沛县| 萍乡市|